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师范专业 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
参 赛 教 案
课题:走进数学建模世界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①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参赛选手:华南师范大学 黄泽君 选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她能以稳定的模式驾驭流动的世界!
数学的魅力在于,
【课题】《走进数学建模世界》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①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时安排】第4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授课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黄泽君【教材分析】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但《标准》中没有对数学建模的课时和内容作具体安排,只是建议将数学建模穿插在相关模块的教学中。

而“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节只是通过六个例子介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为以后的数学建摸实践打基础,还未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建模的真实全过程。

本节课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数学建模案例,以弥补教材的这一不足。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需要熟悉前面已学过的二次函数与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数学模型、数学建模两个概念;
(2)掌握框图2——数学建模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函数模型的思想与方法;
(2)提高学生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2)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以不变应万变的魅力。

【教学重点】框图2——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难点、关键】方案二中答案的探究;关键是运用合情推理。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计算机、PPT、几何画板。

一、教学流程设计
1.初步理想化
在单位时间内,该水槽能通过的流水量取决于水流速度和它的横截面积。

我们将问题理想化,假定水流速度是一定的。

那么,要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流水量,就应该将
【板书设计】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
一、四、六、
二、七、
三、五、八、
附: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但却没有教材,没有具体内容。

《标
准》中建议由教师灵活掌握,但教师们感到不好把握。

本节课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数学建模案例,弥补了教材与《标准》的这一不足,并充实完善了《标准》中的数学建模理论。

2. 与大学数学建模相比,过去的中学数学建模缺少理想化(模型假设)这一重
要的环节。

本设计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恢复了数学建模的真实面目。

3. 本节课将数学探究、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了四个
拓展性的课后思考问题。

4. 向学生展示了普通人难以领会的数学结构之美,即:
数学的魅力在于,
她能以稳定的模式驾驭流动的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