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

循证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meta分析:对RCT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系统回顾:对达不到RCT要求的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Rodgers和Levin关于“毛细管出血时间” 的系统回顾)
讲解:XX
10 2021/3/10
检验诊断性能评价的两个层次
讲解:XX
14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Ⅰ关于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四、参考值的“可移植性”(必备条件) 1. 属于同一群体内的数据。
2. 验证对比。
a. 对象最好为20~24岁男子(有年龄倾
向者应选择其它年龄组)。
b. 对比数据也应包括25、50及75百分位
数的数值。
讲解:XX
15 2021/3/10
Ⅰ关于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二、定义和类型:
★ 定义:用于与病人作比较的从同病人相似人群 (性别、年龄、种族、饮食习惯……..人口特征 属于同组的人)中得到的数据。
★类型:个体参考值和群体参考值。
讲解:XX
13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Ⅰ关于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三、制定步骤
参考个体 组成 参考人群 选出 参考组(n 不<120,≥ 200) 测定 参考值 分析 分布特 征(n=200~1000,正态、偏态) 统计 参考 值限度 指定 参考范围。
非量化的临 床意义解释
基础:病理生理、生化知识 正常值→ 参考值
内容 增高和(或)降低的临床意义 医学决定水平
量化的诊断 性能评价
基础:遵循EBM原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正确率
内容 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 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
讲解:XX
11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Ⅱ关于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一、由来和意义
*68年Barnett提出(克服参考范围之不足)。
*有利于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及对疗效,预后的 判断 。
讲解:XX
17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Ⅱ关于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二、定义和层次
*可用于排除或确定或提示某一种临床情况的限值 *三个层次
试验数据的理论分布 讲解:XX
检验诊断性能的评 价和循证医学
吴文俊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2021/3/10
1 讲解:XX
主要内容
一、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 二、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三、检验诊断性能评价的重要性。 四、检验诊断性能的评价方法。 五、检验诊断性能——正确性的评价(灵敏度、特异性、
ROC曲线)。 六、检验诊断性能——有效性的评价(预示值和似然比)。
Ⅰ关于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一、基本概念:用于判断一个试验数据是否大致 “正常”的数值和范围,即生物学变异和分 析变异的范围。
★ 1969年芬兰学者Grabeek提出用“参考值”代替 “正常值”。
★1970年IFCC成立“理论专家委员会”。
★1975年后普遍接受。
讲解:XX
12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18 2021/3/10
2. 根据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可靠结论,
不断制定或修订实验室的临床诊断标准,用
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检验的效率。
3. 采用EBM模式对目前使用的检验项目重新评
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讲解:XX
6 2021/3/10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社会、心理、生
定义:应用EBM的概念和模式指导检验医学的 理论和实践
讲解:XX
5 2021/3/10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主要内容:
1. 适应卫生经济学要求,采用EBM模式对常见
疾病选择可靠的诊断指标,剔除不合理或无
诊断价值的检验项目。
讲解:XX
2 2021/3/10
前言
医学检验有效利用的条件——分析性能、诊断性 能、正确选择、成本——效果分析
检验诊断性能评价必需遵循《循证医学》的原 则
检验诊断性能评价是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内容 检验诊断性能评价包括诊断正确性和有效性
讲解:XX
3 2021/3/10
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cine,EBM) 定义:谨慎、正确、合理地使用当前最有效的
证据对患者作出正确的医疗决策。 核心: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
床科学研究依据。
讲解:XX
4 2021/3/10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Ⅰ关于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四、参考值的“可移植性”(必备条件)
3. 标本收集要求和分析效能(准确度、精密 度、QC等)与制定参考值完全一致。
4. 从“2”获得的数据与参考组比较,是否相 符,有无系统偏差,只有已知偏差来源方 可作校正。
讲解:XX
16 2021/3/10
检验临床意义的解释
物医学 检验模式的转变:医学检验→检验医学
讲解:XX
7 2021/3/10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实验室工作条件和工作模式的变化
1. 操作:手工→自动化
2. 管理:单一分析性能→全面质量管理
3. 设置:固定集中→集中与分散(POCT)相结合
4. 职责:提供结果→参与临床解释检验诊断性能
5. 信息来源:书本杂志→电子数据库
6. 结果解释:病理生理机理、权威意见→EBM
讲解:XX
8 2021/3/10
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EBLM)
EBLM对检验工作者的要求
1. 增加和掌握对检验诊断性能评价的知识、参与和协 助临床正确选择、使用诊断试验和评价其诊断性能。
2.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方法——meta分析(meta analysis)
和系统回顾(Systematic review)对目前已在使
用的检验项目重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讲解:XX
9 2021/3/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