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案例分析1:20分钟
案例分析2:20分钟
小结:变动成本法的优点(5分钟)
1、促使企业重视销售
2、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3、便于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二、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一)单轨制模式(5分钟)
(二)双轨制模式(5分钟)
3
授课题目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授课时间
第2周
课次
第3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成本的含义及成本的不同分类;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成本性态分析的目的、意义;把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征、分类;能够识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及不同的成本控制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难点变动成本法对存货成本、销货成本及损益的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导入(10分钟)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15分钟)
(一)成本计算的含义与分类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上)(20分钟)
教学目标与要求
运用变动成本法评价利润完成情况和企业管理者业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
难点变动法下的成本水平和利润变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实训任务布置,明确目的要求(5分钟)
二、实训操作案例1:
运用变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评价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完成情况
实训引导(5分钟)
(二)保本分析的方法(20分钟)
(三)保利分析的方法(25分钟)
四、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10分钟)
五、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10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1、在使用本量利分析分析时,要以那些基本假定为前提条件?
2、如何进行保本点的确定?
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
小组汇报(10分钟)
总结点评(10分钟)
三、实训案例分析2:
运用变动成本法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
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
小组汇报(10分钟)
总结点评(10分钟)
本章小结(5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指定教材本章课后练习题
9
授课题目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授课时间
第5周
课次
第9次
课时安排
2课时
例5-9;(10分钟)
例5-10(10分钟)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15分钟)
(一)销大于产
(二)产大于销
(三)产销平衡
思考题与作业
1、贡献式损益表计算营业利润的基本思路
2、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3、指定教材本章课后练习题
7
授课题目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授课时间
第4周
杜学森《管理会计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
教 学 时 数
本学期授课计划时数
班 级
本学期教学周数
本学期周学时数
本学期计划教学时数
预计假日缺课时数
本学期实际教学时数



其 中


实验实训
见习实习
练习测验


机动时数
2017级财务管理班
14
4
56
0
56
24
22
8
2
教研室主任
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2
混合成本的分解
2
教室
多媒体
4
变动成本法的运用
2
教室
多媒体
6
本量利分析
2
教室
多媒体
7
资金需要量预测
2
教室
多媒体
8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4
教室
多媒体
9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2
教室
多媒体
10
全面预算的编制
4
教室
多媒体
11
成本差异分析
4
教室
多媒体
12
期末复习
2
教室
多媒体
总学时
24
1
授课题目
第一章 管理会计认知
授课时间
系(院)部
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章节及内容提要
周学时
教学形式
讲授学时
实验实训
见习学时
实训专周
作业次数
1
第一章 管理会计认知
4
4
1
2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4
2
2
1
3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4
4
4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4
2
2
1
5-6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4
4
2
1
6-7
第五章 预测分析
4
4
2
8-9
第1周
课次
第1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明确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体系,充分认识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的涵义,积极宣传和推动管理会计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历史资料分析法
难点回归直线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成本性态分析概述(10分钟)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与目的
(二)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的异同
(三)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的类型
二、实践操练
(一)混合成本的分解:历史资料分析法
1.高低点法(10分钟)
2.散布图法(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难点混合成本的细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10分钟)
一、成本的概念(10分钟)
(一)我国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
(二)西方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
(三)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
二、成本的分类(20)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二)按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可辨认性)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解读
难点管理会计7大应用领域与工具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讨论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分钟)
一、“4+1”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20分钟)
(一)理论体系建设
(二)指引体系建设
(三)人才队伍建设
(四)信息系统建设
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20分钟)
(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下)
(三)销售成本与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10分钟)
(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15分钟)
(五)确定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15分钟)
(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5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1、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
3.回归直线法(20分钟)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其他分析方法
1.技术测定法(10分钟)
2.契约检查法(10分钟)
3.账户分析法(10分钟)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局限性(5分钟)
本章小结(10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1、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有什么不同?
2、成本性态分析有哪些基本方法?
3、运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分解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课次
第7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知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能够结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难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如何结合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重点 贡献式损益表的编制
难点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5分钟)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30分钟)
1、职能式损益表
2、贡献式损益表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案例分析:希尔公司的数据(10分钟)
例5-8;(10分钟)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25分钟)
(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三)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分析
四、关于管理会计的定义(10分)
(一)不同管理会计定义的比较
(二)小结 什么是管理会计
思考题与作业
一、学期授课计划编订依据
课程标准名称、批准单位及时间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12月
本学期主要讲授的内容(授课内容起止章节)
第一章管理会计认知~第十章管理会计新发展
采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版本
周阅《管理会计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