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膳学论文

中药药膳学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班级:11级动植物检疫1班姓名:余佳慧学号:201141632307课程论文题目:茄子的药膳作用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13年12月18日茄子的药膳作用摘要:当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质量,而健康首当其冲。

药膳与食疗用自然的方式既给予人健康,又很少负作用,必将赢得人们的青睐。

本文旨在介绍药膳以及茄子的药膳作用。

关键词:生活水平药膳茄子的药膳作用前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

对于如何让人持久而精神充沛地投入工作与学习,许多营养顾问和医学专家指出:用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来保证人体内的营养均衡,这是简便且行之有效的良策。

一、中药药膳中药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二、中国药膳的特点1.注重整体,辩证施食所谓“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证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等。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药膳尽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

如山东中医学院根据古代食疗和清宫保健经验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药、莲子、山楂等8种食用中药,幼儿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长发育也有改善;再如,莱阳梨香菇补精,是由莱阳梨汁和香菇、银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闩病患者服后不仅能显著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

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

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人的一生离不开饮食,近代医学研究者都相继证明,人的进食成分,数量多少,明显地影响着人的健康和长寿。

适当的饮食调节,能控制人的衰老进程。

美国老年学权威阿·华尔福特认为,科学地调节饮食可增强免疫功能,抑制游离基的产生,增强对肝脏的DNA的修复率,是使人健康长寿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我国古代,我们的祖先早就指出,饮食失调会影响人的健康。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饮食调节与人的健康和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饮食调节”固然重要,但生活中适当增加一些药膳加以调理,那就更为可取了。

因为药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

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药膳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它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药膳既不等同一般中药方剂,也有别于普通食品,是一种有药物功用和食品美味,既能治病又能强身抗衰的特殊食品。

中国药膳,历史悠久。

医食同源,古有名训。

《黄帝内经》中指出:“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并总结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食疗和药膳的配制原则。

后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食禁”里制定了丰富的食疗内容,对中医药膳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有“食治”专篇,并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不少食疗方法和食物烹调与药物的禁忌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很重视食疗和药膳的研究。

据查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里都收集了食物、动植物与药物,对药膳研究很有作用。

由于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具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所以,我们在选食配膳时必须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症的不同而合理施膳。

有时需要以药疗为主,食疗为辅;有时却要食药并重;有时还必须食疗重于药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得食疗和药膳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

三、茄子的药膳作用《红楼梦》第41回刘姥姥再进大观园时,贾府宴请她吃了一道名菜——“茄鲞”。

做法是用茄子搭配各种珍贵食材,经过炒制后密封在瓷罐里,吃的时候取出和炒的鸡肉拌来吃就行了。

小小的茄子却要用多种珍贵食材来搭配,也难怪早已头昏眼花的刘姥姥惊呼:“倒得多少只鸡配它,怪道这味儿!”茄子,又名落苏,为茄科植物茄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茄子有白茄、紫茄等品种,性能相似。

有“紫色的精灵”之称。

中医认为,茄子性味甘寒,入脾、胃、大肠经,有清热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宽肠之效,适用于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等,《本草纲目》言其“治寒热,五脏劳,疗温疾”。

《滇南本草》言其“散血,消乳疼,消肿宽肠”。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活血,止痛,消痈,杀虫”。

营养分析表明,茄子含有维生素P及多种生物碱,如葫芦芭碱,水苏碱,胆碱,龙葵碱等,茄皮中含有色素茄色甙,紫苏甙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上述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在天然食物中,茄子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P的含量最高,特别是紫皮的茄子为最佳。

维生素E能增强细胞膜的抗氧化作用,抗拒有害自由基对细胞的破坏,防止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产生,促进性腺和胃液分泌,调节中枢神经机能。

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粘着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保护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提高微循环功能,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机能。

