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课 学习服装搭配

第10课 学习服装搭配

第10课学习服装搭配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使服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为它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所以人们对着装美的追求尤为迫切,学生对服饰也越来越关注。

本课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搭配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

对于学生新奇而又有创意、有思想的观点,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和理解。

针对学生爱美、想美而又不会美,对美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现状,我们设计了本课。

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实用为主,可以指导日常着装和提高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品味。

在教学中,强调互动性。

因为,现代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并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性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从而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与单纯学科教育的显著区别。

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尊重多样化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是本课的学习目标的延伸。

2、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色彩的基本知识。

利用色彩、款式扬长弊短,结合身材,巧配衣服。

并学习根据不同的气候、时间、地点和用途,不同的肤色、体型,年龄和气质去选择不同款式、材质、色彩以及不同功能的衣服。

应会:学生学习搭配服装,而不是设计服装。

学会利用现有的服装,通过所学的知识,搭配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服饰,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穿出自我,使自己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

在新世纪,做一名爱美、会美,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2)隐性内容与目标:现代生活中,“美”的形象不仅帮助我们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他能使我们尽快的融合到环境中。

精心设计自己的形象,让周围的人感觉到你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人们就会向你投去敬重的目光。

虽然服饰美是外在的,但却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在追求和生活品味。

青少年学生应当选择适合自己身份和年龄特点的服装,穿出活泼、大方、健康的美。

如果一味地模仿与追求所谓时尚,不但有损自己美好的形象,还会搞得不伦不类,这样的着装是最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通过外在的穿着,真实恰当地反映自己的个性与内在美,使自己更容易与人相处,取得自己内心的愉快和他人的尊重,这才是学习服装搭配最重要的目的。

另外,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在暂时比较落后的地区,学习服装搭配会使学生的心理面对挑战。

他们用学来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创造出适合自己、物美的价廉的服饰,这样的衣物比花钱买来的更有审美个性,更让老师、家长和同学钦佩。

教学难点: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衣服尝试服装的搭配,穿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找出适合自己的色彩?怎样搭配服装?(色彩的搭配、款式的搭配,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合理运用等)通过查找资料、相互探讨或独立思考,用自身服装展示或制作剪贴画等方式来完成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学习材料:①电脑、相关软件、录像和服装搭配范例。

②各种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各色卡纸及零星饰品。

③铅笔、橡皮、颜色、毛笔(大白云、叶筋笔)笔洗、调色盘、剪刀、线、胶水等。

④相关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资料。

⑤少数民族的教师可以搜集有关民族服饰的传说(本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旅),本民族的服饰特点,在不同节日里,各种服饰的运用。

二、教学设计参考1、解决难点的要点:(1)让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集体合作,共同解决难点。

(2)教师利用电脑演示,录像、图例、小玩偶展示,介绍服装种类、款式,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季节、场合、时间选择不同服装的搭配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以民族审美情趣为切人点,讲授我国人民着装习惯,并适当介绍外来服饰文化对现代青少年着装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当前的一些流行倾向。

2、解决重点的要点:(1)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教学模式,范画加大视觉冲击力,用新鲜的实例、生动的语言,传达服饰美的审美情趣。

(2)立足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

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指导意义。

(3)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尊重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能大胆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搭配。

3、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1)贫困地区的学生衣服较少,教师可以以欣赏为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用粘贴和绘画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以达本课的教学目的。

(2)如果只凭讲授不容易理解,可以制作成课件,或做成投影片讲解。

(3)没有电脑和画册的学校可以自己动手画或制作一些剪贴画,方便简洁。

(4)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可以讲述本民族服饰的历史、服饰的象征意义、本民族服饰搭配的要点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然后让学生制作小玩偶,在玩偶上搭配自己喜欢的服装。

(5)服装画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有个性,引导学生不要受卡通画的影响。

(除及个别卡通画画得好的同学)(6)发达地区的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家利用各种手段(上网、图书馆)查找答案。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下作业可用电脑制作完成。

