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步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01 绕城线檀营平改立配套管线工程位于密云新城东北部, 起点为新北路, 终点为白石岭路; 往南接的檀东路, 与檀东路一起形成密云新城”一环、五横、八纵”路网格局中一条重要的纵向交通通道, 也是北侧居民和景区游客出行的主要道路。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密云分局;勘察单位: 北京市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 北京市育才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 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㈡、主要工程结构形式人行道结构:防滑透水方砖6cm1: 5 水泥中砂干拌2cmC15 豆石混凝土15cm粗砂垫层5cm总厚度28cm㈢、气候条件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一年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降雨量集中在夏季, 约占全年70%。
全年无霜期为180 天至200 天。
本地风向冬季以北风及西北风为主, 夏季多东南风秋季为南北风向转换。
春、秋季为最好的施工季节。
㈣、 工程重点与难点施工部署㈠、 施工人员构成 : 项目经理 : 阎兆军 技术负责 : 马凤新施工员 : 徐国中 材料员 : 田喜臣 安全员 : 闫立军 ㈡、 开完工日期 :左幅 : ( 东坝中街—西坝南路 )计划开工日期 : 5 月 30 日 ; 计划完工日期 : 7 月 4 日 ;右幅 : ( 道路起点—东坝中街、 西坝南路—道路终点 ) 计划开工日期 : 5 月30 日 ;计划完工日期 : 7 月 4 日 ; ㈢、 前期准备工作 :⑴、 施工便道 : 本合同段施工期间将利用现况道路和已完工道路 , 设专 职人员对现况道路洒水养护 , 保证不扬尘。
⑵、 水资源 : 为保证施工用水 , 准备 2 辆水车 , 保证工程临时用水的需 要。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扬尘、 洒落等造成的空气和 环境污染必须杜绝。
因此 , 外弃土方需弃至指定弃土场 杜绝随意废弃。
我们将把环保与文明施工作为首要指标制定严格措施 , 处处把关生产副经理 : 王瑞国 质检负责 : 冯晓强 测量员 : 师旭平 试验员 : 张宇⑶、施工机械: 按总体部署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 在进场前先行对机械检查维修, 保证运转正常。
小型施工机械由现场调度统一调配合理使用。
⑷、了解电力位置及最大可用量, 并将施工总用电量通知现场电工, 配合其合理安排, 并配备一台发电机, 以满足现场施工用电的需求。
⑸、工程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到位。
本工程计划投入管理人员25 人, 高峰期民工队伍60 人。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施工工艺流程(1) 测量放线T钉桩、挂通线T粗砂垫层T C15无砂混凝土(养生7d) f 1:5无砂水泥中砂干拌T砌筑混凝土步道砖、盲道砖T扫缝、水冲T安装预制混凝土树池框T成品保护( 2) 水泥砂浆采用半干硬性, 随拌随用, 步道砖四角砂浆要求密实、饱满, 每一块步道砖都要经专用橡胶锤重复击打, 直到不再下沉, 确保步道砖砌筑稳固、可靠, 无翘曲、晃动现象, 砌筑成活的步道砖达到纵、横缝直顺, 表面平整, 缝隙均匀一致, 与相邻构筑物衔接平顺。
( 3) 在砌筑时, 暂将树池位置用步道砖砌筑, 待砌筑完毕, 按图纸设计间距将树池位置的步道砖揭掉, 安装树池框, 砌筑成活的树池框与周围步道砖衔接平顺。
( 4) 砌筑完成后, 用过筛的细砂加水泥”扫缝”。
砌筑完毕的人行步道禁止行人和任何车辆、重物碾压, 防止破坏。
2、粗砂垫层基层施工路床处理碾压合格后,约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合格后进行5cm厚粗砂垫层施工, 粗砂使用人工摊铺, 经过挂线找平、控制摊铺厚度。
使用汽夯进行夯实, 夯实过程中视实际情况适当洒水, 以保证粗砂垫层密实。
3、C15 无砂混凝土基层施工本工程在人行步道下设置强度为C15的无砂混凝土基层15cm厚,无砂混凝土到场塌落度控制在20mm~50m以内。
混凝土配料必须准确,搅拌必须均匀, 由于水灰比小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先加入骨料和水泥预拌20 秒钟, 再加水搅拌1~2 分钟, 使水泥均匀的包裹在骨料表面, 形成一层水泥浆膜, 保证孔隙率均匀。
在进行基层无砂混凝土浇筑施工前, 应将作业器具准备齐全(包括找平用的线绳、盒尺、刮杠等)。
同时提前制作几套 1.50*1.50m 的矩形木框, 放置在树池处。
在布置树池框时应提前将位置布好, 树池框应避开检查井、无障碍坡道等, 树池间距为5m。
施工时应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和高程, 其坡度应当与面层保持一致。
在初步平整后, 应挂小线(米字型)进行精度找平。
由于无砂砼粗骨料外露, 因此基层找平存在一定误差, 为便于步道砖铺装, 在浇筑无砂砼时高程控制, 按步道砖下干硬水泥砂浆垫层2cm考虑。
无砂混凝土不得使用振捣器振捣, 如果使用振捣器振捣会导致孔隙不均匀, 且骨料大小离析。
施工时合理安排计划, 尽可能缩短从拌合到碾压的延迟时间, 此时间不得超过3~4 小时, 并应缩短水泥的终凝时间。
摊铺碾压完毕后, 立即保湿养生,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补水, 保证稳定碎石表面湿润, 杜绝忽干忽湿。
无砂大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除施工车辆外, 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4、干拌砂浆及步道砖施工步道方砖铺设铺砌前检查方砖尺寸是否合格, 表面颜色是否一致, 无蜂窝、漏石、脱皮、裂缝等现象。
按控制点定出方格坐标, 并挂线按分段冲筋(铺装样板条) , 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铺砖时应挂”米”字线, 即挂横纵垂直的控制线外, 还应挂对角控制线。
方砖铺装时, 采用1: 5 水泥中砂干拌砂浆2cm卧底、找平。
⑴、根据道路设计结构,施工的基本步骤为:测量放线定位-挂线,人工铺砌-测线复核-灌缝补槽-清理现场⑵、在铺砌时, 方砖轻拿轻放, 方砖间隙为3mm, 用橡皮锤敲实, 但不得损坏边角。
