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二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提示一: 提示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对:ⅡⅡ,Ⅲ Ⅲ,Ⅳ Ⅳ ⅡⅡ, 雌性同型:XX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雄性异型:XY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提示二: 提示二:性染色体
Y非同源区段
Y
XY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X非同源区段
X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减数分裂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庄海波
宁安市第一中学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9 20 21
16 17 18 22
X Y 23
13 14 19 20
15 21
16 17 18 22
X X 23
宁安市第一中学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基因的遗传规律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行为
1 : 1: 1 : 1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P
×
红眼( F1 红眼(雌、雄)
×
F2
白眼(雄 红眼( 红眼(雌、雄) 白眼 雄) 3 1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能否解释实验结果? 1.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能否解释实验结果? 和分离现象又有什么不同? 2. 和分离现象又有什么不同?
×
♂
♂ zz ♀ zw
同型
Z
W
Z
异型
♂
1 :
♀
1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染色体决定性别方式的类型 同型) XX为雌性 XX为雌性 (同型) XY型 XY型 异型) XY为雄性 XY为雄性 (异型) 类型 异型) ZW为雌性 ZW为雌性 (异型) ZW型 ZW型 ZZ为雄性 ZZ为雄性 (同型) 同型)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减Ⅰ 基础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 组合定律 基础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基因分离 定律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P28
完 成 图 中 染 色 体 上 的 基 因 标 注
矮茎 d P: 配子: 配子: d F1:
d
高茎 D
×
D
减数分裂
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 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 染色体上, 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 基因。 基因。
红眼( 红眼(雌) 白眼( 白眼(雄) XWXW X Y
w
用遗传图解作出解释。 用遗传图解作出解释。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摩尔根的解释: 摩尔根的解释: 红眼( XWXW 白眼♂ 白眼♂
♀)
P:
×
XWY
配子: 配子:
XW
XW
Y
F1:
XWXw 红眼♀
XWY 红眼♂ 红眼♂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F1:
红眼( XWXW
♀)
红眼♂ 红眼♂ × XWY
XW 配子: 配子:
Xw
XW
Y
F2: XWXW
红眼♀
XWY 红眼♂
XWXw 红眼♀
XwY 白眼♂ 白眼♂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摩尔根对解释的验证: 摩尔根对解释的验证: 测 交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等位基因会随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 ________会随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的分开而分离。 会随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宁安市第一中学庄海波ຫໍສະໝຸດ F1 F2X WX w
红眼
×
Xw Y
白眼
XWXw
红眼
XwXw
白眼
XWY
红眼
XwY
白眼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红眼
雌
红眼
雄
白眼
雌
白眼
雄
126
132
120
115
——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庄海波
Y X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
22对+XX 22 +X 卵细胞 22条+X
♂
×
22对+XY
22 +X 22 +Y 精子 22条+X 22条+Y 1 : 1 22对+XY
22对+XX
♀
♂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XY型性别决定
♂ XY 异型
②
♀ XX 同型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ZW型性别决定
♀
鸟类、蛾蝶类
摩尔根又进一步研究: 摩尔根又进一步研究: 果蝇的4 染色体上却有数百个基因。 果蝇的4对染色体上却有数百个基因。 数百个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
自由组合定律
A B B b A b a a B a b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宁安市第一中学 庄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