茄子的纤维中还含有大量的皂草甙,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锗等。

巴西的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食用茄子汁可降低胆固醇含量,从而避免心、脑血管病变发生,并且可起到减肥作用,他们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茄子汁分别喂食给两组兔子,结果食用茄子汁的一组兔子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下降了10%。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试验用到人身上也能收到同样效果,因此,食用茄子或茄子汁是控制高胆固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茄子肉质松软,易于吸收,如和猪肉、排骨、乳鸽、鸡等配合烹调,更能起到滋补强身作用,还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色斑、黄褐斑及老年斑的生成,所以,茄子还是天然的美容食品。

BJZI_COM茄子虽是天然保健食品,且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茄子性寒味甘,入秋后寒性更甚,因此,老年人服食要适量,尤其是体虚寒者及孕妇不宜多食。

其食疗药膳方有:1、决明茄子羹:决明子30克,茄子500克,调味品适量。

将决明子微炒后加水煮沸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

茄子洗净,切成斜片,放入烧热的素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和决明子汁,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

可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大便秘结等。

2、黄酒茄子羹:茄子、黄酒、调味品各适量。

将茄子洗净,切成斜片,放入烧热的素油锅内翻炒至熟时,调入黄酒、葱、姜、淀粉等,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

可补肾益气,适用于子宫脱垂,产后产肠不收等。

3、菊花茄子羹:杭菊花40克,茄子、调味品各适量。

将菊花加水煮沸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

茄子洗净,切成斜片,放入烧热的素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和菊花汁,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癌性发热。

4、竹笋炒茄子:竹笋、茄子、调味品各适量。

将竹笋、茄子洗净,切丝,放入热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等,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

可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四、结束语茄子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食物,而且它又具有很好的药用作用。

所以,我们要更好的了解其特色和药用价值,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党毅、肖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2] 谭兴贵,《中医药膳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 孟景春,《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 刘成胜、丁芷林,《实用医学美容新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5] 杨月欣、王光正,《中国食物成分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6] 《食疗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7] 赵永耀,《中医美容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8] 曹丽芬,高巍,曲吉山。

药膳与延缓衰老[J].黑龙江医药,1996,(04)[9] 王改勤,贾玉颖。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J].河南中医,2004,(07)[10] 李典云。

《东方药膳》我们相见恨晚[J].东方药膳,2006(11)[11] 孙会丽。

浅谈中医饮食食疗法[J].现代中医,2000,(06)[12] 杨曜中 , 欧伶等.酪蛋白磷酸肽的制备及性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1999, 25( 6)[13] 蔡为荣 , 薛正莲等.生物活性肽 -酪蛋白磷酸肽 ( CPP) 的研制.食品科学.2001,22( 4)[14] 庞广昌 , 胡志和等.利用 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 CPPS的研究.食品科学 , 2000, 21( 12)[15] 刘北辰,话说药膳[J].保健医院,2006(09)[16] 梁玉虹,药膳与食疗浅议[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8,(02)[17] 邱洪等纳米中药简介,中国药业,2005.14(4)[18] 黄燕,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19] 蓝海,对纳米技术运用于中药研究的新路径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2.23(9)[20] 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02)[21] 中国药膳的奇功妙效(英文)[J].Women of China,2008,(06)[22] 孟力民.中国药膳源流[J].职业技术,2006,(06)[23] 赵新怀, 徐红华.碱性条件下水解酪蛋白的胰蛋白酶酶促水解研究.食品科学, 1996, 17( 5)[24] 万德光.中医的食疗思想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01)[25] 齐崴等.胰蛋白酶水解全酪蛋白反应过程色谱分析.色谱 , 2002, 1[26] 刘剑虹 , 庞广昌等.酪蛋白磷酸肽 ( CPPS) 的纯化研究.食品科学 , 2001, 22( 4)[27] 王敏,今晚请你吃药膳[J].药膳食疗,2005,(06)[28] 胡俊刚 , 王璋等.离子交换法制备酪蛋白磷酸肽.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2001, 20( 2)[29] 唐梓进 , 陈金良.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亲和吸附提取磷肽.南京师大学报 , 1995, 18( 5)[30] 庞广昌 , 朱文欣等.酪蛋白磷酸肽 ( CPPs) 测定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 , 2001,22( 5);[31] 邹广珍.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区别[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