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战术的种类

乒乓球战术的种类

乒乓球战术的种类
简述乒乓球战术的种类
一、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术。

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每个回合的上风。

发球战术运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

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手发转与不转
2、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4、反手发急球或急下旋球。

5、下蹲式发球。

二、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

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

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的统一。

常用的
接发球战术
1、稳健保守法
2、接发球抢攻
3、盯住对方的弱点处,寻找突破口。

4、控制接发球的落点
5、正手侧身接发球
三、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为抢攻创造机会。

这一战术在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

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主动的主要战术之一。

常用的搓球战术有:
1、慢搓与快搓结合。

2、转与不转结合。

3、搓球变线
4、搓球控制落点
5、搓中突击
6、搓中变推或抢攻
四、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

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手推挡(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

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紧逼对方反手,伺机抢攻或侧身抢攻、抢拉。

2、压左突右
3、调右压左
4、攻两大角
5、攻追身球
6、变化击球节奏,加力推和减力挡结合,发力攻、拉与轻打轻拉结合,也可造成对手的被动局面。

7、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对方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

五、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

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连续扣杀的能力。

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拉反手后,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球。

2、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

3、拉一角或杀另一角
4、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5、拉搓结合。

6、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六、削中反攻战术
我国乒坛名将陈新华以及第43届世乒赛男单冠丁松成功地运用削中反攻的战术创造了辉煌,令欧洲选手手足失措,无以应对。

这种战术主要靠稳健的削球,限制对方的进攻能力,为自己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它不仅增强了削球技术的生命力,也促进了攻防之间的积极转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
1、削转与不转球,伺机反攻。

2、削长短球,伺机反攻。

3、逼两大角,伺机反攻。

4、交叉削两大角,突击对方弱点
5、削、挡、攻结合,伺机强攻。

七、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选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
1、发球抢攻。

2、接发球果断上手
3、相持中的战术运用.球友技术总结一、单项技术评估(一)正手:
1.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快拉台内球,侧身拉这四种技术再加上一个辅助的不转弧圈球是正手位的特长技术动作。

目前的状况是:前冲与加转均不错,这是各种拉球的基础,
而相应的侧旋弧圈与不转弧圈还没尝试,建议多运用之,以巧破千斤。

我对弧圈球的理解:是正手位一般发大力打前冲,在对方略有适应时考虑其他的弧圈技术。

这些技术的差别存乎一心,在于个人在临场时的脑子机动。

以一种玩耍的心态临场发挥,打得巧才行。

落点和线路等的变化是基于对各种技术的把握基础上的,得分机会是靠前几板创造来的。

实际上他们是一个动作,我是从高吊(加转)打起逐步掌握上述动作。

从加转球的动作基础上控制好击球点和手腕即可实现各种弧圈球。

目前:快拉台内球,拉不转弧圈球,拉侧旋是着意练习的技术,技术的要点其实是多使用手腕。

2.正手攻球(扣杀)正手快打弧圈
目前尝试较少,没有当作主要技术,主要是在与S的打球中,均发较下旋,高球少。

下面首先从发球与接发球的变化开始促使对方打出高球(高于网)。

再一步仍是考虑多用手腕力量进行扣杀,插入—兜底—翻腕,不同的性能球不同的动作,力求使扣杀成为一项杀手锏。

尤其在与直拍的对阵中,对方爱扣杀,必须首先上手扣。

注意:手腕多用力与臂膀多用力在击球时的区分。

(二)反手:
1.前冲加转快拉台内球
目前用得多的是快拉台内球与前冲。

加转是一个重要技术,要等球出台才行,且离台略远。

在实战中,反手用得相当多,比侧身拉攻的效果好。

目前的技术不够成熟,仍需摸索,尤其多用反手拉,找一下拉的感觉,以便主动上手。

似乎快拉台内球与前冲用得更多一点,借一点力,以加快速度。

反手以半防守半进攻为特色,而正手以全进攻为特色。

技术弱点仍是前冲球的练习不够。

可尝试左侧弧旋的练习(台内)。

2.反手攻(台内反手攻为主)
相持中的出台球(不转或上旋)可以反手攻,击球点在台外时一般力量不行,尽可能台内击球,高点期击中部。

反手拨上升期用得少,可尝试练。

反手进攻尤其注意手腕(近台多)努力体会之。

注意小幅度的爆发力。

以上为正手反手主要得分技术,拉与扣相结合,以拉为主。

(三)其他
以上得分技术是建立在机会的基础上,不应盲目使用,为获得机会而使用的技术可以称为控制技术:如发球,还有
1.搓劈长与摆短仅对于下旋和侧下旋使用。

常用于接发球。

以短回短,劈长对直拍很有效。

对不转球不得用太多。

2.削一般对于对方攻球,退台后不能拉时或来不及后引拍时才削。

可削侧旋,使球反弹力小,且拐弯。

特别被动时才削。

3.挡近台挡攻球,固定拍形即可。

4.反拉(撕),正手带撕是被动弧圈的打法,主要用手腕被动去摩擦球顶。

正手带是“盖”技术,略有摩擦,发力不大。

3,4目前用得少,主要以攻对攻,打对攻居多。

5.正手打弧圈当来球是高吊或前冲时,且对方勉强上手,速度较慢时,快打之。

以自身发力克制其旋转。

6.放高球一般不用尽量用反手或正手撂,使之带一点上旋,远台使用。

7.推侧旋与搓相近但手腕力量的着力点不同,尽量使球出左右边线。

是一种避转方法,也是一种破快攻的技术(前进力小,快攻选手借不上力)。

上述许多技术均含正反手的使用,由于控制中保证质量,必须用巧,体现手腕的技巧来。

另一方面要旋转,触球时要吃住球,有用得上力的感觉,尽力把力量用在旋转变化上,这是获得进攻机会的重要保证。

8.正手撇对方反角,类似于反面劈长,对付正手位或中路台内短球。

9.台内挑,点力量不太大,一定要注意落点,否则被动。

正手挑点对付右方台内网前短球。

以往打球时,非常注重进攻,而不太注重控制,从而打得太凶,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用得太多,下面要多使用过渡技术,控制对方的进攻,为自己的有效进攻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