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膳论文

中药药膳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动物医学院班级:2010级动医3班姓名:王吉学号:************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年月日中药药膳学浅谈学生: 王吉(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医3班,学号201041633107)前言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即包括食疗内容。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推行中医药膳食疗保健,不仅为我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药膳是根据防病治病、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需要而设。

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并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药膳学是在中医传统食疗的,是根据中医理论与饮食保健实践经验,用药物和食品配伍,通过烹饪加工而成。

它既是药物,又是食物,且有增进食欲,保健强身,防疾除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药膳属于食疗、食治、食补的范畴,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由中医学和饮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中药药膳学”。

一、药膳的应用原则药膳不能够乱吃,它有五条应用原则:1、平衡阴阳;2、调理脏腑;3、扶正祛邪;4、三时制宜;5、勿犯禁忌。

(一)平衡阴阳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向外的、上升的、兴奋的……——属于阳。

静态的、寒冷的、晦暗的、内向的、下降的、抑制的……——属于阴。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证(即为热证)一般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

阴证(即为寒证)一般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

同为感冒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要用截然不同的中药,这比西药要精细得多。

(二)调理脏腑药膳中含有中药的成分,中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用的物质。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药膳根据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或邪气侵袭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以致功能失常的虚实病理变化,总体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原则为指导,对脏腑虚证,当以补益气血阴阳为法;对脏腑实证,当以祛除病邪为治。

同时,要考虑到各脏腑自身具有的生理特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病变特点,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三)扶正祛邪根据阴阳学说,人体内有正邪两种气,当邪气战胜正气时,人就感冒了;当正气居上时,人就健康了。

人的健康与否就是关于正邪之气的斗争。

而药膳能够调和阴阳,引导正气战胜邪气,使人体的恢复健康。

(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包括因地施膳、因人施膳和因时施膳。

1、因地施膳因地施膳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选用不同品质特征的药膳。

如潮湿之地——温燥辛辣;寒冷之地——温热之品;湿热之地——清凉甘淡。

2、因人施膳因人施膳很关键,药膳用得不恰当还有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特别是针对老人、小孩和孕妇要特别谨慎。

对于少儿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娇嫩不宜大寒大热,应该要选用易消化,多样化,富有营养的药膳。

对于孕妇孕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

而老年人的心、肝、脾、肺都很虚,肾不足致使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性功能减退、腰酸腿软、腹胀、纳差、便秘。

而实则导致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组织增生。

所以针对老年人应该多服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及延年益寿药膳。

3、因时施膳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宜选择其平补、清补、柔补的饮食。

适宜春补的人群:1.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2.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消瘦者;3.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4.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患感冒者或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者;5.夏天有夏季低热者。

夏三月的饮食调养,应以清补为主。

唐代孙思邈曾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

“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夏季老人进补时一方面要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又要解暑散热,生津止渴,避免暑毒。

进补之物宜少量、清淡、可口。

老人夏季还特别适宜粥补。

秋季,燥气过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应遵循“秋季养阴”的法则,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的膳食。

适合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慢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病人。

冬季,以寒为主气。

寒为阴邪,易伤肾阳应该多吃性温热的食物,以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

(五)勿用禁忌配伍的概念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将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地的用药方法。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总称为配伍七情,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7种基本规律,是中医组方的基础。

相反的药物配在一起对健康有害。

如下面的两两药物不能配伍在一起。

十八反歌: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

炮熞炙煿莫相依。

二、药膳五行学中医认为: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

五味指的是:酸,苦,甜,辣,咸。

五时指的是:春,夏,长夏,秋,冬。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

五色指的是:青,红,黄,白,黑。

从食物味道来说:肝属木,喜酸,酸味食品有益于肝脏,金克木,肝脏不好忌辛辣。

心属火,喜苦,苦味有益于心脏,水克火,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忌食咸。

脾属土,甜味食品有利于脾胃,木克土,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忌食酸味的食品。

肺属金,辣味食品有利于肺的健康,所以肺不好的人可适量吃一些辣的食品,火克金,肺不好忌吃苦味的食品。

肾属水,咸味的食品有利于肾,土克水,所以肾不好的人不要吃太多甜味的食品。

从食物颜色来说:青绿色的食品补肝,所以,肝脏不好的人,可适量的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和瓜果。

红色的食品对心脏有利,心脏不好的人,可以吃一些草莓、西红柿、樱桃等等。

黄色的食品对脾胃有利,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可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粥、小米粥、南瓜、大豆制品等等。

