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化学治疗————————————————————————————————作者:————————————————————————————————日期:2肺癌的化学治疗一.肺癌化疗的的种类1.根治性化疗: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治疗目标是足剂量和足疗程的化疗,以争取达到长期生存或者治愈。
2.姑息性化疗:主要用于晚期肺癌,治疗目标是延迟疾病进展,减少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处长生存时间。
3.新辅助化疗:主要用于术前化疗,治疗目标是病变转化为可以手术,同时期望减少微转移而提高长期生存率。
4.辅助化疗:主要是完全切除术后的化疗,治疗目标是期待通过减少微转移来提高生存率,特别是提高无瘤生存时间。
5.局部治疗(介入治疗):经支气管动脉内或病灶供血血管直接注入化疗药物,形成瘤内药物高浓度以提高疗效。
6.增敏化疗:在放疗的同时所进行的,以增进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
二.肺癌化疗的禁忌症1.体力状况KPS<60,ECOGPS>2的患者不宜进行化疗;2.白细胞少于3*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 1.5*109/L,血小板少于 6*1010/L,红细胞少于2*1012/L的肺癌患者原则上不宜化疗;3.肺癌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实验指标超过正常值2倍,或有严重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者不宜化疗;4.化疗过程中考虑换药:治疗两周期后疾病进展,或者病情恶化者。
5.化疗过程中考虑停药或减量:出现4级的不良反应,或者严重发症对生命有明显威胁时应停药,当毒性反应恢复后再化疗时原方案的药物应减量使用。
三.小细胞肺癌的化疗1.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对于M0的小细胞肺癌,目前最佳联合化疗的有效率可达到80-90%,中位生存期可达到20个月;对于M1的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的有效率约为60%,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
具体的化疗方案见表1。
表1 常用的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mg/m2)用药时间用药周期1.EP依托泊甙100 d1-3 q21d*4 顺铂80 d12.IP 伊立替康60 d1,8,15 q28d*4 顺铂60 d13.CA V 环磷酰胺1000 d1 q21d*6 阿霉素40-50 d1长春新碱 1 d13 / 162.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一线治疗后3个月以内进展,称为难治性小细胞肺癌,如果PS0-2 的患者可以选择的药物有:托泊替康、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健择。
一线治疗后3个月后进展,称为敏感性小细胞肺癌,如果进展时间为3-6月以内且PS0-2的患者,二线化疗首先托泊替康单药或联合用药,其它的药物有依立替康、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健择,紫杉类药物,口服依托泊甙。
如果进展时间为6个月之后进展,选用初始治疗有效的方案。
四.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1.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近年虽然有所提高,但尚不能令人满意。
目前仍然是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只有10%-15%的局部晚期患者,不到5%的IV期患者可以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
目前铂类是NSCLC有效联合化疗方案的基础,含铂的两药联合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标准方案。
表2列出常用的治疗方案。
表2 常用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mg/m2)用药时间用药周期GP:吉西他滨1000-1250 d1,d8 q21d顺铂75 d1或卡铂AUC=5 d1 DP:多西他赛75 d1 q21d顺铂75 d1或卡铂AUC=5 d1NP:长春瑞滨25 d1,d8 q21d顺铂80 d1TP:紫杉醇175(3h)-200 d1 q21d顺铂75 d1或卡铂AUC=5 d1PP:力比泰500 d1 q21d顺铂75 d1或卡铂AUC=5 d12.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单纯增加化疗的周期已被证明不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而在一线治疗过程中,疾病得到控制(CR+PR+SD)的患者情况,使用单药进行维持治疗的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使用。
其中,Brodowicz教授在“lung cance”发表的健择单药维持治疗研究,表明,健择单药维持可以使用PS0-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超过13个月的生存获益。
而力比泰的单药维持治疗研究(JMEN)也告诉我们,一线健择联合铂类化疗后,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使用力比泰维持治疗可以降低50%的疾病进展风险和21%死亡风险。
4 / 163.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目前临床研究证明的,对一线化疗,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二线治疗可以使用化疗方案有:多西紫杉醇和力比泰单药,还有靶向药物,如厄罗替尼,吉菲替尼。
五.肺癌化疗药物应用指南1.健择活性成份: 盐酸吉西他滨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乳腺癌及其他实体肿瘤.用法用量:①成人使用本品推荐剂量为1250mg/m2,静脉滴注30min,每21天治疗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给药。
依据患者对吉西他滨的耐受性可考虑在每个治疗周期或一个治疗周期内降低剂量。
根据毒性进行剂量调整:每次使用吉西他滨前,应对病人的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依据骨髓毒性的程度相应调整吉西他滨的剂量。
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为500-1000mm3或者血小板数为50,000-100,000mm3者用总剂量的75%;中性粒细胞<500mm3或血小板<50,000mm3者应停用本药。
使用吉西他滨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肾的临床常规检查,以检测是否发生非血液性毒性。
在每次化疗前根据患者对吉西他滨的耐受性相对降低剂量。
当发生非血液学毒性,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断,可考虑中断治疗,直到毒性反应消除。
