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ABCD )。
A.社会工作行政B.个案工作C.小组工作D.社区工作E.心理辅导15岁的小亮,因抢劫罪被判缓刑2年。
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亮6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
由于其父拒绝承担抚养责任,导致家庭经济拮据。
小亮上中学后染上网瘾,母亲为此经常打骂他,母子关系紧张,一次与母亲爆发激烈冲突后,离家出走泡在网吧,后因无钱上网实施抢劫犯罪。
针对小亮及其母亲的上述情况,适合为他们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有(ACDE)。
A.生活保障服务B.法律授权服务C.就业培训服务D.改善亲子关系服务E.认知及行为矫正服务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A )。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司法体系中的(B)。
A.社会服务B.社会福利服务C.监督管理D.社区矫正在司法判决前,矫正社会工作者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
A.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B.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C.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D.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下面的服务内容中,属于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的是(ABD)。
A.社区工作者对A社区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B.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C.社区根据社区政策向矫正对象提供相应服务D.社区挖掘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E.社区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矫正社会工作中,(A)是最普遍运用的服务模式。
A.个案辅导B.团体辅导C.外展服务D.社会工作者行政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感化工作,它是矫正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对于矫正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A.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只在刑事司法过程的开端进行B.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C.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D.从本质上讲它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E.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矫正社会工作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可以达到的目的包括(ABD)。
A.通过定期汇报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B.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C.重新融入社会D.通过不可随意离开居住地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做一定补偿E.家庭关系调适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其中从大体上来划分,矫正社会工作中的服务手段包括(A)。
A.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B.法律顾问、惩罚C.惩罚、提供证据D.专业服务、促进正向改变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包括(ABD )。
A.接纳B.可塑性C.公平D.个别化E.多样化矫正社会工作者是(D)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A.司法B.社区矫正C.社会服务D.刑罚罪犯赵虎是矫正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对象,赵虎积极地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来维持他的基本生存条件;小王便帮他联系到了一份工作;如今,赵虎正在积极学习、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里小王的做法,是致力于满足赵虎的(B)需求。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C.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D.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小顺因为抢劫被判处服刑三年。
在刑满释放后,矫正社会工作者小程为他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其中属于再社会化需求方面的服务是(D)。
A.为小顺提供职业培训B.为小顺申请低保C.为小顺提供就业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D.为小顺提供心理辅导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院舍训练中的(B )收容观护青少年,主要是为了避免其沾染犯罪恶习,以及缺乏家庭照顾而重新犯罪。
A.感化院B.寄养家庭C.教养院D.收容所下列工作中,属于监禁场所内矫正社会工作内容的有(ABCE)。
A.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的"交叉感染"B.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C.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D.协助服务对象制定作息制度及管理措施E.帮助服务对象恢复重建其社会功能( D)是矫正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实施领域。
A.家庭矫正B.监狱矫正C.学校矫正D.社区矫正矫正社会工作者相信,服刑人员各有所长,于是决定在春节来临之际,在监禁场所为服刑人员举办监狱春晚。
晚会的节目全部由服刑人员自己提供,从节目组织、策划到节目编排创作,再到节目表演,每个服刑人员都参与其中,"春晚"办得有声有色,这一案例运用了矫正社会工作的(C)理论。
A.行为主义B.认知C.优势视角D.社会一心理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包括(BCE)。
A.教育功能B.监管功能C.矫正功能D.引导功能E.服务功能在监禁场所中,矫正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ACD ( )。
A.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B.提供医疗保健服务C.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D.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E.为在监服刑人员传递信件矫正社会工作者介入司法过程,自司法判决前的(C)阶段就已经开始A:调查B:起诉C:案件审理D:侦察矫正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提供相关的服务,使其消除犯罪心理,改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活动。
根据这样的定义,针对罪犯个人的,矫正社会工作的还包括(CE)。
A.惩戒B.补救C.服务D.替代E.监管收容犯罪青年和少年,通过6个月以上、3年以下的入院矫正训练,使之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得到改善,这属于院舍服务的哪一种类型?(C)A . 中途家庭B . 寄养家庭C . 教养院D . 感化院院舍训练一般可分为: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
其中,中途家庭收容无家可归或者有家不便归的犯罪人,并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犯罪者及早适应社会。
