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设计规范GB0096-2011讲解

住宅设计规范GB0096-2011讲解

❖ 住宅窗台高度与一般民用建筑有区别。《民用建 筑设计通则》外窗窗台的净高规定为不低于 0.80m,住宅建筑的使用性质与一般民用建筑有 别,如距楼地面净高较低,容易发生儿童坠楼事 故,故窗台净高提至0.90m。
11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了可踏面宽度大 于或等于0.22m,本规范对住宅窗台的防护 要求更加严格,水平栏杆等一律视为可踏面。 明确了住宅蹬踏面为小于0.45m即为蹬踏面, 此种情况下的任何踏面宽均算为蹬踏面。严 格了标准,明确该规范高于通则的住宅部分 内容。
《住宅设计规范》
GB0096-2011 2011-07-26发布 2012-08-01实施
1
5 套内空间
2
❖ 住宅设计规范已有四个版本:
1.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 2.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版; 4.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版
42
43
❖ A.2 装配 ❖ 护栏装配应满足下列要求: ❖ a)立柱、扶手、栏板之间应组装方便、连接牢固; ❖ b)玻璃夹持处,应有尼龙或橡胶衬垫,且厚度不
应小于2mm; ❖ c)玻璃栏板临空时,玻璃应采用开孔或承托形式
夹持固定。
44
❖ 06J403-1《楼梯 栏杆 栏板(一)》—— ❖ 4.4.5金属管材的管壁厚度以图中注明的为准,
24
25
26
窗台低于0.9m时防护栏杆的设置
27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建筑·景观2009)
❖ 10.5.3 凸窗(飘窗)等宽窗台(宽度大于 0.22m的窗台),防护高度应遵守以下规定: 凡凸窗范围内设有宽度大于0.22m的窗台, 且低于规定高度h(900)的窗台,可供人攀 爬站立时,护栏或固定窗扇的防护高度一律 从窗台面算起;护栏应贴窗设置。常见的防 护形式见图10.5.3。
❖ 条文说明:执行中发现有理解为住宅共用部分的 窗台栏杆高度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情况, 本条特别提出共用部分的窗台栏杆也应执行本规 范。
48
❖ 6.1.2( 强 标) 住 宅的 公 共 出 入口 台 阶 高 度 超 过 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 高不应低于1.05m。
❖ 公共出入口的台阶是老年人、儿童等摔伤事故的 多发地点,本条对台阶踏步宽度、高度等作出的 相关规定,保证了老人、儿童行走在公共出入口 时的安全。
51
12J003《室外工程》
52
6.2 安全疏散出口
❖ 6.2.1(强标)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 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 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 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1
❖ 改进措施: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10.3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4 临空的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
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 0.80m; ❖ 注: ❖ 1 住宅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 2 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 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 面起计算。
32
33
❖ 2010年9月5日,西安市长安区紫藤花园,一 名4岁多的小男孩从5楼窗户坠落身亡 。
❖ 儿童坠楼事故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据媒体 报道,仅温州一地,2012年暑假就发生20起 儿童坠楼事。
❖ 2012年10月23日,湘潭市岳塘区双拥路的丝 绸大厦,一名3岁左右的小女孩从11楼掉落到 5楼阳台上,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39
❖ A.1.1可踏面 ❖ 可踏面应符合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相
关规定。侧装式护栏扶手下部为高度不大于450mm 的平台,扶手内侧平台宽度大于65mm时,其平台 应视为可踏面,见图A.1。
40
41
❖ A.1.2 护栏防护高度 ❖ 栏板上边缘高于扶手顶标高时,高出部分尺
寸不计护栏防护高度,见图A.2。
22
❖ 低窗防护方式: ❖ 1设置贴窗、贴墙或落地内护栏; ❖ 2外置贴窗、贴墙外护栏; ❖ 3距楼地面0.8m(0.9m)以下采用满足防护
安全要求的固定窗。
23
❖ 低窗台凸窗防护方式: ❖ 1设置贴窗内护栏; ❖ 2设置贴窗外护栏; ❖ 3距窗台面0.8m(0.9m)以下采用满足防护
安全要求的固定窗。
❖ 窗台距楼面的高度明确为净高,如果有高度 低于或等于0.45m可踏面时,窗台高度应从 可踏面起算。
12
13
❖ 5.8.2 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时,防护高度
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0m; ❖ 2 可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窗台面的净高低于
0.9m时,窗洞口处应有防护措施。其防护高 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0m;(补注: 贴窗护栏高度从窗台面起算,无论窗台多高)
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3
5.3 厨房
❖ 5.3.4 厨房应按炊事操作流程布置。排油烟机 的位置应与炉灶位置对应,并应与排气道直 接连通。
❖ 条文说明:排油烟机的位置只有与炉灶位置 对应并与排气道直接连通,才能最有效地发 挥排气效能。
4
5
5.5 层高和室内净高
