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预防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703班主题班会
案情通报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 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 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 以上, 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 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 以上。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 • • •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 好奇心强,善于模仿; 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
• • • • • 1、侵财犯罪为主,涉案类型多样 2、低龄趋势明显,做事不计后果 3、犯罪动机简单,偶发性强 4、团伙犯罪严重,社会危害增大 5、暴力犯罪突出,作案手段残忍
中学生日常应怎么做呢:
• 上学时要按时到校, 不迟到,不早退,不 旷课; •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 预习、复习,主动学 习。 • 按时完成作业,考试 不作弊,这些是小学 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的基础。
知识加油
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的区别:
(1)违法情节和社会危害性不同. (2)触犯法律不同. (3)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4)接受的法律制裁不同.
最重要(是否触犯刑法)
青少年如何预防 和减少犯罪行为?
1、防微杜渐,小事做起。 2、认识错误,及时改正。
3、自我约束,提高警惕。
小记者在行动
法律热线
刑 事 责 任 年 龄
已满16周岁 14--16周岁 不满14周岁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 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 负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 •



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 育管理。 2、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 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做到尊师敬长,团结爱护同学,谨 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 些有前科劣迹的人。 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 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 来不必要的伤害。 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 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 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 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 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于求助求救 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 害。
打架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两 一般违法行为 者 违法行为: 没 知识加油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有 一 承担 条 不 法律责任: 可 逾 接受 越 法律制裁: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负 的 鸿 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惩罚 沟
措施。
10
我问你答
15岁的小明同学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 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 友”后,他就渐渐变了。他学会了吸烟,并开 始喝酒。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 迫”,他还经常去游戏厅打游戏。由于花钱越 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 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 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 因此,这位小明同学曾被公安局拘留。
案例:
有一个小孩,从小无论什么事,总是他对。 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老师多次提醒家长要重视 对孩子的管教,他们不以为然,找出种种理由 与老师理论。小学六年级,逢上一位严师,孩 子转变较快,成绩也上去了,曾经获得县数学 竞赛一等奖。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几年 过去了,听说在后来的学习生涯中每况愈下。 原因又是父母什么都依着他。后来走上社会, 进了好几家工厂,都在两个月里“拜拜”。学 手艺,跟了好几个师傅,最多坚持三个月。香 烟要抽高档烟,摩托买了两万多,赌博、网吧、 哥儿们打群架,终于把一家人所有的血汗钱挥 霍殆尽。父母在进入50龄的时候,每天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
小偷小摸仍满足不了他高消费的需要, 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他先 后七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 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一次,当他 潜入一同学家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 当场抓住并扭送到派出所。最后,人民 法院依法以盗窃罪判处他有期徒刑3年。
• (1)这位小明同学哪些做法属于一般违法? 哪些做法属于犯罪? • (2)他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 什么? • (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 7、从“被害”到“被告” 学生王某,14 岁,在无顾遭受杜某等数人多次殴打后,没有 采取正当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而是用随身携 带的水果刀,将杜某捅成重伤,等待他的将法 律的严惩。 • • 8、逞强好胜,致人重伤 案犯刘某,16岁, 为报复小江,经事先预谋,纠集众人将被害人 小江强行拖至一公园内,用木棍、水泥砖及拳 脚将其打成重伤。 • 9、持刀索财终被捉 案犯马某,17岁,多 次持刀,利用威胁、殴打等手段向学生10余人 索要钱财达数千元,现被查获,送往在少管所 管教。
• 4、小时偷针,长大偷牛 案犯小武,从小 有小偷小摸不良习气,父母对其疼爱有加,对 其错误行为不但不予及时纠正,而且一味地坦 护,致使其终因屡次盗窃被判刑入狱。 • • 5、童心好奇酿火灾 少年犯小王,14岁, 六年级学生。一天小王到同学家玩,对同学家 中一种自燃式打火机非常好奇,于是将打火机 臵于床底,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十余万元。 • • 6、帮人“教训”进牢房 案犯小林,15岁, 为帮朋友“教训”同校学生张某,放学时将张 某拦住,对其实施殴打后强行将张某带至荒山, 后张某死亡。
人 生
AB

