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技术初探
4 . 喂 . 3饲 3
汉中 22 第4 科技 0 年 期 1
每只鸭子每天 约排泄 30 粪便 ,一 只鸭子在 生 5g 长过程 中 ,排泄在 稻 田里 的粪便在 1k 以上 ,肥效 Og 大 , 布均匀 , 散 直接作 为水 稻肥料 , 鸭稻 田可减 少 放
施肥 。
63 .. 4少施农药 6 .. 药高效低毒 ,施用高效高毒类农药及除草 .41农 3 剂前收 回鸭子 , 药力失效后把 鸭子移 回来 , 且提高水
1 品种选择
在进 、 出水 口和溢洪 口设拦 鸭栅 , 其高度 和宽 度 大于进 、 出水 口和溢洪 I2 c Z Om为宜 。 l 34 防逃 圈 . 每亩约需 优质尼龙 网25 g在 四周 围成防逃 圈 , . , k 围网高6 e , 0 r 每隔 10 2 0m竖一支撑杆。 a 5— 0c 35 栖息 地 . 在稻 田中央或一 角 , 设三 面作 挡且通风透气 、 高 出地 面1 — 5m的栖息地 。要求一 面高一面低 , 0 1c 顶部 有遮 阳棚 , 底部铺 竹笆 , 面挖—2 于栖 息地大 小 、 下 倍 深5 - 6 e 的水 函。栖息地 每m 饲养量为 1— 2 日 0 -0 r a 。 5 5 龄 8 1 只 ;2 — O 2 日龄至上市 为6 8 — 只。
36 嬉水 沟 .Fra bibliotek稻 田养鸭应选择 耐粗饲 ,抗逆性 强的 中小 型优 稻 田间 开挖宽 3c 5m、深3e 的丰产 沟若 干条 , 0r a 良品种, 以蛋肉兼用品种最为适宜。 汉中山麻鸭就是 在放 鸭期 间始终注满水 , 鸭子嬉水 。 供 4 育雏 比较合适 的品种 。
41 育雏季节 . 应选择 地势较 高 , 源充 足无 污染 , 、 水 注 排水 方 稻 鸭共栖 的鸭 苗主要 是春雏 和夏雏 。3 月份 —5 便, 土壤保水力强 , 浮游生物多 的稻 田。且应早 整地 孵 出的雏鸭 为春雏 ,育雏 结束 正好与水稻栽插相 衔 6- 月份孵 出的雏鸭为 夏雏 。 夏雏一般不需供热 ( 按旱育稀植或 机械插秧技术 整地 ) 、早放水 、早插 接。 - 8 秧、 早放雏鸭 。 保温 , 饲养成本较低 。 42 育雏方式 . 3 田 间工 程 31 田埂修建 . 421平 面地面育雏 .. 田埂应坚 固结实 ,防止漏水 、坍塌 。内 田埂高 直接在鸭舍地 面铺上 垫料进行育雏 。 .2半地 半 网育雏 2 4 —0r, 宽 3c 底宽 6c 夕 田埂 高5 —0m, 4 . 05e 顶 a 5m, 0m.卜 0 6c 顶宽4c , 5m底宽7c 0m。在外 埂上 留一个2— 0r( ) 0 3e 高 a 鸭舍 1 地 面设 置离 地 斜坡 网面 ,地 面铺 上 垫 / 3 xl0 -5 e ( 的溢洪 口。 - 10m  ̄) O 料, 饮水器放在 网上 , 网面坡 度应小于2 度。 5 32 进水 口、 . 出水 口对角 设置 。 小 以3 一 0 m宽 为 43 饲养管理 大 o 6c . 431饮水 .. 宜。 33 拦鸭栅 . 雏鸭 出壳2h 4 内一定要 饮到水 , 即将雏 鸭放 人深
汉 中 市 位 于 汉 水 上 游 ,水 稻 常 年 种 植 面 积
90Om , 40h 2 农户素有养鸭的习惯 , 具备推广稻田养鸭 技术 的基本条件 。 田养鸭是将 2 一 0 稻 O 3 日龄 的鸭子放 人稻 田, 几方 面 的优点 : 具有 利用鸭子 的杂食性消灭 杂草和害虫 , 减少饲料消耗 ; 鸭子 的活 动可产生 中耕 效果 , 激水稻生 长 ; 子粪便 作 为稻 田肥料 , 刺 鸭 改善 土壤品质 ,提 高大米和鸭 肉的 品质 ;减 少了使用农 药、 化肥 对环境 造成 的污染 ; 节约 生产成 本 , 提高 稻 田综合效益 。由于该项 技术涉及 农 、牧两方 面的技 术 , 人通过实地考察并 参考 了相关 文献 , 总结 本 探索 出了适合我市实际的稻 田养鸭技术 。
农 业科技
汉中 2 2 第4 科技 0 年 期 1
稻 田 养 鸭 技 术 初 探
陈俊 华 杨 芬侠 蒋宏伟2 , ,
(汉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 陕西汉中 730 ;. 2 002 汉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陕西汉中 7 30 ) 20 0
