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
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 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 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
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 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 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
珍宝馆、钟表馆等 .
收藏文物100万件
了。
乾清宫
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 味着天地的意思。
乾清宫 为内廷第 一座宫殿, 这里是明 清两代皇 帝卧室, 也是处理 日常政务 的殿堂。
乾清宫内景 正
中为宝座,其上 方悬“正大光明” 横匾。清代自康 熙皇帝以后,在 位皇帝生前不宣 皇位继承人,而 是将内定的继承 人名字写好封于 密匣,放置匾后; 一旦皇帝驾崩, 即当众开匣,宣 布皇帝继承人。
▪华表 ▪日晷 ▪石狮 ▪铜龟铜鹤 ▪吉祥缸 ▪鼎式香炉
▪嘉量
华 表
铜狮 太和门 前东、西两侧 各有一铜狮, 东雄西雌。雄 狮右足踏绣球, 象征权力 和一 统正下;雌狮 右足抚细狮, 象征子嗣昌盛。
铜龟 太和 殿前东、西 两端各置一 仙鹤和龟, 其背有盖, 可燃檀香, 烟从嘴逸。 鹤龟喻示长 寿。
北京故宫可分为哪两个部分?请简要说明各部分 的功能、建筑特点及主要建筑。
[解题关键]:故宫的基本布局及特点。 [思路引领]:外朝、内廷的位置及建筑特点;三大殿、后三宫及其 功能。 [答案提示]: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 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前面是太和门,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 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宮、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 西六宫,内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由 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 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 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 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 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 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 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 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 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
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神武门 即故宫后 门。门楼建在高1 0米的宫墙上,为 重檐庑殿式建筑, 楼内设钟鼓,楼下 宫墙开有三洞券门。 清代选秀女、应选 女子即是由此门进 宫。现正中门洞上 方嵌有中国文化巨 人郭沫若先生书写 的“故宫博物院” 石匾。
息。
乾清宫宝座 这是 整体贴金并镶嵌若 干红、绿宝石的金 椅,其扶手和靠背 均由金龙缠绕面而 成;座后为金漆屏 风,屏风正中钤镌 刻着“惟天、惟圣、 惟臣、惟民”八个 金字,为皇帝的律 已格言。
明到清康熙年间, 此宫是皇帝居住 和处理政务的地 方。雍正皇帝即 位后将寝宫移至 养心殿,这里就 成为举行内廷典 礼活动和引见官 员、接见外国使 臣的场所。
清代此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按照仪式祭奠后,再 转至景山内的寿皇殿等处,最后正式出殡,葬入皇陵。
乾清门是后三宫(内廷)的正门,在清代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 方。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门中间的宝座上,由内阁官员奏 事,皇帝降旨抉择。一些国家大事都是御门听政时决定的。
坤宁宫
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 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明清的宫殿和皇家园林
故宫 它是一座皇家宫殿 也是一座博物馆
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 凝聚着近600年的人世沧桑
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 智慧
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它经历了悠远年岁神秘的沧桑
带来了历史文化的辉煌瑰丽
它依旧庄重威严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紫禁城-----城中城
故宫与法国凡尔 赛宫,英国白金汉 宫,美国白宫,俄 罗斯克里姆林宫 并提为世界五大 宫殿.
坤宁宫 为明代皇 后寝宫, 清代改为 祭神场所。 据史载, 清代康熙、 同治、光 绪三帝均 在此宫完 婚。
坤宁宫东暖阁 为 皇帝大婚洞房,房 内喜订及订上用品 为原物;喜订幔帐 上乡有几百个活泼 可爱的娃娃,这叫 作“百子图幔帐”,
以此祈祝皇帝婚后 多子多孙,后继有 人。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 后的寝宫,又叫中宫, 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 宁宫重建,同时将西 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 经常在此举行朝祭、 夕祭、春秋大祭等; 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 婚的洞房,清朝的顺 治、康熙、同治、光 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
收藏文物100万件
收藏文物100万件
沈阳故宫 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
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 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 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 皇宫建筑群。
太 和 殿 穹 隆 圆 顶
太和殿皇帝宝座 上的漆金缠龙木 雕
中和殿 位
于太和殿后, 云亭式建筑。 皇帝到太和 殿听政前先 在此殿小憩, 并接受内阁、 礼部及侍卫 拟事等人员 的朝拜,然 后乘肩舆至 太和殿。
肩舆 俗称轿
子,现存于中 和殿。它是清 代皇帝在宫内 使用的交通工 具之一。
保和殿
宫殿的陈设
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建在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殿高35.05米,面宽11间,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殿内、外立大 柱84根,飞檐重脊,黄琉璃瓦覆顶,装饰雍容华贵,气势非凡。明 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祝寿以及重大庆典和出兵征讨等活动,都 在此举行。
太和门
太和殿
太和殿内景 殿内面 积2377平方米,正 中为金漆雕龙社座 和屏风,其两侧有6 根沥粉贴金的蟠龙 大柱,顶正中为金 龙戏珠大藻井,藻 井中心倒垂圆球轩 辕宝镜,天花板上 遍绘玉玺彩画。整 个大殿绚丽豪华, 金光灿灿,其建筑 规格之高,装饰之 奢华,堪为中国之 最。
角楼
远瞰角楼 故宫城墙四隅各设一座角楼,它重檐三层,崇 脊翘角,俗称“九梁十八柱”,精巧玲珑,美丽异常。它 体制繁复,协调完美,稳健庄重,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 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故宫角楼风姿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 个方形广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 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 走出一次。文武大臣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
城内宫殿建 筑布局沿中 轴线向东西 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 画栋雕梁, 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 高低错落, 壮观雄伟。 朝暾夕曛中, 仿若人间仙 境。
故宫殿宇重重,楼阁层 层,千门万户,令人扑 朔迷离,相传曾号称有 房舍9999.5间。其实这 是一个理想的估计,古 人认为天帝居住的天宫 为一万间,皇帝身为天 子需自我克制不能超越 天帝,故少半间。
巨大的城池分为外朝 和内廷两部分。南部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 为中心,是皇帝举行 大典和召见群臣、行 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北部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为中 心,是皇帝和后妃们 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 政务的地方。后廷里 帝后居中,东西又各 有六宫给嫔妃们居住。
故宫外朝 是 故宫最主要的建 筑群。从右至左 分别以太和、中 和、保和三大殿 为核心,文华、 武英二殿为两翼, 这里是皇帝举行 大典和召见群臣、 行使权力的主要 场所。
嘉 量
石雕 即云龙阶
石御道,嵌于保 和殿后基座上。 这是一块重250 吨的整石巨雕, 上刻山崖、海水、 祥云和9条游龙, 刻工精细生动。 它是明代宫内最 大的石雕。
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 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 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 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 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 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 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 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 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
大婚。
交泰殿。明永乐十 八年(1420)年 建成。清嘉庆时重 建。凡遇元旦、千 秋(皇后生日)等 重大节日,皇后在 这里接受朝贺。乾 隆十三年(1748 年),乾隆皇帝把 象征皇权的二十五 玺收存于此,遂成 为储印场所。
交泰 殿内 景, 殿内 存放 象征 皇权有 亭台馆阁20余座, 山石、花木、盆景 点缀其间,各建筑 物之间以五色石子 甬道相连。花园精 巧玲珑,典雅富丽, 是中国最具特色的 宫廷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