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大家庭教案1

民族大家庭教案1

《民族大家庭》教案
—多民族的国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2、能力目标:了解各相处,共同发展;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明白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培养了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构成的统一体。

1、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二、教学活动。

思想驿站:想一想(1)你的班上有少数民族吗?(2)你了解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各抒己见:图片展示的属于哪个民族?答:蒙古族;回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苗族。

(2)除汉族外,在中国55,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有壮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17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15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有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怒、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京、德昂、保安、裕固、基诺15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高山、珞巴、门巴、赫哲、鄂伦春、塔塔尔、独龙7个民族。

(3)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等。

风俗习惯:傈僳族的刀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泸水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

现在演变为每逢节庆都举行上刀杆表演。

每逢节庆日,在节日会场的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

上刀杆时,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

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夜幕降临后,在节日场地上燃男女老少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待篝火燃成一大堆通红的火炭时,镖悍的傈僳族男子赤脚跃入“火海”之中,手舞足蹈,狂奔乱跳,踢的火花四溅,
浓烟滚滚,还用滚烫的火会把脸抹得漆黑。

这一活动就是傈僳族的“下火海”。

傈僳族是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

文化瑰宝:傈善舞,凡遇结婚、盖房或收获时节,总要尽情歌舞。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感染力的诗歌曲调,内容可分为生产调、盖房调、收获调及逃婚调等。

傈僳族的诗歌通常都是七字句式,有严格的对仗。

诗歌和曲调形成了固定形式,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吟唱。

常见的曲调有“莫瓜”、“由野”、“掰史”等。

曲调有的高吭激昂,有的低沉感伤。

演唱时,往往配以琵琶、四弦、口弦等。

舞蹈的动作矫健有力,生动活泼,节奏性强。

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作品。

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有神话传说、洪水泛滥、人类起源、大山大箸的来源等.如《天神捏地球的传说》《洪水滔天》《兄妹成家》《天狗吃月亮》等等;反映善良正直和凶残邪恶相斗争的如《绿斑鸠的故事》、《阿普和阿邓的故事》、《姐妹俩》等;在歌颂民族英雄和反帝斗争的故事中,“恒乍绷和木必扒”的传说家喻户晓。

傈僳族代表人物:傈僳族在四川省的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6世纪中叶,由于木氏土司的残酷压迫,傈僳族人民在头人木必扒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过碧罗雪山,迁到怒江地区。

这是傈僳族最早从四川进入云南怒江地区的时间。

1803年(清嘉庆十八年),恒乍绷领导的傈僳族与纳西族联合反抗康普土司的压迫剥削,遭清王朝的残酷镇压,被迫更名换姓迁往四川省的米易、德昌县定居;1821年(光绪二十年),永北傈僳族丁洪贵、谷老四领导起义后的大迁徒,傈僳族中的虎、熊、蜂、鼠、鱼等十多个氏族先后到了怒江,这样傈僳族成了怒江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

我国各民族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原因(过程):
在长期的历史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民族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迁徙与移民,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走向相互融合。

3、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作业:
教后改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