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土两税操作指南(省局)

房土两税操作指南(省局)

房土两税明细申报系统操作指南(纳税人可打开视图――文档结构图,观看操作指南)1城镇土地使用税操作1.1土地登记1.1.1初始登记1.1.1.1宗地总体信息登记打开网上申报系统系统,点击房产税或者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季申报”,可打开“房土税源登记―申报”界面,点击城镇土地使用税“登记”按钮,可进入城镇土地使用税登记界面。

点击“登记”按钮,可进入宗地登记界面点击下图右上方“新增宗地登记”进入登记界面。

宗地总体信息登记界面:1.1.1.1.1总体要求土地使用税遵循“谁纳税谁登记”原则,只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就必须办理宗地登记。

纳税人应当按照”明细登记“的要求,根据土地证逐行填写。

无土地证的土地应当按宗地逐行填写。

纳税人不得将多个宗地合并成一条记录填写纳税人应当逐项认真填写登记内容。

底纹为蓝色的为必填项纳税人应当完整、如实填写所有字段。

必填项不能为空,非必填项存在可填内容的都应当完整、清晰地填写,不可省略。

所填代码应当与代码表仔细核对,不能超出代码表范围。

1.1.1.1.2字段说明税务管理码和纳税人名称系统自动带入。

土地唯一代码系统自动生成。

市、县(区)、乡镇(街道):根据税务登记信息生成,纳税人可根据土地座落修改乡镇街道信息。

详细地址:填写土地的座落地址,须完整填写详细地址。

土地名称:纳税人自行编写,以便于识别,如1号土地,戴南镇1号土地,新泰路土地等等。

土地证书号:请根据土地证填写。

未领取土地证的不填写。

证书地号:字符型。

请根据土地证中的证收地号填写。

未领取土地证的不填写。

土地性质:下拉选择。

土地用途:下拉选择。

土地总面积:根据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填写,以此为计税依据。

此面积为全部面积,包括减税面积和免税面积。

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出售后,应税土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此处仍然填写原始总面积。

土地总价=“其中: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金额”+“土地开发成本”。

“其中: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金额”与“土地开发成本”两项必须填一项,确实为0的可填0。

填写土地总价后,系统将提供地价分配计入房产原值的计算器。

数据导入后,纳税人应当手工将房产与土地关联(在房产登记中逐条选择房产所在的土地)。

初始取得时间:填写纳税人取得该土地的时间(合同约定的土地交付时间)。

根据土地转让或者出让合同约定的交付时间填写,无转让或者出让合同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初始取得时间应当小于土地明细登记中的“所属期起”。

宗地总体登记填写完成后,还需要继续登记明细应税信息。

如果此时登记点击“保存”按钮,系统将自动提示须进行明细登记。

1.1.1.2宗地明细信息登记在宗地总体信息登记下方为“宗地纳税信息登记”。

完成“宗地纳税信息登记”后,一宗地的登记才可完成。

所称“宗地纳税信息登记”是指同一宗地总体信息之下的纳税信息登记,而不是新一宗地的登记。

如果需要登记新一宗地,请点击上方“新增宗地登记”按钮。

选中一行后点击下方“删除”按钮可删除一行。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点击右上方“宗地拆分”按钮可增加一行。

1.1.1.2.1总体要求纳税人应当逐项认真录入,底纹为蓝色的为必填项。

右方信息可拖到下方滚动条继续填写。

1.1.1.2.2字段说明土地名称:由纳税人自行编写(系统自动带入,如存在多条明细记录,则应当区分编写。

)纳税人类型:土地使用税遵循“谁纳税谁登记”原则,在登记时应当注明“纳税类型”,如“权属所有人”、“集体土地使用人”(包括承租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人”(纳税单位无偿使用免税单位土地)、“代管人”、“实际使用人”等等。

土地用途:下拉选择。

地段等级代码:即税目税额,如果不清楚请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土地面积:即计税依据,包括减税面积和免税面积。

免税代码:点击“免税代码”时,系统将弹出对话框,由纳税人自行选择适用减免税事项,点击“确定”按钮返回。

在填写免税事项时应当注意,免税事项应当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

免税面积:选择“免税代码”后(免税代码不为空),“免税面积”就必须填写(不能为0或为空)。

“减税代码”和“减税面积”的操作比照上述方法。

“免税面积”与“减税面积”之和必须小于土地面积。

所属期起:指税款所属期起,初始上线时,填写上线月份。

所属期止:首次登记时,“所属期止”默认为“2050年12月”,表示当前状态。

正常情况下(进行“注销操作前”),所有土地的记录都必须存在当前状态。

纳税人进行“注销”操作后,该土地将不存在当前状态。

如果同一宗地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应税土地等级(或者包括两种免税类型以上的免税土地),则需要拆分明细登记。

点击上方“宗地拆分”按钮可继续进行下一条明细登记,应当注意拆分面积之和应当等于“宗地总体登记”中的“土地总面积”。

(房地产企业可以不相等)登记完成后点击界面右上方“保存”按钮可完成登记。

如果纳税人有多块宗地的,可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登记。

1.1.2变更登记变更后,同一土地可能会形成不同所属期的有效记录。

同一土地的有效记录连续不中断、不交叉、不重复。

1.1.2.1正常变更登记正常变更登记是指纳税人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纳税人应进行的正常性变更操作。