摘要 : 田养鸭技术是指通过 农牧结合 的方式 , 田为基础 , 稻 以水 以种稻 为中心 , 家鸭野 养为特点的稻 鸭共作技术 , 它具有保护生态环境 、 综合 经济效益显著 的技 术优势 。本 文就 目 稻 田养鸭技术 在汉中市 前 各地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 探讨总结出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包括品种选择、 田块利用水 分管理 、 肥制度与病虫 防治、 施 鸭子饲养 与管 理、 鸭病免疫与 防治 。 关键词 : 田; 鸭技术 稻 养
位, 以降低水 中药物残 留浓度 , 减轻对鸭子的危害和 鸭产 品污染 。 63 . ..2粉剂类农 药在早 晨露水 未干 时 、 4 水剂 ( 乳剂 ) 在 晴天无 露水 时喷洒在水 稻茎叶上 ,减少落入水体 中的药物 。 434 通 风 .. 63 .5合理放牧 . 夏季 于上午 1时前和 下午 凉爽时放牧 ,气温超 0 使用开放式鸭舍 , 由开闭 门窗控制通风 。 43 _5饲养密度 . 过 3 c 时不放鸭 ; 0c 同一稻 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 , 当 适 雏鹏群以4 0 10 只为宜 ,地面平养每m 饲养量 休 闲几天 。鸭子放 养6—0 后体重 可达2 2 k, 0—00 2 07d — . g收 5 为: 一周龄2 只、 0 二周龄1只 、 4 三周龄后为1只以下。 0 割前 1— 0 捉鸭子 。 0 2d 7 疫病 防治 43 .6温度 . 13 — 口龄3 一 2 ,— 日龄 2 — 0 , 日龄 起每 O3 ℃ 4 7 83 ℃ 8 稻 田养鸭属于开放性 饲养 ,容易感染和传播疫 病 , 好常见疫病 的免疫 接种和 防治工作 。卜3 要做 日 周降2 3 递减 至2  ̄左右 即可。 — ℃, 0C 4. .7光照 3 龄 , 毒性肝 炎。 日龄 , 鸭病 7 鸭瘟 。0 2 日龄 , 高致病性禽 03 - 日龄2 h 4 光照 ,光线强度 以雏 鸭能看见饲料 流感 。 和饮水 为宜 。其后采用 自然光 。 8 经济效 益分析 5 鸭子 的驯化 81 3 日龄 鸭子放人稻 田, . 0 平均 每亩投放 1只 , 5 饲养 先 调教采食 落地谷子 , 即将谷 子撒入浅水 中 , 让 至7 日龄销 售 , 田饲 养时间平均为4 天。 0 稻 0 每只鸭子 鸭去啄食 , 如此饲喂多次 即形 成条件反射 , 将其放入 常规 日均耗 料 20 , 田鸭 日均耗料 6 g 每 日每 只 5g 稻 0, 稻 田会主动寻找食 物。 次 , 其 驯化鸭群凭 固定声音行 鸭子节约饲料 10 , 50 饲料价格 为1 元 , 9 g每 0g . 仅饲料 6 动的习惯 , 以利 于 日常管理 和顺 利捉鸭子。 项 每 亩 稻 田4 天 可 节 约 成 本 为 4 O 0×1 5×I0× 9 6 放养 1 50 11 元 。 . 0=2 . 6÷ 6 61 入 田时间 . 82 常规稻 田每 亩施 肥成本 为10 10 , . 0 — 2 元 放鸭稻 田 插完秧苗 1天 以上 、水稻 分蘖盛期或在施药 防 不施肥 , 2 就可节约此项开支 。 治三化螟 5 7 以后 , 2 日龄 以上 、 重达7 g —d 将 0 体 5 ̄ A上 综合 以上分析 ,采 用稻 田养鸭每亩稻 田可增加 的雏鸭放入稻 田。 2 0 以上 的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 , 2元 在提倡生产无公 62 放养密度 . 害农产品 的今天 ,在我 市大力推广稻 田养 鸭技术是 每亩投入雏 鸭2 ~ O 、 0 3 只 育成鸭 1— 5 0 1 只。 切实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 参考文献 : 63 田间管理 . 【 沈晓 昆. l 1 稻鸭共 作 : 无公 害 生产 有机 稻 米新技 术 】 . 北 6. .1保持水深 3 京: 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 ,0 3 1 — 0 2 0 :6 2 . 水深要求 : 稻生长初 期6 8m、 水 — c 中期 1— 8m、 5 1c
2 稻 田要求 作者简介: 陈俊华,15一 。 助理兽医师, (94 )男, 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和动物检疫工作
一
3 6—
农 业 科 技
lm、 e 接近室温的水 中几分钟 , 让雏鸭湿脚和饮水 , 称 作“ 点水 ” 。每天要更换饮水 、 清洗饮水用具 。 43 .2开食 . 雏 鸭出壳 2 — 8 内先点水后 开食 ,开食 时间不 4 2h 要超过3h 0 3 6 。 — 日龄每天喂7 8 — 次不等。其后 自由饮 食, 晚上不加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