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病害学重点

鱼类病害学重点

水产动物病害学重点(除了有几个选择题没听清全题而没有外,其他都有,大家好好复习哈)一、名词解释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在其全部或部分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其营养物质、体液或其组织作为食物来源,并对该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生活方式。

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其他动物常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病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之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或储存寄主。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鱼药残留: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应激状态:由环境因子和其它因子引起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适应性超过其范围而使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某些功能下降,导致活力降低,该状态称为应激状态。

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的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确保水产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物质。

炎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性反应二.填空题1、疾病的发生是由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草鱼出血病的重要特点是全身性出血,病原是_草鱼出血病病毒_,现定名为_草鱼呼肠弧病毒。

其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是红鳍红鳃盖型、__红肌肉型___和__肠炎型_ 3、孢子虫的主要特征是在整个生活史中都毫无例外地产生__孢子____,生活史较复杂,包括无性阶段的分裂生殖/裂配生殖和有性阶段的配子生殖。

4、草鱼三病是指__赤皮____、__烂鳃____和__肠炎____。

5、1ppm如换算成公斤/亩米,应为 0.667 公斤/亩米。

6、新开的鱼池中,由于重金属盐类含量过高,故鱼苗、鱼种很容易患弯体病。

7、常用的消毒用药有:漂白粉_、氨基酸碘、_优氯净、溴氯海因、生石灰。

8、指环虫病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鳃。

9、鱼类原虫病病原主要包括_鞭毛虫__、__肉足虫_、_孢子虫_、纤毛虫__四大类10、常见的鞭毛虫种类有_锥体虫_、_隐鞭毛虫__和_鱼波豆虫__。

11、常见孢子虫种类___艾美虫__、_粘孢子虫__、_微孢子虫_和_单孢子虫__、血簇虫12、草鱼三病是指__赤皮____、__烂鳃____和__肠炎____。

13、烂鳃病的主要病原是柱状黄杆菌(曾用名为鱼害粘球菌和柱状屈桡杆菌)。

14、青虾养殖期间主要的寄生虫病是纤毛虫病,治疗药物是 ZnSO4 。

15、寄主可分为__终末寄主_、__中间寄主__、__保虫寄主____三大类。

16、日本鱼怪主要危害鲫鱼,该虫常在大水面水域中常见。

17、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0~13kg/亩.米18、有机氯中毒用硫代硫酸钠消毒。

19、有机磷中毒用硫酸铜消毒。

20、四种禁用药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呋喃唑酮、氯霉素。

三、判断题( √ ) 1. 孢子虫是水产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

( × )2. 跑马病主要是因寄生虫侵袭而引起的鱼围绕池边成群狂游,驱赶也不散,呈跑马状。

( √ )3. 表皮增生很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 √ )4. 五氯氛钠、孔雀石绿,硝酸亚汞都是禁用药物。

( × ) 5. 中华鱼蚤寄生在鱼的鳃上,所有成虫营寄生生活。

( × ) 6.隐鞭虫不危害鲢、鳙鱼,反而鲢、鳙鱼还成为它的“保虫寄主”。

( × ) 7.鱼波豆虫病症状为鳃坏死脱落,皮肤充血,鳞下充水。

( √ ) 8.三代虫病可用敌百虫加面碱全池遍洒治疗。

( × ) 9.车轮虫对鱼造成危害,是因为它的倒刺刺伤了鱼的心脏而引起鱼病的。

( × )10.可用氯制剂治疗鳃霉病。

四、简答题1、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1. 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2.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3. 治疗难: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d. 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2、简述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的病原及流行情况的发病规律及特点,以及防治原则病原:主要由桃拉综合症病毒(TSV)感染引起。

流行情况:该病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该病病程极短,发病讯速,死亡率高,一般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时间仅仅4-6天,而后转入大量死亡。

通常在10天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

一般小虾死亡率60%,而成虾死亡率40%。

累积死亡率可达到95%以上。

感染TSV后,仍存活的对虾终生带毒。

发病对虾规格大约在5-9cm,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环境剧变时更易发生此病。

每年六月至九月为发病流行季节。

其发病规律和特点:1、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在25-28℃时最易发病;2、发病对虾规格在6-9cm;3、发病对虾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4、发病虾池底老化,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cm以内,pH高于9.0,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含量则在0.5mg/l 以上。

防治原则:3、赤皮病、疖疮病、打印病的区别?(1)病原不同。

“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打印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疖疮病”病原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