例如,纳税人2013年1季度完成申报后,如果4月、5月、6月登记信息发生了变化,纳税人应当在二季度申报前(7月15日前)完成变更登记。

1.1.2.1.1宗地总体登记的变更纳税人可直接修改相关信息,点击“保存”按钮后保存。

1.1.2.1.2土地明细登记的变更点击右下方“变更”按钮,可进入土地明细登记的变更界面。

界面上方为原始信息(供比对),下方为修改后的信息。

下方红色圈内的项目为不影响应纳税额的信息,可直接修改保存。

蓝色圈内的信息为不可修改信息。

其他为影响税额的信息。

1.1.2.1.2.1未申报信息的变更(不影响税额信息)不影响税额的未申报信息可直接修改保存。

1.1.2.1.2.2未申报信息的变更(影响税额信息)如果纳税人需要变更的是“未申报”(见变更按钮左侧)的信息,那么可直接修改并保存。

处于“未申报”状态的记录包括新登记记录和修改后尚未进行申报的记录。

例如,该纳税人土地面积从2013年4月起应当变更为4000平方米,则应当将“所属期起”修改为“2013年4月”,“土地面积”修改为“4000”。

点击“保存”按钮后,原登记信息将拆分成两条,一条所属期为2013年4月至当前,面积为4000平方米(当前有效)。

另一条所属期为2013年1月至3月,面积为3000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1月至3月的记录仍然属于有效记录(历史有效),表示在该所属期内的有效纳税状态。

点击上图“确定”按钮后将提示修改成功,同时提示修改“宗地总体登记”中的土地面积。

纳税人应当将“宗地总体登记”中的“土地总面积”修改为40000元。

如果修改时不涉及“所属期起止”,系统将直接保存,不做拆分操作。

如果只是将“所属期起”变大,不修改其他信息,则表示前一段所属期(变大后与变大前的差额)不存在纳税义务,系统将直接保存,不做拆分操作。

但执行此操作时,系统将禁止造成所属期“中断”的操作(下同)。

如果需要同时修改数月数据(例如一季度申报后,需要同时修改4月、5月、6月数据),应当逐月分次进行修改,即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注意:为防止误操作,对“未申报”状态的记录,系统不允许修改所属期止(下同)。

1.1.2.1.2.3已申报信息的变更(不影响税额信息)不影响税额信息可直接修改保存。

1.1.2.1.2.4已申报信息的变更(影响税额信息)如果登记信息处于“已申报”状态(已经完成申报的记录),只要修改信息涉及税款或所属期变化,则将生成一条或数条新记录(有效记录)替代原记录,原记录废止但仍然永久性保存。

如果修改信息不涉及税款和所属期变化,可直接操作和保存。

点击上图“变更”按钮,可对“已申报”记录进行修改。

例如,该纳税人从“2013年5月”起,免税面积增加了“1000”平方米,可如实进行修改保存。

(须选择免税代码)点击“保存”按钮后弹出如下窗口提示:生成两条新记录,第一条2013年1月至4月数据不变,第二条2013年5月至当前免税面积增加1000平米。

原记录(2013年1月至当前)被替代废止(系统永久保留纠错过程。

)1.1.2.2纠错变更登记如果纳税人前期已经申报的信息发生错误,则需要进行纠错变更登记。

在一般情况下,纠错变更登记的操作对象为“已申报”记录。

1.1.2.2.1补充性纠错变更(从头开始增加部分所属期)例如,纳税人一块土地,初始登记时从2013年1月(所属期起)开始纳税,后来发现应当从2012年5月开始纳税。

纳税人只需在变更时,将“所属期起”修改为2012年5月后保存即可。

1.1.2.2.2删除性纠错变更(从头开始删除部分所属期)接上例,如果纳税人后来发现,该土地应当从2012年7月开始纳税。

纳税人应当将所属期选定为“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将“土地面积”和“免税面积”全部修改为0。

点击“保存”按钮后,系统弹出窗口提示:生成两条新记录,第一条2012年5月至6月面积为0,第二条2012年7月至12月数据不变。

原记录(2012年5月至12月)被替代废止(系统永久保留纠错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记录在5月和6月已经申报纳税,因此5月和6月的记录不可删除。

直接将所属期起改为2012年7月是无意义的,这样不会产生应退税款。

1.1.2.2.3替代性纠错变更(部分所属期登记错误)接上例,如果纳税人发现2012年8月至10月的土地面积应当是4000平方米,则需要将“所属期起止”修改为2012年8月至10月,将“土地面积”修改为4000。

点击“保存”按钮后,系统弹出窗口提示:生成三条新记录,第一条2012年7月至7月数据不变,第二条2012年8月至10月土地面积变更为4000,第三条2012年11月至12月数据不变。

原记录(2012年7月至12月)被替代废止(系统永久保留纠错过程。

)1.1.2.2.4纠错之后再纠错纠错完成后,替代废止记录的新记录处于“未申报”状态,如果需要继续对“未申报”状态的记录继续进行修改,其操作方法参照“正常变更”中的“未申报信息的变更”。

1.1.3记录删除处于“未申报”状态的记录存在“删除”按钮。

但能够删除的记录应当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处于“未申报”状态,二是此记录是该土地记录中所属期最早的一条(删除后不会造成所属期中断或者无当前状态),三是该条记录的所属期中不涉及废止记录(如果所属期涉及废止记录,说明该记录是由废止记录变更而来,不可删除)。

1.1.4注销登记1.1.4.1正常注销当有有效记录可办理注销登记。

点击上图“注销”按钮,可进入注销登记界面。

纳税人应当填写“土地转出日期”和“所属期止”。

“土地转出日期”的年月应当与“所属期止”的年月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所属期止”应当大于等于该土地已经申报的最大所属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