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
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C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解:V=
S t
=
7500m 300s
=25m/s =90km/h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即学即练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S道 S
S车
解:v=36km/h=10m/s t=90s S=vt=10m/s×90s=900米
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
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 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
方法一:
72km/h=
72×
1km 1h
=
72×
1000 3600
m s
=20m/s
(30m/s > 20m/s,汽车快)
方法二: 1m
30m/s= 30× 1s
1/1000 km
解析:若以队伍为参照物,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这一 过程中,相对速度为(v2-v1);再从排头返回队尾的过程 中,相对速度为(v2+v1)。则
整个运动时间 t = l l v2 v1 v2 v1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离s为
s
=
v1t
=
v1( v2
l
v1
v2
l
v1
)
例5: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 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A.750m/min (12.5m/s) B.15m/s
C.36km/h (10m/s)
D.1250cm/s (12.5m/s)
3.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 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 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 的平均速度是30 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
解 :由公式 v = s/t 变形可以得到 t = s/v , 因此,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t = s/v =1463km/(104km/h)=14h
及时练、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 组”。如图所示,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 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 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北京— 上海为例,从北京9:36发车,16:36到达上海,全 程1463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再见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
谁运动得比较快? s/m
甲、乙运动均为 匀速直线运动
90
甲
乙
10
t/s 30
补充:题型分析
1、对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例1: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
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0.05h
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 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 比为( )
A.1:2 B.2:1 C.9:2
D.2:9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 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2 m/s,其物理意义 为 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米 。
___2_.5___km。
4.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 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
s=1.6km+0.2km=1.8km
火车的速度是 v = 36 km/h
t=
s v
=
1.8km 36km/h
解:由速度公式
V答= :___st_汽_ =车__21_30的_87_s_0速_m__度__=是__1__51_m_5__/_s_。____m/s
辨 析 :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辨 析: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 30× 1/3600 h
= 108km/h
(108km/h > 72km/h,汽车快)
精选例题四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 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S桥 S
S车
已知:S=S桥+S车 =7350m+150m=7500m
t=5min=300s
图8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 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 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 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 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小明说得对,虽然每个小时都是通过了 80km,但是每个小时里面的每一分钟通过 的距离是可以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前十几分 钟可以快一点,后二三十分钟开慢一点,总 之一个小时内通过80km就可以。
s t
=
110m 12.91s
=
8.52m
/
s
摩托车的速度为:
1000m v2 = 30km/ s = 30 3600s = 8.3m / 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大。
解题过程要写出 所依据的公式, 把数值和单位代 入时,单位要统 一。结果带单位。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为 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 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v
=
s t
=
总路程
总时间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小结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运动员的速度: v1
=
s1 t1
= 100 m 10 s
= 10m / s
汽车的速度:
v2
=
s2 t2
=
72km = 36km/ h = 10m / s 2h
因为v1 =v2所以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 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 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
换算关系: 1 米/秒 = 3.6 千米/时
1m / s = 1m = 1/1000km = 3.6km/ h 1s 1/ 3600h
解释: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车__每__秒__钟_通__过__的__路_程__是__1_5_m_____。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 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S道=S-S车=900m-200m=700m 答:这个隧道的长度为700m。
例题:
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 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 32:18。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2.07km,求 汽车的速度。
已知: S=2.07km=2070m t=2分18秒=138秒
求:v=?
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 (2)公式:
——路程——米(m)
v = s t ——时间——秒(s)
t
v ——速度——米每秒(m/s)
s = vt t = s
求路程
v 求时间
(3)单位:
m 国际单位: / s或m s1 读作“米每秒”
k 常用单位: m/ h或km h1读作“千米每时”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 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 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 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 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 是多大?
解:s=25m ×(25-1)=600m t=1min=60s v=s/t=600m/60s =10m/s
解:
v = x = x = 2v1v2 t x x v1 v2
2v1 2v2
例2: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
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段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
v=
x
=
vt
v 2
t 2
=
5
v
t总
3t
6
2
例3、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尾以速 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 伍前进的距离。
▪ 例6. 巧选参照物,简化解题过程
一队士兵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 队伍长L=1200米;通讯员骑马以 V2=10m/s的速度匀速从队尾奔向队首传 达命令,到达队首后立即掉头以原速返 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