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2)
第二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
概述
一、简述传出神经、受体、介质分类
(一)传出神经的解剖分类
交感神经(分节前和节后纤维)
植物神经
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分节前和节后纤维)
与油类泻药配伍用于胃肠 积食;前胃、膀胱、子宫 迟缓;治疗胎衣不下、子 宫蓄脓等;母猪催产。
氨甲酰甲胆 碱
作用于M受体,作用强,对胃肠道、 马肠道迟缓引起的肠臌气、
子宫、膀胱等平滑肌有强选择性, 便秘,牛前胃迟缓等,促
对心血管作用较弱。又易为阿托品 进死胎及子宫脓汁的排出;
所对抗,应用安全。
非阻塞性膀胱积尿
拟胆碱药与胆碱受体结合,进而产生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可以分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和N-胆碱受体阻断药。
• 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
• 即节后抗胆碱药,以阿托品为代表,能阻断副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上M胆碱受体,对抗乙酰胆碱及拟胆 碱药的作用。
• 常用药物有 阿托品
•
山莨菪碱
•
东莨菪碱
*阿托品
作用:阻断M胆碱受体, (1)松弛平滑肌:对正常较弱,强烈收缩明显 (2)抑制腺体分泌:唾液、支气管、胃肠道、汗腺腺体明显 (3)松弛虹膜括约肌:使瞳孔扩大。 (4)心血管系统:正常无明显作用,较大剂量时能解除迷走神经
• 由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效应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进入突触间隙的去甲肾 上腺素(约90%)由突触前膜摄取,重新进入囊泡内储存,有 一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酚氧化甲基转移酶(CO MT)破坏。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
• 受体:传出神经所支配的效应细胞膜上或膜内能与介质
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
(5)解毒:用于拟胆碱药或有机磷农药中毒解药。
因本品作用广泛,副作用多,必须诊断后给药。
• 不良反应:
• (1)抑制腺体分泌,继发性胃肠扩张,引起口干和便秘 ,尿潴留,肠管蠕动减弱,饲草过度发酵,造成胃肠过度 扩张;(2)中枢兴奋,肌肉震颤,兴奋不安,严重时呼吸 麻痹死亡。中毒时可用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拟胆碱药 解救。
氨甲酰胆碱 促进Ach的释放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分类
作用
应用
胆 乙酰胆碱 碱 乙酰甲胆碱 酯 氨甲酰胆碱 类※
性质不稳定,作用较广泛
选择性作用差,副作用大
直接作用于M、N胆碱受体,主要 对胃肠和膀胱平滑肌作用最强,不 易被胆碱酯酶水解,作用持久。一 般剂量对骨骼肌无明显作用。
无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应用较少
严重便秘和鼓胀时禁用。
作用性质同新斯的明,但抗胆碱酯酶 活性为新斯的明的1/20,抗箭毒及兴 奋平滑肌的作用为新斯的明的1/4,作 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
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肉无力
作用机理同新斯的明,但因其毒性较 大,选择性小,副作用大,临床较少 应用。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抗胆碱药)
• 抗胆碱药指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阻断乙酰胆碱或
运动神经(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
(二) 传出神经的递质
• 介质(递质):系传出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 时,由末梢部位释放出的可传递兴奋信息一类化学物质。
•
乙酰胆碱(Ach)
• 介质
•
去甲肾上腺素( NA 或NE)
• 由胆碱能神经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结秒可被胆碱酯酶水解失活。水解产物胆碱又被神经末梢摄取 ,再合成乙酰胆碱。
毛 果 芸 香 碱 主要作用于M受体,促进腺体分泌; 胃肠迟缓症:牛前胃迟缓、
※
增强胃肠道平滑肌活动机能;使虹 瘤胃不全麻痹、不全阻塞
(匹罗卡品) 膜括约肌收缩,产生缩瞳作用,降 性肠便秘;缩瞳药,治疗
低眼内压。对心血管影响小。
青光眼;与阿托品交替使
用治疗虹膜炎。用药前补
水、补体液。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发生反应的物质。按受体所作用的介质可分为:
•
M1 :植物神经节和胃肠道
•
M-胆碱受体 M2:心脏
•
(毒蕈碱型) M3:平滑肌和腺体
• 胆碱受体
N1受体:植物神经节
受体
N-胆碱受体(烟碱型受体)N2受体:神经肌肉接头处
•
α肾上腺素受体:α1、α2
• 肾上腺素受体
•
β肾上腺素受体:β1、β2
•
•
心脏 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细胞膜
(四)传出神经递质作用
1.胆碱能神经兴奋的作用 心跳减慢 皮肤黏膜、内脏、骨骼肌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M样作用 支气管、胃肠平滑肌收缩 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腺体分泌增加
N样作用 : 骨骼肌收缩
(四)传出神经递质作用
2.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作用
α样作用 皮肤黏膜、内脏、骨骼肌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虹膜辐射肌收缩 瞳孔扩大
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加强,心跳加快(β1) β样作用
支气管、胃肠平滑肌舒张( 扩张)(β 2 )
(五)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机理
素药
拟似药(激动药):拟胆碱药、拟肾上腺
1.直接作用于受体
素药
拮抗药(阻断药):抗胆碱药、抗肾上腺
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2.影响递质
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麻黄素 促进NA的释放
常用抗胆碱酯酶药
分类
新
斯
抗的 胆明 碱※
酯溴
酶
溴 比
药斯
的
明
毒 扁 豆 碱
作用
应用
对骨骼肌作用最强;对胃肠道和膀胱、 治疗重症肌肉无力;急、慢
子宫平滑肌作用较强;对心血管、腺 性前胃迟缓、便秘;治疗家
体、眼、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本 畜胎衣不下、卵巢囊肿;膀
品作用持久,毒性小。
胱迟缓以至尿潴留等。
抗胆碱酯酶药: 是一类能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丧失水解 乙酰胆碱活性的药物。胆碱酯酶受到抑制,导致乙酰胆碱 在神经突触部位“蓄积”,从而延长与增加了乙酰胆碱在体 内的作用,表现出胆碱受体被激动的效应。
分类:可逆性抑制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不可逆性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适应症:胃肠、膀胱紊乱;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抗胆碱药 中毒;驱虫杀虫 (3)
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扩张小血管。
(5)解毒作用: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6)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能透过血脑屏障,出现兴奋中枢作用
,中毒时先兴奋,后抑制。
• 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
•
(2)抑制腺体分泌,作为麻醉前给药
•
(3)散瞳,用于虹膜炎和周期性眼炎治疗;
•
(4)抗休克,大量阿托品静脉注射,扩张血管,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