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之见闻感受六月三号,系里的所有的课都结了,我们也乖乖把这学期以来认认真真做的作业也都交齐了,这么早就结课了,还有好几周的时间呢,我们要干什么呢?作业交了也轻松了,可我们也真的有点累了,老师不会给我们放大假吧。
正当我想的美得时候,传来消息,系主任用心良苦,为了我们专业学的更好,,要带我们去外面长见识,要带我们这些井底之蛙去开开眼,去社会实践。
听到此消息,我们乐蹦了,那累劲一下消失了,不放假,去玩也行啊,剩下几天,系里一直开大会商讨此事,我们就伸直了脖子等消息。
去社会实践,有三个美景之地可选——敦煌、甘南、西安。
我选的西安,这是我三个地方里最向往的地方。
同宿舍的也有三个选了西安。
另一个去了她向往的甘南大草原,开了三四天的会,终于有消息了,我们去西安的人多,有63人,给我们分了四个带队老师,有谢文婷老师,崔加强来时,张妍老师,还有我们的包装课老师,这是一个上课很负责任的老师,所以学校把他也请上了。
我们九号系里大会开完,又开了小组会议,决定了去的时间和要带的东西,还有要注意的事项,要去做事儿。
十号早上又开会发了火车票,火车票上显示的时间是十号晚上十点。
回到宿舍,我们把该拿的东西都拿上,装上速写本,买好吃的喝的就出发了。
我们八点多到火车站,等吧所有同学都等齐了,进了候车室就到上车的时间了,上了火车,因为大家都基本在一个车厢,而且基本都认识,立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吵吵闹闹的,斗地主的也上手了,抽王八的也开始了,打升级的也发牌了,我们和老师坐在一起,就用纸牌比大小,谁小就做一个怪动作让大家拍照。
虽然和老师做在一起,可早已熟悉了,玩的恶业不亦乐乎。
后来又改打升级了饿,玩的玩过了时间,没有一点困意,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当我们玩心正浓的时候,早上的太阳已经升起了,红艳艳得很好看,西安已经快到了,于是我们简单洗漱一下,取下行李,准备下车了。
十一号早上七点左右,我们到了古城西安,背着行李,下了火车,一股潮湿的空气迎面扑来,不愧是关中平原,就比我们黄土高原湿润多了,古城的天气晴朗,我们出了火车站,就看到了一睹高高的城墙,,高大雄伟,气势威武,让人一下就感觉到古城的历史悠久和古朴典雅。
我们游西安,因为对西安一无所知,所以老师商量包个旅游团,带我们去一饱眼福,因为其中还包括红色路线两日游,所以下车吃了点早点,还没一览西安的风韵雅姿,就匆匆坐上旅游团的大巴,向红色之地延安出发了。
大概在高速公路上驰骋了五六个小时,我们到了红色延安的第一个目的地——延河边宝塔旁。
导游才给了我们十分钟时间,我们就在静静的延河边拍照留恋以后,就上车离去了,一会儿就到了红色革命旧址之一—王家坪。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
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
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
看到革命先辈们曾今奋斗过的地方,令人心潮澎湃,先辈们崇尚简朴、勤俭节约,让人见到住处,犹如看到他们当年奋斗的身影,,有自力更生、艰苦卓越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怎能不胜利。
等各处游览完,没时间画速写,只好各处拍照留恋,才恋恋不舍离去。
然后我们又到了另一个红色革命旧址——杨家岭。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
各位革命前辈都住的窑洞,一个院子,三眼窑洞,窑洞内只有一床、一桌、一椅。
简朴之极。
我们把一个个窑洞参观完,还参观了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旧址虽然不大,也算宏伟,听着导游的一一解说,让人感受颇深。
离开杨家岭,坐上大巴,向我们听闻已久的声势浩大的黄河壶口瀑布奔去,。
瀑布再延安宜川,从延安过去,要走弯弯曲曲的山路,路旁都是高高的山,绿化的树张的并不茂盛,,再山里饶了好久,大约两个多小时后,莫我们才看到一条静静的河缓缓流着。
好像一条村边的小河,汹涌气势的壶口瀑布再哪呢,我们有点等不及了。
到了壶口瀑布,车还没停稳,我们就听见隆隆的水声,走到跟前,河道由原来的四五百米一下缩到了四五十米,再加上十几米落差,因而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耳边水声震耳欲聋。
激起片片水汽,再太阳的折射下形成一道绚烂的彩虹。
没有风雨,只有彩虹。
如果没到过壶口的人,你一定无法理解为什么凤在猴,马在啸,黄河在咆哮,所以中国人应该去看看,感受一下母亲河。
观看完壶口瀑布,天色已经黑了,我们也玩的尽兴,上了大巴,我们便往住处赶去,住处再西安郊区,我们做了三四个小时,到夜里十二点多才到达,匆匆吃了点面,洗漱了一下,我们就睡啦。
第二天早晨七点,我们吃了点早点,上了大巴,我们又赶到我们下一个目的地——黄帝陵。
黄帝陵,轩辕黄帝的陵寝。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西北一公里桥山之巅。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堪称“中华第一陵”。
1997年6月,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5月,经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2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
2006年6月“黄帝陵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10月被国家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桥山,面积8500余亩,山丰土厚,古柏参天,生长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
陵因山而得名,故曰桥陵。
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
1942年,陕西省第三专员公暑改桥陵为黄帝陵。
是年冬,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前。