(2)症状不同,患“打印病”的病鱼,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两侧,或近尾鳍的基部,亲鱼没有固定部位,发病初期皮肤腐烂,直至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发红,形似一红色印章。

赤皮病的症状是: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各鳍基部鳍条腐烂,鳍条间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疥疮病的症状是:在鱼体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一个或多个犹如人类疥疮病相似的脓包,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两侧,典型症状是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随病灶内细菌增多,肌肉组织溶解,体液渗出,里面充满脓汁,白血球和大量细菌患部软化向外隆起,隆起处先是充血,然后是出血、坏死、溃烂形成火山形的溃疡口。

4、粘孢子虫的形成过程分那两个阶段?并简述主要机能。

粘孢子虫在发育过程中产生孢子。

孢子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孢子从病鱼身上脱落下来,进入水体,由于吃食或接触,孢子粘附到别的鱼体,因鱼体内某些物质的刺激,孢子放出带有孢核的极丝,侵入到寄主组织细胞内,开始生长发育,主这就是孢子体的营养体时期。

营养体继续发育,孢核反复分裂,形成许多子核,有的子核被孢质包住,形成了孢母体。

随着孢子数目的增多,寄主组织因受刺激而产生一层薄膜将营养体包住,这就是孢囊。

前者的形状有多种变化,主要机能是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

后者的形状结构比较固定,主要机能是保护幼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变形虫状胚体进入新宿主,以保存种族。

5、水产动物寄生虫的主要种类并举例原生动物:鞭毛虫,如隐鞭虫孢子虫,如粘孢子虫肉足虫,如内变形虫纤毛虫,如小瓜虫寄生蠕虫:单殖吸虫,如指环虫复殖吸虫,如复口吸虫线虫,如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绦虫,如九江头槽绦虫棘头虫,如隐藏新棘虫(甲壳动物:桡足类,如中华鳋鳃尾类,如日本鲺等足类,如日本鱼怪五、论述题1谈谈你对暴发性细菌性败血症的认识(书上128面)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目前这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性疾病等;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的败血症。

几乎遍及所有家鱼。

该病主要危害鲫、鳊、鲢、鳙、鲤、草鱼及鲮、鳜等二龄鱼类,其发病率达到60-100%,部分三龄鱼及当年鱼也有发病,同龄各种规格的个体也有发病,但以大规格个体先于小规格个体死亡。

流行范围广,遍及全国。

本病尤以养鱼发达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极为流行,对养鱼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流行季节长为4一11月,南方省份也有在二月份出现病症,发病水温为20-37℃,尤以25-30℃发病率最高,6-9月为发病高峰期。

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

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发红,呈空泡状,很少有食物,肠或有轻度炎症或积水,腹部胀天有淡黄色液体(少数病鱼有冻胶状物),体腔有腹水或多或少。

肝组织易碎呈糊状,或呈粉红色水肿,有时脾脏淤血呈紫黑色,胆囊呈棕褐色,胆汁清淡。

治疗:(1)发病鱼池必须进行内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首先进行水环境消毒,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4-0.5ppm,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0. 4ppm,病重时可隔日再使用一次,同时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克暴灵1.5-2克或氟苯尼考2-3克制成药饵,每天投喂一次,连续4-5天为一疗程,若病重可延长服药期,直到康复。

(2)用鲜土大黄治疗出血病时,前一天应先使用 0.5-0.7ppm硫酸铜比不用硫酸铜的疗效时间要提前二天,干大黄煎汁后用20倍0.3%的氨水浸泡一夜,比没有用氨水浸泡的药效要增加20倍。

2、有一养殖户的鱼虾发生了疾病,欲请你去诊断,你将如何开展工作?(期中考过,很可能不考,但还是要稍微看看)(一)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1. 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2. 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二)疾病的宏观观察诊断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活动情况;肉眼检查有无异物或刮取黏液或组织涂片或水浸片检查有无病原。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投饵种类、数量和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包括:水源、水温、盐度、DO、pH值、 H2S、NH3-N、池塘周围的环境条件等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避免抗药性(三)疾病的微观观察诊断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过程如下: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病原种类鉴定(四)、疾病诊断时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

2.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动物检查,检查数应在5-10尾以上3.要保持鱼体湿润4.取出鱼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5.用过的工具要洗干净后再用,避免把病原从一个器官带到另一器官或从一个机体带到另一个机体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3、根据鱼病防治知识,对生态、药物、免疫三种预防方法的基本评价(大家看第十五讲的课件,由于内容很多,大家就自己总结哈)4、试述“泛池”发生的原因、易发生时期、以及预防和抢救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