白色的食物有利于肺部的健康,所以肺不好的人,可吃一些杏仁、百合、薏米等等。

黑色的食品有利于肾脏的健康,黑豆、黑芝麻、亚麻籽等等有利于肾脏的健康。

中医认为:自然界春生夏长,秋储冬藏。

人也需顺应四时的变化而有重点的营养保护我们的五脏。

提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养肾的观点。

简单的说:咸多伤心;酸多则伤脾;苦多伤肺;辛辣多伤肝;甘甜伤肾,五味之中,咸味又能凝血滞气,伤人更甚。

试看:豆腐用咸卤水一点即成豆腐,禽兽血液遇咸即凝成块。

所以,多食咸味的人,颜色枯槁,脉络壅滞。

祖国中医博大精深,现代不少人转从大自然中寻找健康。

五行五味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辨证思想。

从今天营养学的观点来看,也不得不叹服我们的祖先在吃的方面的智慧,在今天现实中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食物相克食物性味不同,成分各异,有的相互配合,可增强营养作用;而有的则相克,起相反作用,不但不能供给营养,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甚至中毒身亡。

这就是食物的相生相克与科学饮膳。

常见食物相克表:萝卜和水果——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牛奶和果珍——引起消化不良海味和水果——使人腹痛、恶心、呕吐肉类和茶——形成便秘白酒胡萝卜——损害肝脏功能咸鱼和乳酸——引起消化器官癌变红薯和柿子——会得结石鸡蛋和糖精——容易中毒洋葱和蜂蜜——伤害眼睛豆腐和蜂蜜——引发耳聋萝卜和木耳——皮肤发炎芋头和香蕉——腹胀花生和黄瓜——伤害肾脏牛肉和栗子——引起呕吐兔肉和芹菜——容易脱发螃蟹和柿子——腹泻鲤鱼和甘草——会中毒猪肉和菱角——肚子痛牛肉和栗子——引起呕吐羊肉和西瓜——伤元气狗肉和绿豆——会中毒兔肉和芹菜——脱发鸡肉和芹菜——伤元气鹅肉和鸡蛋——伤元气甲鱼和苋菜——会中毒鲤鱼和甘草——会中毒螃蟹和柿子——腹泻白酒和柿子——会胸闷红薯和柿子——会得结石糖精和鸡蛋——会中毒死亡红塘和皮蛋——会中毒洋葱和蜂蜜——伤眼睛豆腐和蜂蜜——耳聋萝卜和木耳——得皮炎土豆和香蕉——面部生斑芋头和香蕉——腹涨花生和黄瓜——会伤身海带忌猪血——便秘牛肉忌红糖——胀死人狗肉忌黄鳝——死羊肉忌田螺——积食腹胀番茄忌绿豆——伤元气鹅肉忌鸭梨——伤肾脏黑鱼忌茄子——肚子痛甲鱼忌苋菜——中毒皮蛋忌红糖——作呕人参忌萝卜——食积食滞气四、常见疾病食疗(一)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外感疾病,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末初春为多。

临床上以头痛、鼻塞、流涕、流泪、咳嗽、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为主要表现。

按其症状的轻重分为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感冒属中医“时气病”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热)时行邪毒侵袭人体所致。

根据其临床表现并结合发病季节,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型。

感冒的几种药膳配方:【姜糖饮】配方:生姜10克,红糖15克。

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

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

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

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薄荷粥】配方:鲜薄荷30克(干者10克),梗米60克,冰糖少许。

制法:水煎薄荷5分钟,去渣取汁。

取粳米熬粥,加入薄荷汁,稍煮,加入冰糖调化。

功效:疏风解表,清利头目。

用法:分早晚温热服食。

(二)H1N1甲型流感症状:突然发烧到38度以上(100.4华氏度),咳嗽,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全身乏力以及没有胃口。

一些感染了病毒的人还会出现流鼻涕,咽喉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

在以前发现的一些病例中,猪流感还能使人感染肺炎,呼吸出现衰竭,以及健康状况慢性恶化。

预防处方:处方1 党参9g、柴胡6g、黄芩10g、苏叶6g、灸甘草6g。

功能:益气发表。

适应人群:容易气短、疲乏,有时汗出,不耐寒热,对外界环境敏感易感冒者。

此类人群在寒冷多风时,更易感觉不适。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

早晚各1次,3~5服为宜,药后服热米粥1小碗,微微出汗为宜,此时须避风,待汗收后方可外出。

备选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等。

处方2 北沙参10g、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2g、连翘12g功能: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