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人:刘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
“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
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属于下图中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
A.甲——④ B.乙——② C.丙——③ D.丁——①
2.上图中丙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哈雷彗星
3. “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深夜
4、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⑥流星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5.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A. 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时3分56秒
6.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往北移
B.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往南移
7.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
8.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
9.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
据此判断:11—13题。
1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
B.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
C.这几天中,日本的“儿玉”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的结果。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2.太阳黑子出现在()
A.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B.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D.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1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③B.②④C.③④ D.④⑤
14.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武汉
B、拉萨
C、乌鲁木齐
D、重庆
15、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
16.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17、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D、月亮的圆缺
18.如图是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A、B、C分别是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9.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0.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23日在深圳召开,中国以75枚金牌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大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
A.逐渐变慢 B.逐渐变快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21.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煤炭B.地热C.风能D.水能
22.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 )
A.太平洋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3.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是 ( )
A.使地表温度不至于太高或太低 B.形成了四季
C.产生了地方时 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24-25题:
24.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
25.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0W向东至1800B.00向东至1800
C.900W向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27.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8.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 )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30.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
A.120°E B.100°W C.20°W D.60°E
高一年级地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60分)
第II 卷(综合题,共40分)
31.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4分)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 (代号)。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图上未能表现出来的太阳系成员还有 、 和 。
(3)在图上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呈 方向运动,具有同向性, 另外九大行星还具有 性, 性。
(4)以上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E 、F 属于 行星。
(5)分析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
物质存在的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 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 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班级 姓名 准考号 座位号
32.读图1-3“太阳结构示意图”:(共10分)
b
a
日核
(1)将下列代表太阳大气层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A.日冕
B.色球
C. 光球
(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看图填写),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_________,日全食是则能见到_________和_________层。
(3)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___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近日点的是,每年的月初地球由此经过。
(3)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4)地球运行到A.B.C.D四点中的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34.读图1-8,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2)在图中D点画出一条直线表示太阳照射的光线。
(3)图中AB线是 (选择填空),判断依据是。
A. 晨线 B.太阳光线 C.昏线 D.昼夜分界线
(4)按线速度从大到小将A、B、C、D四点进行排
列:。
(5)A、B、C、D四点中处于正午12点的是,C点地方时为。
(6)图中A、B、C、D三点中,太阳高度大于00的是,等于00的是。
高一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B (2)太阳流星体卫星行星际物质(3)自西向东共面近圆(4)A、B、C、D 巨(5)①----d ②----a ③----c ④-----b
32. (1)由外向里依次为:A、B、C
(2) 日核光球色球日冕
(3)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
33 (1)逆时针(2)B 1 (3) B D (4) D
34 (1)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画图略
(3)C D在此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即将进入黑夜.
(4)C>D>A=B
(5)D 18点
(6)D,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