❖ 5.5.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 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 门、窗扇开启。
36
37
38
❖ 6.2.1立柱间距
❖ 立柱中心间距不宜大于1200mm;楼梯护栏立柱中 心间距不宜大于3个踏步宽度。
❖ 6.2.2杆件净距
❖ 相邻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 6.3.1抗水平荷载性能
❖ 护栏抗水平荷载指标应按GB50009(补注:1KN/m) 中规定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确定,荷载作用于两立 柱中间的扶手上,护栏最大的相对水平位移值不应 大于30mm、扶手的相对挠度不应大于L/250、卸载 1min后扶手的残余挠度不应大于L/1000,且不出现 松弛或脱落现象。
46
❖ 5.8.6 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应在下部设有有效截面面 积不小于0.02m2的固定百叶,或距地面留出不小 于30mm的缝隙。
❖ 条文说明:当厨房和卫生间的外窗关闭或暗卫生 间无外窗时,必需通过门进风。
47
6 共用部分
❖6.1 窗台、栏杆和台阶
❖ 6.1.1(强标)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 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小于0.90m时,应有防 护设施。
34
贴窗护栏高度不够
35
❖ 栏杆的施工依据 ❖ JG/T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06J403-1《楼梯 栏杆 栏板(一)》 ❖ JG/T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 3.4 护栏高度 ❖ 扶手上表面至立柱底部或底座中心位置的垂直距离,
用h表示。 ❖ 3.5 护栏防护高度 ❖ 扶手上表面至可踏面的最小竖向高度,用H表示。 ❖ 关注的是H。
28
图10.5.3 凸窗台护栏高度示意图
29
图10.5.3 凸窗台护栏高度示意图
30
❖ JGJ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 7.2.5 室内栏板用玻璃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不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应使用符合本
规程表 7.1.1-1的 规定、 且公称厚度不小于 5mm 的 钢 化 玻 璃 , 或 公 称 厚 度 不 小 于 6.38mm的夹层玻璃;
❖ 6.2.2(强标)十层及十层以上但不超过十八层的住 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 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 2.0.12平台——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 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15
❖ 条文说明: ❖ 本条规定的依据是: ❖ 1、窗台净高低于或等于0.45m的凸窗台
面,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其有效防护 高度应从凸窗台面起算,高度不应低于 净高0.90m;
16
17
❖ 2、实态调查表明,当出现可开启窗扇执手超 出一般成年人正常站立所能触及的范围,就 会出现攀登至凸窗台面关闭窗扇的情况,如 可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凸窗台面的净高小于 0.90m,容易发生坠落事故。所以本条规定可 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窗台面的净高低于0.90m 时,窗洞口处应有防护措施,其防护高度从 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0m。
❖ (补注:综上两条条文说明,凸窗的开启窗 扇可触及时,可从窗台位置防护;不可触及 时,应贴窗防护。)
18
19
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建筑专业
20
05SJ807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 示——建筑专业 2.4 临空低窗台与阳台等临空部位防护措施 常见问题:低窗未采取防护措施;宽窗台低窗、 凸窗为从窗台面起算防护高度。
31
❖ 2 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应使用符合本规程 表7.1.1-1的规定、且公称厚度不小于12mm 的钢化玻璃或公称厚度不小于16.76mm钢化 夹层玻璃。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 高度在3m或3m以上、5m或5m以下时,应使 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6.76mm钢化夹层玻璃。 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大于5m 时,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
14
❖ 2.0.15 凸窗——凸出建筑外墙面的窗户。 ❖ 条文说明:2.0.15 凸窗既作为窗,在设计和
使用时就应有别于地板(楼板)的延伸,也 就是说不能把地板延伸出去而仍称之为凸窗。 凸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地面应 有一定高度。凸窗的窗台防护高度要求与普 通窗台一样,应按本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 计。
50
❖ 6.1.4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0m , 踏 步 高 度 不 宜 大 于 0.15m , 并 不 宜 小 于 0.10m,踏步高度应均匀一致,并应采取防滑措 施。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 应按坡道设置;台阶宽度大于1.80m时,两侧宜 设置栏杆扶手,高度应为0.9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