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海子郊野公园(一期)设计方案

三海子郊野公园(一期)设计方案

头二 三
四 五
¾鹿文化
南海子放养以鹿、黄羊为主的动物以供猎射的特色。 1985年中国从英国引回的麋鹿在三海子麋鹿苑形成的特色 中国传统的鹿文化特色
` 《帝京景物略》记载:“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 子,方一百六十里。”“四达为门,庶类蕃殖,鹿、獐 、雉、兔,禁民无取设海户千人守视。”
三海子麋鹿苑
秋林群鹿图
三海子郊野公园(一期)设计方案
2010.01
项目背景
2008年,我院承担了由北规院主编的《三海子郊野公园总 体规划》景观规划部分,目前该总体规划已批复。
2009 年 6 月 , 我 院 受 三 海 子 郊 野 公 园 建 设 管 理 委 员 会 委 托,承担三海子郊野公园设计方案及项目实施方案(代可行性 研究)的编制工作。
z野趣:自然、生态、郊野 z特色:皇家苑囿文化特色、麋鹿特色、湿地特色 z创新:新创意、新功能、新体验
¾目标定位:南城绿肺、京城独具特色的大型郊野公园
公园特色的把握
如何营造公园特色——与其它同类公园相比较
9四大郊野公园特色
9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特色
9万亩滨河森林公园
三海子郊野公园对比其它郊野公园的
¾ 三海子郊野公园的建设是南城崛起的重 要举措,对促进亦庄新城、大兴新城及 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奥运公园
¾ 弥补南城区域缺乏高水准、大型公园的 不足
三海子 郊野公园分 全园概念性方案 第三部分 公园(一期)设计方案
一、区位分析
3、用地条件 耕地
现有耕地分为农田和设施农业。部分农田周围堆满垃圾,造成农作物生长环境恶劣; 部分设施农业闲置无人管理;
基本农田
3、用地条件 弃置地
公园范围内有大量弃置地,因长期制砖取土、挖坑养鱼和采挖沙土,留下了大面积的废 弃沙坑,被不加分类、不加隔离防备的垃圾填平,造成极大的土壤、空气、地下水污染,改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前期综合分析 第二部分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 第三部分 公园(一期)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定位
¾公园定位:以生态建设为依托,以皇家文化为底蕴, 以自然休闲为理念,将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成为集生 态保护、自然休闲、健身娱乐、文化展示、科普科研 为一体,突出“野趣、特色、创新”风格、体现节约型 园林建设、低碳生活理念 的郊野公园
1、地理位置
三海子地区位于大兴区东北部,北起五环路、 南至黄亦路、西至104国道、东至凉水河,处于亦 庄、旧宫、瀛海三镇交界处,总面积11.65平方公 里,其中三海子公园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
旧宫 瀛海
亦 庄 新 城
三海子公园面积: 7.86平方公里
三海子地区总面积: 11.65平方公里
2、周边关系
局部利用忠兴庄的村落建筑和现状道路,整体 进行改造,形成乡村风格的度假区。提供餐饮、住 宿、购物等服务。游人可以在这里品味别具一格的 度假体验。形成新式风格的乡居度假地。
同乐苑:
位于公园西北部,围绕大面积湿地空间,规划了以会议、健身、娱乐等活动 内容为主体的城市休闲空间。
服务建筑群意向效果图
专项规划
南郊生态公园以历史上的“南苑”、团 和行宫、三海子麋鹿园、及现代的大兴 农业观光园等为基础,可以逐步培育形 成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城市 型生态公园,满足居民双休日的度假、 郊游、采摘、日光浴、野餐等旅游休闲 活动的需要。
中轴线
三海子郊野公园
3、《大兴新城总体规划》
¾生态保护:三海子湿地属禁止建设 区,三海子湿地保护范围属限制建 设区。
三海子
居住区 三海子
以职教、科研、体育、 文化娱乐为主导功能 的科技文化中心
南水北调调节池
5、《大兴区水系规划》
¾落实三海子蓄滞洪区(亦庄新城规划确定占地规模为 131公顷) ¾南水北调管道防护区:渠宽40米,两侧分别100米宽 防护绿带
蓄滞洪区分布
6、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本农田52.2公顷,一般农田15.3公顷。
生态环境恶化,垃圾污染严重 自然基础条件差 土地权属复杂,统筹难度大 总体拆迁量高,建设难度大
三、相关规划分析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第88条)积极修建三海子湿地公园, 结合河道规划和公园建设,扩大水面, 调蓄汛期洪水、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 城市景观。
2 、 《 北 京 市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 ( 20062020)
狩猎图
9清朝入主中原,即把南海子做为皇家苑囿重加修葺,名曰 南苑。南苑有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团河 行宫;有德寿寺、永慕寺、关帝庙、宁佑庙、元灵宫等寺 观,以及晾鹰台、双柳树等苑内名区。经过数十年的精心营 建,南苑中湖沼如镜,林木葱茏,鹿鸣双柳,虎啸鹰台,生 机勃勃,与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遥相辉映。
公园的设计方案已向甲方及市、区有关领导及专业委办局 进行多次汇报,并进行了调整、完善和充实
建设三海子郊野公园的重要意义
¾ 三海子地区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四大郊野公园之一。建 设三海子郊野公园是落实城市规划,构建首都生态体系的重要举措。
¾ 三海子郊野公园的建设是贯彻“人文 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 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生态文明 的重要举措。
工厂照片、村庄照片
4、现状交通条件
现状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不成体系。内外联系不畅,紧邻五环,却没有出口。规划 范围内东西向、南北向联通不够。
五环路 旧忠路 104国道
三海子公园范围
鸭场路
三海子东路
道路现状分析图
5、水文条件
¾该区域现状缺少大面积水面, 水系构成主要是东边界的凉水河、 西侧凉凤灌渠、姜凤支流、部分 鱼塘及麋鹿苑的湿地构成
造难度大。
挖沙弃置地、垃圾填埋区
3、用地条件 需拆迁的建设用地
¾企业用地:规划区内的企业用地,多数为私有的乡镇企业,以生产服装、水泥等 建筑材料为主;大的企业主要有光华五洲集团、三元集团等。 ¾居住用地:现状居住用地,以村镇居住为主,只有规划西边界有少数二类居住且 位于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内。 ¾其它:规划区内除上述用地外,还有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特殊用地等少数用地。
三海子郊野公园对中心城区、北京市的影响辐射
南苑组团



