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文写作的特点和任务【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公文写作的特征和任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从其与一般文章写作以及文学创作相区别的角度加以把握,力争做到融会贯通。
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让大家对公文写作有更清醒的认识。
【理论讲述】一、公文写作的特点由于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与文人们所写的抒发自我心胸、吟咏物象的文学性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整体说来,公文写作主要有以下这样几大特点:1.公文写作是受命性的写作文学性作品的写作,往往受作者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而公文写作则不然,作者在写公文时必须遵照领导的意图,以机关或组织的集体意志为旨归。
公文内容到底写什么,什么时间完成,需遵从领导的安排,或依据决策层和全体成员的意愿,在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人的授意下进行“遵命”写作。
因此,这种文章带有明显的“为人作嫁”、“代机关立言”的性质。
写作者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能自作主张,抒发己见,任意发挥,随意铺陈,这些需求都是由公文写作的受命性特点决定的。
因此,公文写作动机只能是根据公务活动的客观需要,由领导集体或负责人作出自觉安排,一般不允许带有个人的随意性和自发性。
2.公文写作是实用性的写作公文写作是为了某项工作的需要,或为解决公务活动中的某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效性。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字句的华美,只要能够表情达意,将要表达的东西讲清楚就行。
有人说,写公文就是讲“官话”、“套话”,就是写“八股文”,其实,这就是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典型特点。
3.公文写作是时限性的写作公文写作受时间的严格约束,公文起草者在日常公文的起草中都受着十分严格的时间限制。
有时一份公文必须在几天,或一两天内撰写出来。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从接受公文撰写任务到草拟成文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这就对公文写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拥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写作功底。
要达到这点,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所谓“熟能生巧”。
4.公文写作是法定性的写作之所以说公文写作是法定性的写作,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谈的。
首先,从公文的作者来看,它必须是法定的作者。
所谓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为机关),公文内容代表的是机关意志,它必须以机关的名义或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
公文的撰写者虽然是个人,但他必须代表集体意志来写作。
其次,从公文的内容来看,由于公文是公务活动的沟通媒介,任何公务活动都必须符合各项法律和法规,而不能与法律相冲突,因此,公文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在公文写作中出现任何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内容。
公文一旦写作完成,就具有一定的施政效力。
这就要求公文的撰写者在掌握本系统、本单位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还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做到在公文撰写中,有违于法律的话不写,有悖于法规的事不做。
依法定句,依法行文。
5.公文写作是定向性的写作任何文章都有一定的读者对象,即写作学上所衰落的受体。
公文的受体是显在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公文写作时一般要具体写明“主送机关”、“抄送机关”或在附注中表明阅读对象,诸如上行文的读者是上级机关,下行文的读者是隶属的下级机关,平行文是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
公文写作这种受体的定向性是由公文的工具性功能所决定的。
正因如此,公文写作时就要考虑到不同的受体对象,选择不同的公文文种,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考虑不同的与其措词。
二、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不同尽管公文写作在遣词造句、运思谋篇上与文学创作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运用于公务活动之中,以政务沟通为目的,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两者的比较,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公文写作的特征。
1.在行文格式上,公文写作是规范性的写作,文学写作是创作性的写作;2.在内容上,公文写作的表达内容追求鲜明、准确,文学写作的表达内容追求朦胧而含蓄;3.在表达方式上,公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和议论,文学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兼而有之;4.在修辞方法上,公文写作使用科学修辞,文学写作使用艺术修辞。
三、公文写作的任务有人认为,公文写作的任务不就是写好公文吗!是的,写出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的公文是公文撰写者的基本任务。
然而,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公文呢?坐在家中闭门造车肯定不行,仅仅依靠玄想是写不出好的公文的。
要想写出好的公文,除了需要深入工作实际调查了解之外,还必须熟悉业务,积累资料,学习理论,对即将撰写的公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写出好的、像样的公文。
公文看似简单,有人说,只要掌握了三千汉字就可以写公文,其实不然,公文用字用语十分有讲究,在这些简单的行文中其实充满了玄机,凡是有过长期办公室工作经验的人都有切身的体会。