1958年5月,郭沫若先生遵毛泽东主席嘱题“黄帝陵”三字,沿用至今。
我们看到的两棵无叶柏树,树形奇异,树干盘旋而上,直入云霄,因生长于盘龙岗,所以叫它“龙角柏”,1992年12月,香港泽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汉先生祭陵后,看了这两棵龙角柏,十分激动,用双手抚摸着树干,惊叹叫绝“太神奇了!太神了!真是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故乡在黄陵”并出资10 万元人民币予以保护。
黄帝陵冢处于祭亭之后,高3.6 米,周长48米,为环丘状土冢。
周围以砖砌花墙拱卫,墓碑刻文“桥山龙驭”,为明朝进士唐崎所书,取黄帝在此乘龙升天之意。
我们还到了黄帝陵祭天之处,是个天圆地方的高台,三面环山,前面锦旗飘扬,霎时威风,我想到了祭天之时,一定更是气势浩荡。
游玩黄帝陵回来,很早,有老师带队,我们还去西安市区狂了一圈,买了几幅民俗画,吃了点摊边小吃,吃饱喝足就回来了。
第三天,我们早早起床,因为今天事儿多,得早点出发,于是坐上大巴,来到了西安临潼骊山脚下,千年前的大唐伟大的爱情故事发生的地方——华清池。
来到华清池,大家的心潮都有点澎湃。
毕竟这是杨大美女的浴池阿!“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杨玉环,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得以绵延。
既有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浪漫,也有身为帝王之身,拥有无限的荣华富贵,却不能享受人间最为平凡的爱情的无奈。
有女应嫁平常人,自古英雄皆寡情,华清池边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玫瑰与枪炮?一边是浪漫爱情,一边是烽火硝烟,战争与爱情看来真的是人类的两大永恒主题,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五间厅就是这个历史时刻的见证,透过窗户向里面看,屋里的东西都是按照原貌复制摆放的,尚存有老蒋的余温,墙上挂着老蒋和宋美龄的巨幅照片,恩,这个就是当时有名的大美女吗?嗯,凑合吧!!当年老蒋就是从这五间厅逃到半山腰的小亭子的。
那里现在已经不叫捉蒋亭了,改叫兵谏亭。
就算改个名字,也改不掉捉住蒋介石的事实。
当年激战时留在墙上的子弹孔如今历历在目,摸着那些弹痕,,战争影片中枪战的场面浮现在眼前。
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啊!华清池的南区保存着几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海棠汤”是就是著名的专供杨贵妃洗澡的地方。
站在参观台往下看,池子不算大,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吧,六片花瓣簇拥着一池温泉水,水中洒满了玫瑰花瓣,氤氲的雾气中散发着玫瑰的香气,贵妃如凝脂般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娇媚可人。
谁能想象这样艺术浪漫的点子来自已经六十多岁的唐玄宗了。
看来爱情真的是不分年龄,不分高低贵贱,现在我愿意相信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之间也许是有真挚的爱情吧。
低调的奢华,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一个女人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足可见李隆基的用情之深。
走下去就是“莲花汤”,这个是给唐玄宗洗澡的地方。
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莲花汤要比海棠汤大了近一倍,一个人在这么大个池子里面洗澡,真是浪费啊!我必须提及一下最后一个浴池,这是给近臣和宫女洗澡的,最让人惊讶的是竟然中间没隔段,男女共浴!可见唐朝已经开放到了什么地步!游完华清池,就距离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不远了,我们吃了点中饭,可就奔向了神奇的兵马俑,关在电视上看过,还不曾亲眼所见,向往已久。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
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陵园中一处大型陪葬坑。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经过四年多的筹建,至1979年9月底,雄伟的一号俑坑遗址展览大厅及部分辅助性建筑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
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我们就坐着旅游车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号坑。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
这是一个由步兵、车兵、射手等几个兵种组成的长方形方队。
前三排是先锋,也是就是我们俗指的“敢死队”。
整个一号坑里有6000多件陶俑,排列整齐成向东的纵队,步兵们保护着战车,整体让人感受到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这些兵马俑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
有的表情严肃,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有的嘴挂微笑,像是对战斗的胜利有十足的把握;有的眯着眼,遥望远方,如同一个老成的侦察员在观察敌情;有的浓眉大眼,怒视前方,好像一下就要把敌人撕碎。
看着,看着,我的精神越来越集中,突然发现这些兵马俑全是单眼皮,导游看见我发现了这一点,便笑着说:“这些兵马俑全是单眼皮,就是因为秦始皇也是单眼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