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1.与的比值称为相对中误差。
2.误差椭圆的三个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导线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个,分别是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和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4 .设某平差问题中,观测值个数为n个,必要观测数为t个,若按条件平差,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法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个。
若按间接平差,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未知数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法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个。
5.根据误差传播定律,若某一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2mm,在A、B两点间共观测了4站,则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mm。
6.导线网按条件平差,所列条件方程中的未知数,既有___________的改正数,也有___________的改正数。
7.在水准测量中若已知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相等,且又知各水准路线的长度为Si(I=1,2,……n),则观测高差的权可用公式_________求出。
8.偶然误差的特性为: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
1.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合称为观测条件。
2.水准路线的定权方法有两种:根据_________定权和根据_________定权。
3.由三角形闭合差来计算测角中误差的公式为,称其为菲列罗公式。
4.由不等精度的双观测值之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公式为σ0= ,由等精度的双观测值之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为。
5 .单导线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的个数永远等于个,附合导线中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一对条件,闭合导线中一个条件和对闭合条件。
6.常用的衡量精度的指标有、、、1.独立边角同测网条件方程式的种类,除了具有测角网和测边网的条件式外,还具有反映边角关系的二种条件,它们是和。
2.按间接平差时,首先要设定个独立未知数,在进行水准网的平差时,可以选择作为未知数,也可以选择为未知数,但最好选择为未知数。
3.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个;法方程式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5.单一附合导线的条件方程式的种类有类,分别是条件和条件。
6.条件平差,条件方程式的个数等于的个数,改正数方程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条件方程式的个数与的个数相同。
8.协因数又称为,阐述观测值的协因数与它们的函数的协因数之间的关系的式子称为。
1.独立测边网条件方程式仅存在于和二种基本图形中,故独立测边网条件方程式的总个数等于网中和的个数之和。
2.非独立三角网按条件平差,其条件方程式的种类,除可能具有独立网的各种条件外,还可能具有、、等三类条件。
3.间接平差中选择未知数时应该注意的是:未知数应足数且相互;所选择的未知数应便于判断其;所选择的未知数应方便于。
5.若对某测量问题进行平差计算时所选未知数个数多于必要观测数t,则所选未知数之间存在,或者说在未知数的真值之间存在。
6.有一条五个未知点的附合导线,观测了所有的转折角和未知边长,用条件平差法平差计算该导线,其条件方程式的总个数为,其中条件个;条件个。
7.误差分布的密集和离散的程度,称为。
1.水准路线的定权方法有两种:根据定权和根据定权。
,路线长为S公里,则路线观测高2.在水准测量中,已知每公里的观测高差中误差为公里差的中误差为。
4.一个平差问题中,条件方程的个数为个,条件方程中的未知数是。
5.一个共有8个点的独立三角网,共观测了21个观测角,网中已知数据为二个点的平差坐标,必要观测数为个。
用条件平差法平差计算,应列独立条件方程为个,可以组成个法方程。
法方程中的未知数称为。
若用间接平差法平差计算,应选择个独立的未知数,列个误差方程式。
应组成法方程。
6.导线网按条件平差,所列条件方程中的未知数,既有的改正数,也有的改正数。
7.偶然误差的特性是: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绝对值的正负误差出现的相等;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等于。
1.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测量平差所要研究的内容是对仅带有误差的观测值进行适当的处理。
L,最或然值为x,则真误差△= ,4.设某量的真值为X,观测值为iv= 。
改正数i5.单一附和导线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___个,分别是一个_____________条件和一对____________条件。
6.若按间接平差法求出图1所示的水准网中水准点B、C、D的高程平差值。
则未知数的个数等于______个,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个,组成法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个,即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未知数,又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未知数,但最好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未知数,这样便不须考虑未知数之间是否独立的问题。
图11.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将其分为______误差和_______误差两类。
3.闭合导线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个,分别是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和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4 .设某平差问题中,观测值个数为n个,必要观测数为t个,若按条件平差,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法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的个数。
若按间接平差,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未知数的个数等于______个,法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个。