偷钱
小明可以把钱拿走吗? A:可以 B:不可以
人 生
AB

• 小明上两次是什么 行为?
在一次偷 窃时被人 发现,将 人刺成重 伤,。
我拿刀只想把他吓 跑,我不是故意的.
法院会根据小明的申诉 减轻处罚吗? A:会 B:不会
人 生
AB

脑筋急转弯
法院为何核实小明的 年龄后,减轻了对小 明的处罚
• 1、考场上好友小华让你给他递小纸条抄, 你会怎么做? • 2、好朋友小明拉你一起去上网,你怎么 办? • 3、朋友刘颖,要你不去上体育课,和她 一起躲在教室里听最新的流行音乐,你 会怎么办? • 4、你的好朋友被人家打了,他纠集一伙 人去“报仇”,拉着你一快去,你怎么 办?
我们应该怎么做
• 1. 从小培养自己的是非观念,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 2.从小就建立正确物权观念 • 3.增强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 4.注意保护他人的自尊心
应具备 (1)必须是人的某种行为. 条件: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社会造成危害. (3)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故意或过失) (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10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行为是 违法行为呢?
• •
偷窃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很大危害性。 首先,只要是偷窃(哪怕只偷了一分钱、一 支铅笔或一张纸),就是对他人财产所有权的不 尊重和侵犯,是一种侵权行为。 • 其次,偷窃还能使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进而使人养成懒惰习性和贪欲,形成习惯后,小 偷小摸就有可能变成大盗。 •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偷窃”列 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的,要受到拘留、警告 或罚款的处罚;如果偷的财物数额较大,就构成 了盗窃罪,要受到《刑法》的追究。
•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身边做起。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学习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 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从 小做起,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 自己的头脑,做到明事理、辩是非,“勿 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同学们,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大家 也要谨防来自别人对你的伤害,下面给同 学们提几点建议: •
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
• • • • • •
认识自我,争取不断进步 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学会劳动,主动为集体服务 孝敬长辈,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弱者,爱护低年级小同学 积极实践,锻炼才干、爱护公物
小明的经历
小明的经历
小明应该听从小红的劝告吗?
A:应该
B:不应该
人 生
AB

小明偷拿同学文具的行为是 违法行为吗? A:是 B:不是
• 1、抢劫为圆“金钱梦” 小明、洋洋因嫌 父母给的零花钱少,便产生抢劫歹念,一天他 们拿着棍棒、钳子等作案工具,于深夜窜至邻 居家,抢得现金、手机等,共计人民币8000元, 被公安局抓获后判处有期徒刑5年。 • • 2、贪图享乐触刑律,法不容情被判刑 小 刚因贪图享乐,先后数次潜入昭苏县一酒店, 窃得大量名烟、名酒变卖后将钱挥霍一空,被 判处有期徒刑4年。 • 3、沉迷网吧成瘾,疯狂盗窃被捉 豆豆和 朋友因玩游戏机成瘾且无没钱,先后10次盗窃 游戏厅游戏机部件等变卖后又继续沉溺于游戏 机前,现已被查获归案。
中学生打架了怎么办
• • • • 1、赔礼道歉。 2、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2、看到同学打架要敢于站出来制止。 3、报告老师、家长、警察。
我们平时应怎么和同学相处呢?
• 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友爱,互相关心, 相互帮助。 • 要正确的辨别是非。 • 万一发生了什么小纠纷,要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能采取过激 的行为。
案例:
一学生母亲做生意,把他托付奶奶管 教。奶奶对孙子的影响是“捧在手里怕摔 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母亲对他的影响 就是钱,儿子几乎要多少给多少,从来不 问孩子表现如何。初中时就经常穿奇装异 服,像香港黑社会的老大。出手大方,狂 言狂语,学习作业和检测除了偷看还是偷 看,老师苦不堪言,无可奈何。终于有一 天,违章驾车狂奔于路,高速行使“上窜 下跳”,皮开肉绽,骨碎血喷,一命呜 呼——断送了卿卿性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