三海子





过渡区
公园特色概括为三个统一:
¾皇家气派与百姓休闲 ¾自然场所与人文关怀
¾传统风格与时尚体验
概念性规划方案
总体方案
三海子郊野公园总图
三宫相座、五海相连、两带八苑
麋鹿苑:
改善麋鹿的生存环境,增加科普宣传、游览服务设施。在现 有麋鹿苑的基础上,东北部进行扩展,发挥已形成的人与动物共 处的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放养孔雀、鹿、兔子、松鼠以及天鹅、 野鸭等禽类,形成人与动物共处的乐园。
3、用地条件
南海子麋鹿苑
南海子麋鹿苑占地54公顷,内有沼泽、草场、池塘、林地,是我 国第一座散养麋鹿自然保护区。这里作为麋鹿模式标本的命名地、皇 家猎苑故地、当年灭绝之地和当时依稀尚存的湿地,被中外专家公认 为最合适的回归之地,被国际动物保护人士誉为“世界上最准确的动 物引入项目”。
现在的麋鹿苑为当年的南海子中心地带,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原有的湿地特征逐渐消失。现有湿地是一块靠引水及抽取地下几百米 深处的水人工维持的湿地。
特色定位:皇家苑囿文化、鹿文 化特色、湿地特色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
如何营造公园特色——服务人群定位
9三海子郊野公园的服务对象及 范围分析:
z亦庄、德茂、旧宫、瀛海居民日常 休憩、周末休闲 z中心城区、北京市域市民的周末休 闲及高端商务活动 z国内游客的特色选择游览
9服务对象分析及特色设计策略
z亦庄高端群体的吸引 z北京市追求文化、健康、品味型休 闲群体 z全国各地喜好皇家文化的游客
2、现状环境条件
该区域的建设未 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 引导,违章建设蔓 延,基础设施缺乏,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原有的湿地特征逐渐 消失
违章建筑
129090936年 年 影 影像 像图 图
近年来用地环境变化分析 该区域开敞空间(绿地、闲置地、农田)逐年减少。
3、用地条件
用地现状图
三海子公园范围
三海子公园范围内主 要用地类型包括: 工业用地 耕地 弃置地 特殊用地 绿地 农村居住用地 水域
三海子郊野公园是中心城区、南苑组团、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之间的“绿肺”。
中心城区

南苑 旧宫

组团


三海子郊野公园

瀛海



北京中轴线
二、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1、历史文脉
¾皇家文化
南海子(南苑)是元、明、清 三代皇家苑囿,总面积216.5 平方公里。苑墙最北端至南三 环,南至六环路以南,西至京 开高速公路,东至京津塘高速 公路。是皇家猎苑与游乐休憩 之所,还是处理内政外交之地。
农田分布
四、上位规划要求
《三海子郊野公园总体规划》(2009)
《三海子郊野公园总体规划》(2009)
土地使用规划图
公园周边市政道路规划:周边道路的建设为公园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障
综上所述,三海子郊野公园是一个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托,以历史为基础,既承载了 传统文化,又被赋予新时期时代特征的大型城市郊野公园
文化表演效果图
秋风苑
空间以疏林草地为主,植物以秋景为 主,营造多种空间,人们可以在这片较为空 阔的草地上散步、聊天、晒太阳、扔飞盘, 属于一片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
滨水空间效果图
疏林草地效果图
养生苑:
位于麋鹿苑西侧,东临饮鹿池,散养温驯的 鹿种,开展与鹿文化相关的养生休闲及园艺疗养 项目。
乡居别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