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ppt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ppt


案情摘要
有一份CIF合同规定:在货物到达目的港汉 堡时凭装运单据支付现金。合同订立一个月 后,货物出运,但是由于运输途中遇险,不 能到达汉堡港。当卖方持提单等装运单据要 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不能到达目的港 为由,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
?买方是否有权拒绝支付货款。
法律分析
在CIF术语中,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 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本案中,卖方并无违约 事实,并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交了单据,买方 应向卖方付款。货物在运输途中遇险不能到 达目的港造成的货物风险属于货物越过船舷 之后的风险,应该由买方承担。同时买方可 以根据卖方提供的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
案情摘要
德国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签订一份CFR合同, 由德国公司向我国公司出口化工原料。合同 规定:德国公司在2008年4月交货。德国公司 按规定的时间交货后,载货船于当天启航驶 往目的港青岛。5月10日,德国公司向我公司 发来传真,通知货已装船。我公司于当天向 保险公司投保。但货到达目的港后,经我公 司检验发现,货物于5月8日在海上运输途中 已经发生损失。
某市食品公司向本省的青锋水泥厂、新华水泥厂 及建设水泥厂发出函电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 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 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都先后回
复了函电,告知它们备有现货及水泥的价格。而 建设水泥厂在发出函电的同时,亦派车送去了50 吨水泥。在该批水泥送达之前,食品公司得知新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2006年1月5日,印尼某公司与非洲某公司 签定一份FOB合同。合同规定的交货期是 2006年6月10日。合同订立后,印尼公司在 6月10日将货物全部准备妥当,准备装运。 但非洲公司于6月30日才派船到达装运港接 运货物,此时发现,一部分货物已经丢失。 对此,非洲公司向印尼公司提出索赔。
?合同是否成立,我方有无失误。
法律分析
我方17日复电改变了价格,同时增加了仲裁 条款,所以已构成成了对发盘的实质改变,导 致原发盘失败。而法国公司当即复电又构成了 一个新要约,我公司应该对这个新要约表示接 受而成立合同,而不该接受已经失效的16日 发盘。同时不应有“请确认”字样,而使对方 掌握了主动权。
案情摘要
我国某公司与韩国的公司签定了一份CIF合 同,进口电子零件。合同订立后,韩国公司 按时发货。我公司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 货物外包装破裂,货物严重受损。韩国公司 出具离岸证明,证明该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 途中。对于该批货物的运输风险双方均未投 保。
?上述的风险损失由谁承担。 ?本案中哪方当事人负责安排运输?
华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
因此,向新华水泥厂发去函电,称:“我公司愿 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号水泥,盼速送货,运费由 我公司负担。” 第二天下午,建设水泥厂将50吨 水泥送到,被告知食品公司已决定购买新华水泥
案情摘要
我C公司于1993年7月16日收到法国D公司发盘: “马口铁500吨,每吨545美元,CFR中国口岸,8 月装运,即期信用证支付,限20日复到有效。”我 方于17日复电“若单价为500美元,CFR中国口岸, 可接受500吨马口铁,履约中有争议,在中国仲裁。” 法国D公司当即回电:“市场坚挺,价格不能减,仲 裁条件可以接受,速复。”此时,马口铁价格确实 上涨,我方于19日复电:“接受你方16日发盘,信 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发出,请确认。”但是法商并未 确认,并退回信用证。
买卖合同的案例分析
案情摘要
法国公司甲给中国的公司乙发盘:“供应500 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北京4000美 元,合同订立后3个月装船,不可撤销的即期 信用证付款。请复电。”乙还盘:“接受你的 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法律分析
合同尚未成立
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构成了要约, 但是乙公司的还盘对要约作出了修改,即改 变了装船日期,因此构成了对要约的实质பைடு நூலகம் 改,也就是一个反要约,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印尼公司是否应该赔偿该丢失部分的货物 损失。
?本案中,哪一方当事人负责安排海上货物 运输保险。
法律分析
在FOB术语中,货物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风 险由买方投保,卖方无投保该保险的义务。
如果买方未给予卖方关于船名,交货地点和 所要求交货的时间的充分通知,或者其指定 的船只未按时到达,或者未能收受货物,或 者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停止装船,则自规定的 交付货物的约定日期或期限届满之日起,由 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我国公司的交货地点在哪里。
?我国公司的交货时间是何时。
法律分析
在CIF术语中,卖方的交货地点应该在装 运港港口的船上,交货时间应该是货物 全部上船后的时间,通常以承运人签发 的货物提单的时间为证明,在海运情况 下该证明为海运提单。所以交货地点为 上海港; 交货时间为2008年4月15日 下午5时。
法律分析
在CIF术语中,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的风 险由买方承担。本案中,货物外包装破裂的 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该风险应该有买方承 担,但是卖方应该投保货物在海运中的风险 责任,但是事实上卖方违反了规定,使得买 方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因此,货物外包装 破裂的责任由卖方负责。
案情摘要
我国某公司于2008年3月2日以CIF价格条件向 新加坡出售一批货物。合同订立后,我方公司 于4月11日将货物运到上海港码头,4月15日开 始装上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承运船舶,当天下 午5时装船完毕。4月16日承运船舶开航,5月4 日到达新加坡,5月8日新加坡公司提货。
?上述期间发生的损失由哪方承担。
?本案中由哪方当事人负责安排运输。
法律分析
在CFR术语中,卖方负有在货物装船后给予 买方以充分的通知的义务。该义务直接关系到 买方能否及时就海上运输的货物投保海上货物 运输风险。如果卖方怠于通知,而使得买方未 能及时投保,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由卖方负责。 本案即此种情况,德公司应该在4月货物装船 后向我方发出通知,而不是拖延到5月,因此 而造成的损失由德国公司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