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吉西他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应用后可出现贫血、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减少。
骨髓抑制常为轻到中度,多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也比较常见。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常有报告。
血管与周围性血管炎和坏疽相关的临床表现报告极少。
肝脏可观察到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胺转肽酶(GTT)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而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则鲜有报告。
肝功能异常十分常见,但是往往为轻度、一过性的,仅有极少数需要终止化疗。
尽管如此,肝功能受损的病人使用吉西他滨应特别谨慎。
消化道恶心,有时伴呕吐。
20%的病人需药物治疗,极少需要减少用药剂量,并且很容易用抗呕吐药物控制。
有腹泻和粘膜炎样口腔毒性的报告。
肺5 / 16在用药后数小时内病人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
这种呼吸困难常常持续短暂、症状轻、几乎很少需要减少用药剂量,大多无需特殊治疗即可消失,其发病机制不清,与吉西他滨的关系也不清楚。
如果已知患者对吉西他滨过敏,就不应该再给予此药。
在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期间,有发生肺水肿、间质性肺炎和不明原因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的病例报告。
一旦发生,应停止使用吉西他滨治疗。
早期采用支持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病情。
肾脏近一半的病人用药后可出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但极少伴有临床症状。
通常不伴有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变化。
然而,报告有部分病例出现不明原因的肾衰。
未观察到累积性的肾脏毒性(参照【注意事项】)。
在使用吉西他滨的患者中可见有类似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的临床表现。
若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如伴血小板减少症的血色素迅速下降,血清胆红素、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上升,应立即停药。
有时停药后,患者肾功能损伤可能为不可逆的,则应给予透析治疗。
过敏可有皮疹并伴瘙痒。
通常皮疹轻度,无需减少用药剂量,局部治疗有效。
极少报道有脱皮、水泡和溃疡。
滴注吉西他滨过程中病人有时可发生支气管痉挛。
痉挛一般为轻度且持续短暂,但可能需要胃肠道外的给药治疗。
已知对本药高度敏感的病人应严禁使用。
严重过敏反应罕见。
心脏曾有低血压的病例报告。
有的研究报告有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特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
水肿/周围性水肿的报告十分常见。
皮肤和其它相关毒性皮疹十分常见,通常皮疹是轻度的。
皮疹经常与瘙痒相关。
有报告经连续的放射治疗和吉西他滨治疗后,在以前放疗过的部位出现严重的皮肤和皮肌炎类型的肌肉病征。
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和大疱性皮损,均很少报告。
脱发(通常是轻度的)也常有报告。
其它严重的流感样症状罕见,大多症状较轻,短暂,且无需减少用药剂量。
发热、头痛、背痛、寒战、肌痛、乏力和厌食是最常见的症状。
咳嗽、鼻炎、不适、出汗和失眠也有发生。
有些仅表现为发热和乏力。
此类症状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报告证实水杨酸类药物可减轻症状。
可发生周围性水肿。
面部水肿少见。
水肿常常是轻到中度、几乎不需减少用药剂量,部分病人伴有局部疼痛,停止用药(吉西他滨)后常自行逆转。
引起这种毒性的机制尚不清楚。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与心脏、肝、肾功能受损有关。
6 / 16亦常见嗜睡的不良反应报道。
巩固治疗是初始化疗周期后的治疗:曾有过放射记忆反应的报告。
禁忌:已知对吉西他滨高度过敏的患者。
吉西他滨与放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由于辐射敏化和发生严重肺及食道纤维样变性的危险)。
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
注意事项:骨髓功能受损的病人,用药应谨慎。
与其它的抗肿瘤药物配伍进行联合或序贯化疗时,应考虑对骨髓抑制作用的蓄积。
患者在每次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前,都必须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当证实有骨髓抑制时,应暂停化疗或修改治疗方案。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或在用药前未检查肝功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须特别小心。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若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小于80ml/min,对吉西他滨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仍可使用。
应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肾脏和肝脏功能。
放疗的同时给予1000mg/m2的吉西他滨可导致严重的肺或食管病变。
2.力比泰活性成份:注射用培美曲塞适应症:经过化疗未进展的非鳞癌NSCLC的维持治疗,力比泰单药用于经化疗后进展的非鳞癌NSCLC,力比泰联合顺铂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用法用量: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推荐剂量为每21天500mg/m2,滴注10分钟,顺铂的推荐剂量为75mg/m2滴注超过2小时,应在培美曲塞给药结束30分钟后再给予顺铂滴注。
接受顺铂治疗要有水化方案。
预服药物:皮质类固醇-未预服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皮疹发生率较高。
预服地塞米松(或相似药物)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给药方法:地塞米松4mg,口服,每日2次,培美曲塞给药前1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1天连服3天。
维生素补充-为了减少毒性反应,培美曲塞治疗必须同时服用低剂量叶酸或其他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服用时间:第一次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开始前7天至少服用5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1次培美曲塞给药后21天可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