不得在新铺设的路面上拌和砂浆或堆放材料。
⑶、方砖铺砌中, 随时检查其安装是否牢固与平整, 及时进行修整, 修整应重新铺砌, 不得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法找平砖面。
安砌人员每人配备一个与缝宽同厚的木片, 以便砌筑时均匀准确调整缝宽。
每隔5m 安砌一块方砖, 调整构件的标高和位置, 在相邻的构件下压线, 以此作为方向、高程控制点(2个/10m),随后以此两点为标准将其余方砖按设计位置与标高安砌并加以调整。
铺砌时轻轻平放, 用橡胶锤敲打稳定, 但不得损伤构件边角。
方砖随铺随用3m靠尺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整。
⑷、步道砖安砌好后检查是否稳固及面层平整度, 发现有活动现象时, 立即修整。
铺设完成后, 由侧面及顶面敲实, 保证砌块之间挤缝紧密, 及时清除砖面上的杂物、碎屑, 如面砖上有残留水泥砂浆, 必须更换面砖。
砌完后确保顶面平整, 缝宽均匀, 线条直顺, 弯道圆滑。
⑸、方砖铺砌完成, 经检查合格后, 采用干砂掺1: 10 水泥(按体积)拌合均匀, 进行灌缝, 灌缝前, 先整修步道砖, 使其位置及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做到安砌完后及时灌缝,以增加方砖的牢固性。
灌缝材料采用中砂,灌缝密实饱满整洁。
砖缝灌注后应在砖面泼水,使灌缝料下沉,再灌料补足,填缝完的地段,彻底清扫,做到场光地净。
⑹、盲道使用导向砖与止步砖相结合,并应将导向行走砖与止步砖严格区分,铺装方法同步道方砖,路口均采用无障碍人行步道铺砌。
盲道无障碍路口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实施。
步道砖铺砌要求平整、稳定、灌缝饱满,避免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与其它构筑物衔接平顺,避免积水现象。
在铺砌过程中,随时检查步道砖安装是否牢固和平整,发现有位移、不稳、翘角等现象后应立即进行修整。
修整采取重新铺砌的方式,不得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式找平面砖。
⑺、同时清扫砖面保持砖面清洁,步道砖铺装后的养护期不得少于3天,养生期间严禁上荷载,禁止通行。
⑻、透水型步道方砖尺寸及类型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 标准,其技术指标需满足下表要求:⑼、人行步道质量标准⑽、行进盲道触感条凸面高度、形状和中心距质量要求(11)、提示盲道触感圆点凸面高度、形状和中心距质量要求四、质量保证措施㈠、在施工开始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培训。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遵守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以提高技术素质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㈡、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㈢、以质量目标为核心,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
推行项目经理与工号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
严格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质量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
㈣、严格执行”工法管理”,以”工法”、”规范”、”标准”为准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工序施工过程为质量控制点,监控每个部位、每道工序、每项工艺,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均在质量监控之下。
㈤、严把材料进货关,购买各种材料做到货比三家,确保其质量,按标书要求及时向甲方及监理提供合格证书。
㈥、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关键工种必须经过培训。
㈦、严格遵守监理程序,认真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 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㈧、对各种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施工管理及操作培训, 制订专项操作手册。
建立设备保障组织, 对设备及时检查、维护、保养, 每班带班人员能够及时排除一般故障, 每班设施工管理人员现场值班, 及时掌握质量及进度情况, 及时协调现场随时出现的技术、质量、设备问题。
认真执行北京市关于工程有见证试验管理的规定, 开工之前与监理及时制定有见证试验的部位及数量, 确定有资质的试验室为第三方委托试验室。
1、质量检查程序:自检T互检T专检⑴、自检一道工序结束后, 由班组质量员按质量标准对本班组的质量进行检查, 填写工序自检单, 如发现问题整改后再进行检验。
⑵、互检互检:施工班组之间对彼此的质量情况进行对照检查, 奖优罚劣, 可起到督促作用并帮助整改。
⑶、专检专检: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对各道工序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同时对工序质量予以评定。
2、工序控制根据以上质量检查程序, 针对工程中不同工序的性质和特点, 质量检查分为:一般工序控制点: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 班组质量员验收, 书面记录, 报项目部质量员。
重点工序控制点:重点工序施工结束后, 必由项目部质量员验收、录、评定后, 再邀请业主代表、监理见证, 并提供各种书面见证资料。
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分解, 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检验方法。
㈨、质量保证措施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路基施工过程中执行《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J01-45- ) 和有关规范、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