譬如,某单位在年初上报的安全生产承诺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在新的一年里不出现大的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大的”一词,在这个地方用的就很巧妙,如果去掉这个词,那么在生产中万一出现问题,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假如出现问题,只要不是有意人为、损失不大的,均不认为是违背了岗位责任制。
一般认为,公文写作的具体任务是:掌握情况、研究问题、论证决策、草拟公文。
写公文只是公文写作任务的最后一个步骤,前面的三个步骤对于写出好的公文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是写出好的公文的先决条件。
越是有经验的公文撰写者越是重视前面的三个步骤。
【能力培养】1.认真阅读下面两端文字,看其是否符合公文写作的语体要求?如不符合,请加以改正。
(1)我局所属的**公司,去年借助外部强劲东风,生产一度如穿云燕子,飞向百尺竿头。
曾几何时,今春以来,又像高山飞瀑一落千丈。
(2)近几年来,党的政策好,在农村开了花结了果。
农业生产上去了,农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别的不用说,就看看农民的新房连成了片也就清楚了。
有的高堂大屋,有的楼上楼下,简直是开天辟地从没有过的事。
生产大发展,生活大提高,干嘛不把自己原来的“土窝”改变成“金窝”呢?2.下面是两则通知,请认真阅读后,对不妥的地方加以修正。
案例一:会议通知各位学校领导、职工:根据校长安排,今天晚上我们将在行政楼北楼多功能厅召开教改工作会议,校长请各位领导和职工一定要参加,如果不参加的话,年终考核将以不合格论处。
事关重要,万望牢记,不要缺席。
特此通知时间:7:00地点:行政楼北楼多功能厅学校办公室*年*月*日案例二:通知×院[2005]2号各处、系:学院第七次院长办公会议讨论了绿化委员会、宣传部、卫生处提出的《关于开展春季绿化种树活动的设想》,院长办公会议对此做了认真研究,基本上同意所提出的主要要求,望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员工逐条贯彻、严格落实。
绿化植树是一件与国与民都十分有益的大好事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既体现了自己的精神美德,又造福于子孙后代,希望引起各级领导同志的重视,指定一位同志专抓此项工作,为了使全体师生员工都能充分重视这一活动,行动前要把此件原原本本向大家进行传达,并组织讨论,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以利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
附件:《关于开展春季绿化种树活动的设想》2005年×月×日【辅助资料】五彩缤纷的公文语言张保忠公文用语在确切、庄重、平实、简明的前提下,也必须做到生动活泼,力求语言美。
语言美,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
但在有些人看来,好像只有文学写作所使用的语言才有美可谈;而公文则是“板起面孔讲官话”,单调、枯燥、干巴、平淡,跟美沾不上边。
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公文用语固然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千姿百态,百花争艳,但也算得上五彩缤纷,颇为精彩。
1. 气势雄伟之美。
动员令、宣言、声明、告人民书以及涉及重大政治问题的指示、决定、决议等公文是很有气势的,如万马奔腾,江河涌流。
出自于毛泽东笔下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以上四篇均编入《毛泽东选集》),由于作者运用了排比、综说、层递等修辞手法,加之语气坚定,逻辑严密,从而构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如“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第一条),作者以“奋勇前进”这个动词作句首,接着是一个词组——“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并用这个词组对后面的“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一语进行“综说”修辞,故这段话读起来,使人民欢欣鼓舞,令敌人闻风丧胆,气势雄伟无比。
2. 浓缩精粹之美。
通过省略、浓缩等办法,把公文用语写得十分精粹,做到言简意赅,文约意丰,简明扼要,这又是公文用语的美好之处。
使公文用语做到精粹之美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以数量词为首进行“浓缩”修辞,即把名称中几个成分归纳在一起,前面冠以数词或数量词。
如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通过冠以数量词浓缩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把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总结出来的三大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冠以数词后浓缩为“三大法宝”。
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冠以数词后浓缩为“一国两制”。
这种被高度浓缩概括起来的句子,不论是读起来,还是写起来都使人产生用语上的一种精美之感。
二是从原句中摘取一些成分,省略一些成分,把用语缩写到不可再精练的地步,这显然是公文用语的又一种美。
如把“人民解放军‘拥护政府,拥护人民'的口号”浓缩为“拥政爱民”,把“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拥护军队,优待军人家属'的口号”精简为“拥军优属”,最后再把上述两个压缩句的八个字高度浓缩为“双拥”二字。
三是穿插使用一些语简、言奇、精切、意深的成语、警句等,使语言达到言简意赅、精粹有力。
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一文,由于作者巧妙地穿插使用了一些文言词语、成语和四字格的词组,使全文显得相当精粹:“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
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
迭据该军第一支队长陈毅,参谋长张云逸等电陈皖南事变经过,愤慨之余,殊深轸念。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1页)。
这份命令全文不超过三百字,在惜字如金、言简意赅方面堪称典范。
3. 委婉幽默之美。
公文用语也是很讲究委婉的,即用语婉转、含蓄,外柔内刚,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幽默对公文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公文的生动性,能做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