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操舵装置

新操舵装置

第四节 操舵装置
• 定义:是指使舵能够转动的装置。 (舵机+转舵装置)
• 位置:位于尾尖舱平台甲板上。
一、电动操舵装置 1、组成 • 电动机 • 传动齿轮 • 舵扇 • 舵柄等
见图:2-3-18
2、工作原理 • 操舵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机
• 电机转动带动蜗杆、蜗轮、齿轮、舵扇、 缓冲弹簧转动
• 舵柄转动带动舵杆
2、舵角限位器 • 定义:为防止舵
角太大而设置的 限位器。
3、种类 ①机械舵角限位器
如图2-3-21 1)设在舵叶和尾 柱上。 2)设在舵柄两侧 的角铁架。
②电动舵角限位器
• 位置:舵柄两侧极限位置。 • 工作原理:开关断开,电机停转;向另一
侧转时,开关弹簧作用下回、对一艘船舶应满足 如果设置一个主操舵装置和一个辅助
操舵装置,对主辅操舵装置的布置,应 满足当它们中的一个失效时应不致使另 一个失灵。
2、主操舵装置和舵杆应能满足
1)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 速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35度转 至另一舷的35度,;并且于相同条件下, 自一舷的35度转至另一舷的30度所需的 时间不超过28秒。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 下操纵船舶,并能在紧急时迅速投入工 作。
2)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 7节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15度转 至另一舷的15度,且所需的时间不超过 60秒。
3)为了满足上款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 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 的加强)大于230毫米时,该操舵装置应 为动力操作。
2)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启动 电机;变量泵 转动……。
如图: 2-3-20
三、辅助操舵装置(应急操舵装置) • 前言:按 《规范》规定,船舶要求设有
两套操舵装置,一套主操舵装置,而另 一套为辅助操舵装置。 1、主操舵装置 • 定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操舵装置。
(电动、液压操舵装置为主操舵装置)
2、辅助操舵装置
往复式液压舵机外观图
1)结构:
2)工作原理:
• 操舵装置控制系 统启动电机
• 变量泵转动 • 从一对缸抽出油 • 另一对缸输入油
• 活塞动;球窝关 节动;舵柄动; 舵杆动;舵叶动。
如图:2-3-19
② 转叶式液压舵机 1)结构
(油缸体内有三 个定叶,三个 转叶,六个工 作腔,腔内充 满油。)
(1)对于客船,当任一台动力设备不工 作时,主操舵装置仍能按上2 ,1)的规 定进行操舵。
(2)对于货船,当所有动力设备都工作 时,主操舵装置仍能按上2, 1)的规定 进行操舵。
(3)主操舵装置应布置成当其管系或一台 动力设备发生单项故障时,此缺陷能被 隔离,使操舵能力能够保持或迅速恢复。
5、附加要求 1)~4)
• 定义:当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 舶所必需的设备。
• 要求 1)除舵柄和舵扇可与主操舵装置共用外, 其它部分不可共用。
2)小船的辅助操舵装置:可人力操作。 (太平舵)
3)大船的辅助操舵装置:用独立的动力 操作。
4)较大的船舶可不设辅助操舵装置,而 设置两台相同的动力供主操舵装置使用。
四、舵角限位器 1、最大有效舵角 • 流线型舵为 32° • 平板舵为 35°
3、缓冲弹簧的作用 用以吸收波浪对舵的冲击力。
4、特点 ①结构简单 ②操作简便 ③工作可靠 5、应用:适用于中小型船舶。 二、液压操舵装置 1、组成
电动机、油泵、管路、转舵机械等。
2、特点 ①传动平稳 ②无噪声 ③操作方便 ④易于遥控 ⑤能实现无级调速 ⑥可靠性高
3、应用:现代海船广泛采用。 4、种类:(按油缸运动形式分) ①往复式液压舵机
4)人力操舵装置只有当其操作力在正常情 况下不超过160N时方允许装船使用。
4、主、辅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布置应能满 足
1)当动力源发生故障失效后又恢复输送 时,能自动再启动。
2)能从驾驶台使其投入工作。
3)任一台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动力源发生 故障时,应在驾驶室发出声、光警报。
4)如主操舵装置具有两台或几台相同的动 力设备,则在下列条件下可不设辅助操 舵装置:
2)为了满足上款的要求,当舵柄处的舵杆 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120 毫米时,该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作。
3)设计成船舶最大后退速度(指船舶在最 大航海吃水情况下用设计的最大后退功 率估计能达到的速度)时不致损坏。但 这一设计要求不需要在试航中的最大后 退速度和最大舵角进行验证。
3、辅助操舵装置应能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