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课件
分类 标题 7、考虑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如日光、气压、温度、 风力、空气透明度等。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 准太阳,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器;风级较大对仪 器和棱镜的稳定产生影响;仪器处于高温或震动环境对 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施工测量放线
分类 标题
一、平面轴线主控制线的布置 刚进场时,首先要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原始城市坐标点 结合规划图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然后分别建立各建筑物的施工控制网;再以控制网的控 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一般将主控线的两 端引测到固定的建筑物或坚实的混凝土地面上,两头必 须通视。而且要避开基坑开挖位置。主控线一般设置纵 横方向各3根,以方便闭合核对。验线时还是相对楼座 和轴线的关系拉距离。 然后根据布置的主控制线撒出开挖线,这个工作要注 意放坡尺寸和预留建筑物外墙的操作架距离。基槽开挖, 在开挖线的位置是否留有工作面,还要考虑放坡,然后 主要注意标高的控制,注意不要超挖,基槽较深就要一 步一步传递,可以要求施工方在基坑边上测出标高,这 样每次你可从此位置用钢尺检查(这里插一句就是关于 传递时都最好以原始点为依据,防止误差积累)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分类 标题
层数多、高度高、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 因此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标高的 精度要求高。 关键: 控制竖向偏差,即:精确向上引测轴线。
分类 标题
旋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1)转动仪器,使水准管与 1 、2 脚螺旋连线平行。 2)根据气泡位置运用法则,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旋转 1 、 2 脚螺旋。 3)转动仪器 90°,运用法则,旋转 3 脚螺旋。 (4)架头上移动仪器,精确对中 (5)脚螺旋精平。 (6)反复(4)、(5)两步。
i
b2
D B
2)在离B点大约 3m左右的D点处安 置水准仪,精平后 读得B点尺上的读 数为b2,然后,瞄准 A点水准尺,读出 中丝的读数a2,则 a2-b2=h2 。
分类 标题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C,读出两点的读数,称为a1、 b1,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D,读出两点的读数,称为 a2、b2。计算如果a1-b1≠a2-b2且大于3~5mm时,那 么水准仪需要检测,主要原因是水准仪水平轴与视准轴 不平行 三、水准测量 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已知A点的高程为 HA、为求B点的高程HB,在A、B两点之间安放水准仪, A、B两点上各竖立一把水准尺,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读 取水平视线分别在A、B两点水准尺上截取的读数为a和b, 可以求出A、B两点问的高差为:
分类 标题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厘米处外墙上, 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 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厘米线 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 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考 虑到现场场地狭窄,待主体结构上至10层以上时,经纬仪 观测仰角较大,可采用经纬仪弯管目镜配合进行观测。 剪力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 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位置,弹出墙边 线,然后放测出墙50厘米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 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 该层墙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面上,以便用于 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分类 标题
②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左右盘各测一次)。 操作步骤如同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 按“置零”。 2、距离测量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 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3、坐标测量 通过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后测量坐标时,可直接测定未 知点的坐标。进行坐标测量,注意要先设置测站坐标, 测站高,棱镜高及后视点坐标,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 可不进行仪器高和棱镜高的输入。
分类 标题
全站仪 1、全站仪各部件名称
分类 标题
一、全站仪测量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坐标测量 导线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对边测量 悬高测量 面积测量 后方交会法测量 二、全站仪放样的基本方法 距离放样 坐标点放样 角度放样
分类 标题
三、全站仪测量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 先介绍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HD ——水平距离; VD ——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 差;SD——斜距;V ——竖盘读数;HR ——水平度盘 读数(右向计数);HL ——水平度盘读数(左向计 数);* ——正在测距;N ——北坐标,x ; E ——东 坐标,y ; Z ——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 1、角度测量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 则: ①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 HR 的大小。
如图所示:
• (3)水准管轴LL 应 平行于视准轴CC
2、检验方法
a1
x1
i
i
b1
x1
1)在C点处安置水 准仪,用变动仪器 高法,连续两次测 出A、B两点的高 差,若两次高差之 差不超过3mm,则 取两次高差的平均 值h1作为最后结果。
A
DAC=60~80m
C
B
DAC=DBC
a2
1~3m
x
a 2′ A
分类 标题 三、全站仪放样的基本方法(举实例) 1、距离放样 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所要的点位的角度、距离或坐标 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 指导放样。(放样方法类似经纬仪操作过程,不同的是 经纬仪一般定准方向后直接用尺量,而全站仪采用距离 测量,实测值与放样值最终都落实在距离上。) 显示值=实测值-放样值 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 所要求的点。 待放样点位 △距离
分类 标题
±0.00以上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在建筑物 ±0.00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或激光经纬仪, 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地下室施工完后应将控制轴线引 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 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 少3-4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左右的 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 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 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 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15cm) 。竖向投测前,应对 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 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 测的允许误差:
分类 标题 开挖还要注意的是就是集水坑和电梯井的控制,这里要 求施工方报基槽开挖验收记录 基坑开挖后首先要用全站仪一次性在基坑边稳定的地方 确定轴线控制线,之后使用经纬仪进行地下室放线。 垫层放线时必须要检查的,首先查四大角,其他细部 用钢尺排,这里验线因为是插筋位置一道墙都不能少的, 要求我们把所有门口 、梁、轴线号都标注出来这样就 一目了然了 地下室施工就是用经纬仪在基坑边投测,由于地下室 变化大主要控制的就是变化部位,还有就是施工流水段 之间比较看轴线和标高的衔接是否吻合。 二、标高控制网的建立:检查控制网的布置是否合理, 要求其位置在每个施工段都能达到控制点相互通视,检 查时仪器不动看四周的点的读数应该一致,要求建设单 位提供控制网的标高和测绘院给的之间关系还有和正负 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方向 目分类 标题 就以现场测量时进行放样, 2、坐标点放样(重点) 坐标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出已知坐标点的位置。 键盘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仪器计算器根据指令计算出 测量所需水平角度值和水平距离值、并存储于内存储器 中。利用仪器角度测量功能和距离测量功能,便可测定 待放样点的位置。
分类 标题
高 度(m) 允许误差(mm) 每 层3 H ≤ 30m 5 30m<H≤60m 10 H>60m 15 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或激光经纬仪,先在 底层基点处架设,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 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点。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 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至光点,达到最佳状 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仪器四次为一周,确定四 个点,以这四个点的中心为最终可用点。同样的办法投测 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3-4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 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施工层放线时,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之后使用吊线锤和下一 层进行验线,闭合后再放细部线。
分类 标题
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至B点,则称 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 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 数。因此,两点间的高差等于: 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分类 标题
经纬仪(DT-02C激光经纬仪)
分类 标题
经纬仪的安置 内容及要求: 对中 (centering) ±小于 3mm 整平 (leveling) 小于 1 格 1、垂球对中整平法步骤 (1)移动或伸缩三脚架(粗略对中) (2)脚架头上移动仪器(精确对中) (3)旋转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整平) (4)反复(2)、(3)两步。 2、光学对中整平法步骤 (1)大致水平大致对中 眼睛看着对中器,拖动三脚架 2 个脚,使仪器大致对中, 并保持 “ 架头 ” 大致水平。 (2)伸缩脚架粗平 根据气泡位置,伸缩三脚架 2 个脚,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3)旋转三个脚螺旋精平
分类 标题
高程的传递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塔吊立杆、电梯井内壁或 内控点预留孔洞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 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 温度三差改正。 2)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 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高 度 (m)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H≥30m ±15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 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 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 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