感化院收容犯罪青年和少年,通过6 个月以上、3 年以下的入院矫正训练,是指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得到改善。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主要包括(ABDE)。
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理论C.人道主义D.标签理论E.“社会——心理”视角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有五种:①行为主义理论;②认知理论;③标签理论;④优势视角;⑤“社会—心理”视角。
C项是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行为治疗法的治疗策略与技巧包括(BDE)。
A.危机介入B. 反应性技巧C.情绪性技巧D.操作性技巧E.综合性技巧行为治疗法有许多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与策略,须根据情况不同的选择。
它们分别是:①反映性技巧;②操作性技巧;③综合性技巧。
社会工作者周瑾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矫正社会工作,则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ADE】。
A.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B.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C.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D.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E.开展社区教育, 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在社区矫正工作领域,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②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③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适用范围和5种具体对象: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具体:(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意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功能1、惩罚功能不能享有被法律所剥夺或限制的一定权利必须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教育必须遵守矫正制度并参与社区服务2、教育功能惩罚与教育有机结合社区矫正机构通过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增强谋生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目的。
3、塑造功能通过矫正活动的连续实施,促进社区矫正人员公民人格的最终塑造。
4、感化功能社区矫正人员基于社区矫正机构所给予的人道待遇和人性关怀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应。
思想教育、行为引导传授文化知识与生产技能推荐就业困难帮扶—调动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5、治疗功能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有心理问题的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削减或者消除犯罪心理和各种不良心理6、控制功能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区矫正人员始终处于社区矫正机构和人民群众的视野内,其行为置于监督管理之下,其行踪由社区矫正机构及时掌握。
人身自由未被剥夺,但行为受到一定的控制,预防重新犯罪。
矫正社会工作流程1、接案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的第一步。
需要良好的专业关系,理解、接纳、信任(1)准备首次会谈(2)接案会谈(3)会谈过程2、预估(1)全面收集服务对象资料(2)整理资料,并形成暂时性的预估3、服务干预(1)目标: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2)制订干预计划——协商确定一套可行的计划(3)干预和介入最基础:情感宣泄、情绪支持、认知干预、行为矫正4、结案和评估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具体任务(1)制定矫正计划、方案。
社工利用专业知识,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落实具体矫正措施,主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治、行为规训、效果评估等,并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矫正方案,以发挥其最大效能(2)提供帮助、服务。
社工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解决生存、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如为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低保,农村社区矫正人员落实责任田,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
(3)开展教育、培训。
社工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指导其他工作人员,如志愿者等(4)加强协作、配合。
社工对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执法者、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矫正力量的协作和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社区矫正工作服务。
(资源整合者)社区矫正志愿者参加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志愿者的参与有利于增强个别化服务能力,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特别的帮助;有利于实施结对帮教;有利于提高社区矫正的社区认可和支持度;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具体任务(1)参与制定矫正方案,帮助落实(2)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法律、心理咨询等服务(3)与社区矫正人员结成对子,为他们提供教育和帮助(4)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反映社区矫正人员的现实表现和特殊问题(5)提意见和建议,承办社区矫正机构指派的其他工作社区组织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存在于社区内部,如居委会、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等(1)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组织管理,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指导(2)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协助矫正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和社区矫正人员的亲属等社会力量开展工作(4)协助组织社区服务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劳动的意义通过参加公益劳动,可以体现其对社会的积极的补偿,培养其对社会责任感,既起到惩罚作用,也在行为上对服刑人员进行了矫正,达到矫正其不良心理,避免重新犯罪的目的①通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以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②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③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增强社会适应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