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土力学课件(清华大学)土力学绪论
土力学课件(清华大学)土力学绪论
1173年:动工
比 萨 斜 塔
1590年: 伽利略在此塔做 自由落体实验 目前:塔向南倾斜,南北两端沉 降差1.80m,塔顶离中心线已达 5.27m,倾斜5.5°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 和粘土层,强度低,变形大。
比 萨 斜 塔
处理措施
1838-1839:挖环形基坑卸载 1933-1935:基坑防水处理 基础环灌浆加固 1990年1月: 封闭 1992年7月:加固塔身,用压重 法和取土法进行地 基处理 目 前 : 已向游人开放。
课程绪论:土力学及其特点
什么是土?
土及土力学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学好土力学?
土,地之生万物者也。‘二’象地之 上,地之中;‘|’物出形也。
- 《说文解字》
土字包括:地上植物部分、表土层、 植物地下部分和底土层四个层次。 土地系指由地形、水文、局地气候、 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和生物有机体等 相互作用组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是 地球表层历史发展的产物。
溃口原因:堤基管涌 焦点词汇:豆腐渣工程
九江大堤决口
位于青海省,高71 米,长265米,建
于1989年。
1993年8月7日突然 发生溃坝,瞬间冲
毁1000多户房舍, 288人丧生,上千 人受伤。
溃坝原因: 面板止水失效,下游坝体排水不畅, 造成坝坡失稳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
美国Teton坝失事 98洪水长江堤防险情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溃坝
土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由土层所 构成的广袤大地
是工程建设的基地
是建筑物的地基
是地下建筑的环境
为土工构筑物提供填筑材料
因此,对土工程性质认识的偏差可能会导致损 失巨大的事故。
土力学的重要性
概况:长59.4m,宽23.5m,高31.0m,共65个圆筒仓。钢混筏板
基础,厚61cm,埋深3.66m。1913年完工,自重2万T。
事故:
1913年9月开始装谷物, 至10月17日共装入3万多T 谷物,但此时发生破坏: • 1小时竖向沉降达30.5cm • 24小时倾斜26°53ˊ • 西端下沉7.32m 东端上抬1.52m • 上部钢混筒仓完好无损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2653
失事后 1913.10.18
-0.61
1952.10.3 试验孔 填土 褐色粉质粘土 灰色粉质粘土 -4.27 -13.72
比 萨 斜 塔
苏州虎丘塔
概况:位于虎丘公园山顶,建于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塔高47.5m,平面呈八角形。
问题:塔身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
塔顶离中心线达2.31m,底层塔 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 物。
原因:坐落于不均匀粉质粘土层,
产生不均匀沉降。
处理:在四周建造圈桩排式地下
土体的特点
学科 理论力学 质点或刚体
研究对象
材料力学 单个弹性杆件(杆、轴、梁) 结构力学 若干弹性杆件组成的杆件结构 连续固体 弹性力学 弹性实体结构或板壳结构 水力学 土力学 不可压缩的连续流体(水) 天然的三相碎散堆积物 连续流体 碎散材料
土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连续介质力学 的基本知识
描述碎散体 特性的理论
土的一般概念
生物圈
大气圈 土壤圈
地下水
风化物
水圈
岩石圈
土壤是岩石圈、大气圈、水 圈和生物圈综合作用形成的 产物。其上界通常是绿色植 物层顶,下界达植物根分布 层。其垂直范围,恰好是岩 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 水圈及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 方,是生物生命及人类生产 活动最集中的地方。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 之根苑也” - 管仲
土壤在自然界的位置
土壤带 腐殖质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土壤有非常复杂的形成过程,并具有独特 的层状构造。土壤剖面一般包含枯枝落叶 层、腐殖质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四个基本 层次。 传统岩土工程的范畴 风化、搬运、沉积 土壤 地质大循环:岩石 地质成岩作用 生物小循环: 生物活动所造成的土壤 有机质的循环
1952.10.5 试验孔
-12.34
原因:谷仓的地基承载力 按邻近结构物基槽开挖取 土试验结果计算。1952年 经勘察试验与计算,地基 实际承载力远小于谷仓破 坏时发生的基底压力。因 此谷仓地基因超载发生强 度破坏而滑动。
处理:事后在下面做了七十多个支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墩, 使用388个50t千斤顶以及支撑系统,才把仓体逐渐纠正过来, 但其位置比原来降低了4米。
实验规律及工 程实践经验