本节课图例介绍:第一页:4张图是学生在不同场合身着不同款式的服装。

牛仔服粗犷、朴实、休闲,带有一种野性的美。

学生装端庄、大方、整齐、统一,适合在校的各项活动,如学习、运动、劳动等。

休闲服潇洒、随意、自由自在。

运动服轻松、便捷,穿起来活动自如。

第二页左上角:4套服装,款式新颖、色彩和谐。

服装整体效果既新鲜活泼,又不失雅致和谐,使人感觉恰到好处,与之相关的配件和服装搭配得体。

如:书包和帽子的大小、色彩、质地、款式和季节的不同都需要与服装形式整体的美。

右上图:夏季休闲服用对比色的搭配方法:玫瑰红的裤子加上了外翻边绿,并配一顶蓝帽子,全身服饰的配件——帽子、包、鞋呈现对比效果,颜色鲜艳夺目。

简洁的吊带背心上,点缀在胸前的图案与全身色彩形成了很到位的呼应,体现出青春少女健康的美和大胆的着装选择。

左图:穿牛仔上装少女——文静、端庄。

带一顶编织小帽,显得活泼、俏皮。

右下角:学生作业,动态优美,比例夸张,色块均匀。

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借鉴。

第三页:服装色彩搭配参考图。

展示了同一款服装不同色彩的搭配效果,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效果。

搭配资料中有不同季节、不同款式的服装(线描作品),学生可以把任意一款套用在右下角男女模特身上。

找不到相关资料的同学可以用这页的图例作为参考。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1)贫困地区(互动式学习方式)通过老师展示搭配优秀范例,讲解服装搭配的法则和要点,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欣赏一些好的搭配实例,特别注意结合当地着装习惯和经济水平进行引导,尊重学生的审美倾向。

作业,选择一名同学,为他设计4季服装。

用剪贴的形式,利用纸与布的不同质地(薄、厚、粗糙、光滑)、不同颜色制作服饰搭配方案,也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完成。

然后全班共同点评,评出最佳设计组。

老师轮流在各组辅导,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注意启发学生运用集体的智慧,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做出满意的设计。

(2)探究式教学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思考题,在导入新课时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用这个办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并可以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学习兴趣,然后进入新课。

让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全班同学解答,对没有把握的问题,由教师启发、引导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最后,教师总结。

作业:给自己喜欢的人(老师、同学、父母、兄弟等)设计任意一款服装,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问题,研究探讨,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答案。

教师提问(设问准确)1、要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什么?2、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变美?3、如果别人拿来一件衣服问你美不美,你会怎样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积极思考)1、结合实际生活。

2、内在与外在同时考虑。

3、考虑问题,以人为本。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在搭配服装方面,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

(例如:我母亲体型略胖,应怎样穿衣?节庆日应怎样穿衣?参加大型宴会应怎样穿衣?什么颜色的服装最适合我等等?)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1、服装的种类与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的运用。

2、不同体型、年龄、性格、职业的搭配规律。

3、颜色在服装中的运用。

4、服装与其他。

(色彩的象征意义、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配件的应用)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自己归纳出服装搭配的要点和技巧,并且懂得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光有外表美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做一名表里如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作业:制作一个小玩偶,在玩偶上搭配服装。

课前提问:a、要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即使你一言不发,你的穿着打扮已告诉他人。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可以表明你的身份、个性、气质,也可反映你的追求、理想和情操。

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饮食也许可以随心所欲,穿衣却得考虑给他人的印象。

”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服装好比信号灯,可以吸引他人做进一步的交往,也可以警告他人使之退避三舍。

认真装饰自己,以取得他人的好感,并非不光彩,这正是尊重他人,表达善意、传递友情的一种方式。

b、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变美?漂亮的款式、流畅的线条、和谐的色彩、精致的做工、新奇的构想,以及衣料的质地和当今流行的趋势等,这些都是服饰美的要素,但重要的是适合你的个性、身份、年龄、气质,并且与季节相符,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无视气候和周围条件的装束,只能是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并且美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丰富的内心加上美丽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

c、如果你拿来一件衣服问我美不美,我会怎样回答?同一人穿不同的服装,效果完全不同。

所以衣服只有穿在人身上才能获得生命。

衣服不像画一样,挂在墙上让人欣赏,也不像雕塑那样立在公共空间公开展示。

衣服从一开始就与人联系在一起。

因此服饰美是人的外在形体与内在素养的共同展示,无法与人分开。

服装配穿应考虑WHO (谁穿)、WHERE(在哪穿)、TIME(什么时候) WHA T(穿什么)。

如:面料的选择要与款式相符,色彩要与你的皮肤、头发相配,花形要适合你的身材,保暖的程度与环境和气候相适应,剪裁缝制精到,穿着得体等等。

(3)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人物服饰的描写,(以服饰描写为主)学生摘抄后,分组探讨。

根据文中描写的人的气质、职业、性格和所在的场合、时间,研究其款式、色彩,并对服装描述不完整的部分,学生自己补充完整。

(教师要特别指出,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要深入、全面地了解,才能对人物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