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的人工智能医疗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投入与支持下,面临政策、市场、技术、人才等多重因素叠加利好的重要发展机遇。项目组重点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目前所具有的六大发展机遇:机遇一,顶层设计不断加码,产业
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机遇二,市场增长迎来发力期,资方入局窗口已经打开;机遇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慢病管理等领域颇具增长空间;机遇四,新冠疫情的迫切需求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机遇五,5G、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机遇六,复合型人才厚度增加为产业厚积薄发创造新节点。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投入与支持下,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紧紧把握住发展机遇,行业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机遇一:顶层设计不断加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国家将重点发展方向从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转向数字化运行、智能化应用,通过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多行业、跨领域协同发展,促进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发展。各地方政府响应号召,通过资金扶持推动人工智能医疗产品落地应用,促进产品商业化发展,优化人工智能医疗服务体系。国家将以智慧医疗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鼓励试点、总结经验、制定规则”,打造区域标杆、产业地标,引领医学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到2023年,国家将布局20个左右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图3-1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变化19
机遇四: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对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新挑战。人工智能医疗是公共卫生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人工智能在公共
21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卫生领域应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医疗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都能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潜在传染病大数据分析预警系统和疫情排查系统的建立也需要人工智能医疗的参与。后疫情时代, 在公共卫生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仍大有可为。
在行业发展重要机遇期,政府密集释放相关利好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据共享,持续完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同时,“以患者为核心、切实满足医生临床工作需求”的核心理念正在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人工智能医疗产品正在向覆盖多病种、深入应用场景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医疗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

3.1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人工智能医疗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发展历经计算智能阶段,目前正处于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过渡的发展阶段,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和落地应用成熟度有所不同。AI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率先落地、率先应用、率先实现商业化。手术机器人、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领域已有部分落地应用,但因成本或技术原因,尚未实现规模化普及,未来增长空间较大。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染病大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疫情排查系统、智能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语音服务机器人等在战“疫”一线被广泛应用。本白皮书立足于产业发展基本面,并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医疗的最新发展与应用趋势,对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支付共八大主要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分析各领域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与应用价值,并盘点市场主要参与者,力求描摹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新风向。
机遇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慢病管理等领域颇具增长空间。
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连年上升,截至2019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老年人口占比已达到12.6%,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情况加剧以及生活节奏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我国现拥有超过3亿的慢性病患者群体,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慢病管理产生的费用已占到全国疾病总费用的70%21,这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治疗方案,但是确诊后的健康管理对医院环境的依赖较少,大多数慢病病人可以在家中完成疾病管理。而人工智能将在慢病管理领域发挥极大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身健康管理。
机遇五:
的实时高带宽和低延迟访问特性,可以扩展医疗应用程序功能、满足医疗设备、机器人和移动设备的性能需求。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为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提供革命性的工具,其并行计算力尤其适合对海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适合用于解决复杂的模拟和规划问题,能够指数加速深度学习能力和速度。
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前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主导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展示出了新的应用方式,在深度融合中又催生出新业态。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人工智能医疗产业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相比于传媒、零售、教育等领域来说,商业化程度偏低。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向专业化细分领域深化发展,加之各国宏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人工智能医疗发展前景广阔。美国靠早期的政策拉动医疗信息化和人工智能辅助医院管理,积累了大量数据,具备先发优势,属于领先梯队,目前已在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全方位布局。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则紧随其后,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机遇二:市场增长迎来发力期,资方入局窗口已经打开。过去三年以来,我
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热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40-50%,目前规模达到210亿美元。2013-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融资额整体走高,截至2018
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有39家企业披露完成融资,其中18家企业披露融资金额,
合计约26.2亿元。相比2017年同期,完成融资的企业数量增长21.88%,披露的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128.42%20。资本方对人工智能医疗产业保持乐观态度, 有利于更多的人工智能医疗企业获得资金并投入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