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4天基因在染色体上含解析

2020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4天基因在染色体上含解析

第4天基因在染色体上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选择的研究材料分别是( )
A.蝗虫和果蝇
B.果蝇和蝗虫
C.蝗虫和蝗虫
D.果蝇和果蝇
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DNA)组成的
3.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基因控制白色性状。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雄果蝇
C.红眼雌果蝇
D.白眼雌果蝇
4.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
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1个
5.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描述为( )
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6.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7.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在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
A.白眼(♀)×白眼(♂)
B.杂合红眼(♀)×红眼(♂)
C.白眼(♀)×红眼(♂)
D.杂合红眼(♀)×白眼(♂)
8.(能力挑战题)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二、非选择题
9.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

如图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Ⅱ的细胞叫__________。

(2)若图示的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图Ⅰ中标出眼色基因。

该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如果图示的果蝇为红眼,图中Ⅲ的a与一只红眼果蝇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了一只白眼果蝇,则该白眼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

若b与该红眼果蝇再次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则发育成的果蝇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时,发现F1的雌雄红眼杂交,后代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蝇(如图)。

针对这个现象,有以下三种假设。

假设1: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体上。

假设2: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

假设3: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X染色体上。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1不成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设2成立,F1杂交得到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摩尔根还做了一个回交实验(让亲代白眼雄果蝇和F1红眼雌果蝇交配),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区分假设2或假设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采取的杂交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应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已经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另外有一对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与果蝇眼色和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种。

暑假作业·高一年级轻松提升生物
第4天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A。

萨顿的实验材料是蝗虫,而摩尔根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2.【解析】选C。

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并非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解析】选D。

先写出亲代的基因型。

红眼雌果蝇:X W X W或X W X w,红眼雄果蝇:X W Y。

若X W X W×X W Y →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

可见,后代中不可能有白眼雌果蝇。

4.【解析】选D。

根据萨顿的假说,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1条;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也只有成对基因中的1个。

5.【解析】选A。

非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强调的都是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6.【解析】选C。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7.【解析】选C。

据题意可知:A项组合的子代都是白眼;B项组合的子代中,红眼果蝇雌性和雄性都有;C项组合的子代中,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都为白眼;D项组合的子代中,雌果蝇与雄果蝇都有红眼和白眼。

8.【解析】选C。

根据第①组的实验可以判断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根据第②组的后代可以判断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用B和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和a表示,第①组中的F1的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则F2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1/2=3/8;第②组中F1的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4×1/2=1/8。

二、非选择题
9.【解析】(1)分析可知,图Ⅱ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

(2)图示为雄果蝇,其与白眼果蝇(X a X a)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X A_),说明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Y,A基因在图Ⅰ中的位置如图:
(3)如果图示的果蝇为红眼,则其基因型为X A Y,能产生X A、Y两种精子,只有Y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可能产生白眼果蝇,因此a的性染色体为Y,该白眼果蝇的性别是雄性。

亲代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图中b与a相同,即其性染色体为Y,该红眼果蝇能产生两种卵细胞(X A、X a),因此b与该红眼果蝇再次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果蝇表型为红眼雄果蝇(X A Y)或白眼雄果蝇(X a Y)。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2)如图:
X A Y (3)雄性红眼雄果蝇或白眼雄果蝇
10.【解析】(1)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体上,则白眼雄性果蝇的雄性后代应均为白眼,与实验结果相矛盾,因此假设1不成立。

(2)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W X W、X w Y w,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W X w、X W Y w,F1杂交得到的子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红眼,一半表现为白眼,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或红眼∶白眼=3∶1);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雌性有3种,雄性有4种,共有7种基因型。

(3)控制白眼的基因(w)不论位于X和Y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让亲代白眼雄果蝇X w Y或X w Y w和F1红眼雌果蝇X W X w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因此该杂交方案不能区分假设2或假设3。

(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让白眼雌果蝇和纯种红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5)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3+2=5种;另外有一对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3种,群体中与果蝇眼色和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5×3=15种。

答案:(1)F1出现红眼雄果蝇(或F1没有白眼雄果蝇)
(2)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或红眼∶白眼=3∶1)7
(3)根据假设2和假设3推导出的结果相同,回交实验的结果都是雌雄果蝇中均有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4)让白眼雌果蝇和纯种红眼雄果蝇杂交
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5)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