土力学
研究土的渗透、变形和强度特性以及 与此有关的工程问题
土力学的特点
1773 Coulomb(后Mohr发展):摩尔-库仑强度 理论 有关土力学的第一个理论 1776 Coulomb:库仑土压力理论 1856 Darcy:达西渗流 定律 1857 Rankine :朗肯土压力理论 1920 Prandtl:普朗特极限承载力公式 1921-1923 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及固结理论 1925 Terzaghi :出版《土力学》 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936 第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1960’s后 现代土力学
香港宝城滑坡
香 港 宝 城 滑 坡 现 场
Early 1972 滑坡前
July 1972 滑坡后
液化:松砂地基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丧失强度变
成流动状态的一种现象
神户码头:
地震引起大面积砂 土地基液化后产生 很大的侧向变形和 沉降,大量的建筑 物倒塌或遭到严重 损伤
阪神大地震中的地基液化
地基液化造成的路面塌陷
事故伤亡情况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地基失稳 香港宝城滑坡 阪神等大地震中地基液化
泥石流室外试验事故
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 强度问题
案例总结(一)
1360年:再复工,至1370年竣工, 全塔共8层,高度为55m 1272年:复工,经6年,至7层, 高48m,再停工
1178年:至4层中,高约29m, 因倾斜停工
阪神大地震中地基液化
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地基的 大面积液化
泥石流室外试验
时间:1971年11月9-11日
地点:神奈川县川崎市生
研究机构:地质研究所(通产省) 消防研究所(自治省) 土木研究所(建设省) 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科技厅)
壤土(loam)斜坡崩塌(泥石流)实验 • 9日15:00人工降雨开始 • 11日15:00左右降雨量达500mm • 陡坡中泥土突然以20-30m/s流出,斜 坡崩塌,泥石流产生 • 泥石流推倒28米外的护栏,一直冲到 55米外的水池中央,造成31人被埋
地面沉降危害
引起地表积水
道路与桥梁受损
路面变形破坏
车间遭到破坏
居民楼变形
与 渗 透 作 用 有 关
渗透变形 机理 渗透应力 拖拽机理
降落漏斗→渗透速率提高→水力梯度加大→动水压力对土层 潜蚀→产生管涌→土层结构松散→上覆土层拉张应力集中→ 地表张裂 降落漏斗→地下水向中心渗流→动力压力对固体颗粒产生动 能→含水层骨架出现粘性拖拽→上覆土层出现张应力集中→ 地表开裂
意大利比萨斜塔
苏州虎丘塔
日本关西机场
地面沉降
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 变形问题
案例总结(二)
土坝, 高90m, 长1000m, 1975年建成 次年6月失事
Teton 坝 ( 美 国 )
⑥ ⑤
③
② ①
Teton坝渗流破坏过程
上午10:30
11:00
11:30
11:57
损失
直接8000万美元, 起诉5500起,2.5 亿美元,死14人, 受灾2.5万人,60 万亩土地,32公里 铁路被冲
抽 水 作 用 说
与 土 层 压 缩 变 形 有 关 与 盆 地 边 缘 有 关
土层失水 压缩变形 机理 差异压缩 变形机理
地下水位下降→上部土层失水→土层在水平方向收缩变形 →地表开裂
基底起伏不平→压缩土层厚度差异→土层差异压缩沉降→ 沉降差异最大处张应力集中→地表开裂
刚性折断 机理
盆地地下水下降→松散土层固结变形→地表土层固结量大大 小于下伏土层→土层沉降翻折→盆缘折裂
什么是土?
土及土力学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学好土力学?
一般固体: 液体: 土体(散粒体):
可保持固定的形状
土体的特点
碎散性
岩石风化或破 碎的产物,是 非连续体
• 受力以后易变形,强度低 • 体积变化主要是孔隙变化 • 剪切变形主要由颗粒相对 位移引起
Main operator: Forestry &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
Rainfall intensity:
80
试 验 现 场 照 片
15人不幸遇难,11人受伤 死者当中 实验人员 参观者 报社记者 电视采访人员
1人 10人 1人 3人
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 渗透问题
案例总结(三)
土工结构物或地基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渗透问题
土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渗透特性
土力学可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这正是土力学存 在的价值以及我们学习土力学的目的。
学习土力学的目的
课程绪论:土力学及其特点
什么是土?
土及土力学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学好土力学?
原因
渗透破坏:冲蚀 水力劈裂
Teton坝失事现场现状
1998年长江大堤
共发生各种险情600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