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04 2019年动保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6页)

1204 2019年动保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6页)

目录索引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5)我国畜牧养殖兽药使用以抗菌药物为主 (5)2017我国兽药销售规模334亿元占动保行业收入比重逐年下降 (6)食品安全日益重视下饲料“限抗”、养殖“减抗”正加速推进 (7)2020年前饲料全面停用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 (7)“限抗”政策促进饲料添加剂需求集中兽药行业加速整合 (10)“替抗”: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打开功能型添加剂市场空间 (11)中兽药: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成本优势的抗生素替代品 (12)微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类饲料添加剂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普及率较低 13饲用酶制剂:绿色饲料添加剂 (13)投资建议 (17)风险提示 (18)图表索引图1:常用兽药分类:我国畜牧养殖兽药使用以抗菌药物为主 (5)图2:2009-2017年全球兽药市场销售额 (6)图3:2017年全球市场各类兽药产品销售结构 (6)图4:2009-2017年我国动保行业销售额及增速 (6)图5:2016年动保行业收入结构 (6)图6:2008-2016年我国兽用化药销售额 (7)图7:各类抗生素替代品在肉禽养殖场中的使用普遍率 (11)图8:2017年全球酶制剂下游需求市场结构(按销售额) (14)图9:2006-2010年全球饲用酶制剂总产值 (14)图10:2006-2010年全球饲用酶制剂总产量 (14)表1:2017年农业部制定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 (8)表2: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 (9)表3:农业农村部第264号公告废止的药物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目录 (9)表4:我国兽用化药行业整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集中度较低 (11)表5:我国中兽药主要分类及其中药草提取原材料 (12)表6:主流兽用中草药添加剂使用方法及其价格 (12)表7:蛋禽养殖场用抗生素替代品所增加成本 (12)表8:微生物制剂已被用于我国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中 (13)表9:农业农村部规定我国生产、经营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14)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畜牧养殖兽药使用以抗菌药物为主兽药(广义)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一般包括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学药品、药物饲料添加剂。

狭义上的兽药指畜禽用药(本文的兽药主要指狭义上的兽药)。

常用兽药一般分为兽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

我国批准使用的兽用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两类,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和促生长。

抗生素主要分为共8大类,共56个品种;合成抗菌药分为3大类,共45个品种(图一)。

我国畜牧行业一般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帮助动物预防疾病、改善动物营养吸收从而促进动物生长。

图1:常用兽药分类:我国畜牧养殖兽药使用以抗菌药物为主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2016我国兽药销售规模339亿元 占动保行业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国外兽药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根据国际动保联盟数据,2009-2017年全球(不含中国)兽药销售额从186亿美元增长至3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

从结构上看,2017年全球兽药(不含中国)销售中兽用化学药品(抗感染药、抗寄生虫药以及其他化学药品)、兽用生物制品、药物饲料添加剂占比分别58%、30%、12%。

随着我国对动物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尤其是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提升,近十年来我国动保行业保持较高的增长。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从2009-2017年,我国动保行业市场规模从250.5亿元增长至4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

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动物保健品消费国。

按照产品划分动保行业分为兽用化药和生物制品两个细分子行业。

当前我国动保行业以兽用化药为主,2016年兽用化药销售规模339亿元,占动保行业收入比重分别约为72%。

由于当前动保行业防重于治,因此兽用化药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生物制品比重逐年上升。

图2:2009-2017年全球兽药市场销售额图3:2017年全球市场各类兽药产品销售结构数据来源:国际动保联盟(IFAH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不含中国的数据数据来源:国际动保联盟(IFAH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不含中国的数据图4:2009-2017年我国动保行业销售额及增速图5:2016年动保行业收入结构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58%12%30%兽用化学药品药物饲料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72%28%兽用化药生物制品图6:2008-2016年我国兽用化药销售额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食品安全日益重视下饲料“限抗”、养殖“减抗”正加速推进2020年前饲料全面停用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兽用抗菌药可有效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在我国养殖环节中被大量使用,且随着动物源细菌耐药率的上升,兽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而养殖用药量则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提高兽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针对饲料中药物添加剂减量问题的文件措施加速推进,目标为饲料中退出所有促生长类抗菌药物添加剂品种,只保留抗球虫抗生素和2种中兽药药物添加剂(博落回散和山花黄芩提取物散),饲料厂全面停止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2017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修订了《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可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即2020年1月1日以前,药物饲料添加剂按目录使用)。

●2019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方案,计划2020年底前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内容涉及:1) 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2) 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2018年4月40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确定各地2018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的养殖场数量。

●2019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第246公告对废止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修订后的兽药产品质量标准修订和批准文号等作出详细说明。

表1:2017年农业部制定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注:1、2017年农业农村部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除上述表格品种及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饲料生产企业不得在饲料中添加其他兽药。

2、2019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从2020年1月1日起,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药物退出使用。

即上述表格中除中草药(山花黄芩提取物散、博落回散),其他促生长类药物2020年起不再使用。

表2: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内容1 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2 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3 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组织完成既有促生长又有防治用途品种的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删除促生长用途,仅保留防治用途。

4 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方式,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改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可在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使用。

2020年1月1日前,我部组织完成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质量标准和标签说明书修订工作。

5 2020年7月1日前,完成相应兽药产品“兽药添字”转为“兽药字”批准文号变更工作。

6 自2020年7月1日起,原农业部公告第168号和第220号废止。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表3:农业农村部第264号公告废止的药物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名称标准来源1 土霉素预混剂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2 土霉素钙预混剂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3 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1998号4 那西肽预混剂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5 那西肽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382号6 杆菌肽锌预混剂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7 杆菌肽锌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023号8 杆菌肽锌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338号9 杆菌肽锌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528号10 恩拉霉素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271号11 喹烯酮预混剂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12 黄霉素预混剂(发酵)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13 黄霉素预混剂2017版《兽药质量标准》14 黄霉素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503号15 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农业部公告第2582号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限抗”政策促进饲料添加剂需求集中兽药行业加速整合在饲料“限抗”政策实施过程中,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退出政策不断落实,●2015年,农业部禁止了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4种人兽共用抗菌药物用于食品动物;●2016年,农业部禁止硫酸粘菌素预混剂用于动物促生长。

●2017年,农业部再次禁止非泼罗尼用于食品动物;●2018年禁止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3种兽药用于食品动物。

在这过程中,饲料生产产业链各个环节将受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兽药生产企业。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菌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从产能上看,由于兽用化药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目前兽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较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低。

根据新牧网数据,2016年我国兽用抗菌药(含抗生素)原料药产量为5.47万吨,销量5.04万吨。

从产品结构上看,兽药多以散剂和预混剂等常规产品为主,而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剂、中药提取物等新型兽药较少;此外,产品功能上多以抗菌药物为主,慢性、传染性疾病用药和预防用药较少。

我国兽药行业中仍存在部分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或生产资质不齐全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体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