7.独立三角网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差是表征精度的一个 的数字指标, 是表征精度的相对数字指标。
5.单一附和导线按条件平差时条件方程式的个数等于______个,分别是一个_____________条件和一对____________条件。
5.根据误差传播定律,若某一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2mm ,在A 、B 两点间共观测了4站,则A 、B 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 mm 。
7.在水准测量中若已知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相等,且又知各水准路线的长度为Si (I=1,2,……n ),则观测高差的权可用公式_________求出。
2.水准路线的定权方法有两种:根据_________定权和根据_________定权。
4.由不等精度的双观测值之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公式为σ0= ,由等精度的双观测值之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为 。
(1)每一个观测值与其真值X 之间必然存在一差数,这个差数称为 。
(2)通常也就将偶然误差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正态分布。
(3)常用的精度指标有 、 、 。
(4)阐述观测值的中误差与其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的定律,称为 。
(5)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 、 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 。
(6)根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观测误差分为 、 、 三类,观测误差通过由于 引起的闭合差反映出来。
(7)观测值的精度是指观测误差分布的 。
若已知正态分布的观测误差落在区间(mm 4 ,mm 4)的概率为95.5%,则误差的方差为 ,中误差为 。
(8)观测值的权的定义式为 。
(9)对某一量等精度进行了N 次观测,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x m 与单次观测值中误差m 的关系是 。
填空题:下列不属于误差产生的原因的是()。
A.观测者B.观测仪器C.外界条件D.数据处理(1)下列误差中( )属于偶然误差。
A .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 .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视准轴误差 D.水准管轴误差(2)经纬仪对中误差属于( )。
A .容许误差B .系统误差C .中误差D .偶然误差(3)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于( )。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 C.中误差 D .容许误差(4)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a 的观测中误差为1mm ,则正方形的周长(a S 4=)的中误差为( )。
A .1mmB . 2mm C. 4mm D .8mm(5)丈量某长方形的长m 004.020±=a ,宽为m 003.015±=b ,它们的丈量精度( )。
A .相同;B .长的精度低; C.宽的精度低 D .不能比较(6)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 .允许误差B .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 .中误差(7)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 .相对误差B .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 .真误差(8)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1m 和2m ,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 )。
A .2221m m + B .2221m m ⋅ C.2221m m + D . 1m +2m (9)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 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 ,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
A .m n ⨯B .n m / C.n m ⨯ D .n m /(10)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 .m 025.0m 100±B .m 060.0m 2500±C. m 035.0m 150± D .m 040.0m 200±4.在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cm 1±,若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cm 5±,则可以设()站。
A .5B .10 C.20 D .258.对某一个角度观测了12次,得到它们的平均值中误差为75.0''±,若使平均值中误差小于03.0''±,应观测()次。
A .23B .44 C.24 D .431.若A 点为已知坐标点,则应用南方平差易软件平差计算时,测站信息区的属性值应输入()。
A.00B.01C.10D.113. 经纬仪测角时,若每一方向一次观测中误差为σ,试证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βσ仍等于()。
A. σB. σ2C. σ2D. σ44. ()的精度可以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A.角度B.距离C.高差D.高程5.由等精度双观测之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为()。
A. []n dd d ±=σB. []n dd L 2±=σC. []n pdd 20±=σD. LL p 10σσ= 6.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具有一定的限值,也可以说,偶然误差的大小是有一定范围的;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小;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概率)相同;D.当n →∞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等于零.7.算术平均值精度比观测值精度()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8.设9km 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为单位权,其单位权中误差为6mm ,则每千米水准测量的中误差为()A. 2B. 3C. 1.5D.19.设一个三角形观测了三个内角,每一个角的测角中误差5.8''±=ασ,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