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编码与数制转换
数字化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
教学目标
• 理解并掌握进位计数制概念 • 掌握数制的转换 • 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 了解常用信息编码的分类
重点难点
• 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 掌握二进制与八进制的相互转换 • 掌握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 掌握十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教学内容
D
图1-2 将二进制数转变成十六进制数
3、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相互转换时,可以分 成两步完成:将待转换的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 制,然后再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
四、计算机中的存储单位
1.位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
一个二进制代码称为一位,记为bit。位是计算机 中最小的信息单位。
一、数字化信息编码的概念 二、进位计数制 三、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四、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五、常用信息编码
一、数字化信息编码的概念
计算机中的信息也称为数据。由于二进 制电路简单、可靠且具有很强的逻辑功能, 因此数据在计算机中均以二进制表示,并用 它们的组合表示不同类型的信息。
二、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十进制数,用十个不同的符号来表示:0、1、
八进制的数较二进制的数书写方便,常应用在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中。
三、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要转换成十进制数非常简单,只需
将每一位数字乘以它的权2n,再以十进制的方法 相加就可以得到它的十进制的值(注意,小数点 左侧相邻位的权为20,从右向左,每移一位,幂 次加1)。
【例1】(10110.011) B=1×24+0×23+1×22+1×21+0×20+0×2-1 +1×2-2+1×23=(22.375)余”的方法。具体过程介绍如下:
1.将十进制数除2,保存余数。
2.若商为0,则进行第三步,否则,用商代替 原十进制数,重复第1步。
3.将所有的余数找出,最后得到的余数作为 最高位,最先得出的余数作为最低位,由各余数 依次排列而成的新的数据就是转换成二进制的结 果。
2、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由于16=24,所以在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 六进制数时,从最右侧开始,每四位二进制 数划为一组,用一位十六进制数代替,也称 为“以四换一”;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 数时正好相反,一位十六进制数用四位二进 制数来替换,也称“以一换四”。
0110 0101 1101
6
5
常用的存储存容量单位有B、KB、MB、GB, TB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五、常用信息编码
1.ASCII码 2.国标码 3.汉字字模
小结
• 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 理解二进制、十六进制 • 掌握不同进制间数据的转换方法 • 理解并掌握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 了解常用信息编码
2、3、4、5、6、7、8、9,称为代码。
2.二进制 二进制数只有两个代码“0”和“1”,所有的数据都由它们的组合
来实现。二进制数据在进行运算时,遵守“逢二进一,借一当二”的 原则。 3.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数采用0~9和A、B、C、D、E、F六个英文字母一 起构成十六个代码。 (半斤八两)
4.八进制 八进制数采用0,1,2,3,4,5,6,7八个数码,逢八进位。
2.字节 在对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时,以八位二进制
代码为一个单元存放在一起,称为一个字节,记 为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次小的存储单位。
3.字 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信息,称为一个字。字是
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处理、存储的基本单元。
4.字长 CPU中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称为字长。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 指标。
【例2】将(236)D转换成二进制。 转换过程如图1-1所示。
2 2 36 2 118 2 59 2 29 2 14 27 23 21 0
…………… 0 …………… 0 …………… 1 …………… 1 …………… 0 …………… 1 …………… 1 …………… 1
二进制数的低位 二进制数的高位
图1-1 将十进制数转变成二进制数
作业
1.(100101)2=( 2.(64)10=( 3.(25)10=( 4.(3C)16=( 5. (41)8=( 6.(17)10=(
)8=(
)16
)2
)8=(
)16
)2=(
)8
)2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