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为发现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区卫生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检验突发不明原因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2、检验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情况。
3、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演练内容
1、事件的逐级上报流程。
2、各方信息汇总处理。
核实疫情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到达现场,多点同时开展调查、进行处置。
3、疾控机构的反应能力。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分析、标本采集、环境消毒、宣传教育、应急监测、实验室检验等。
4、卫生监督机构的反应能力,快速检测、涉事单位环境及人员卫生学调查。
5、社区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
收治规模、绿色通道、物资准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转诊和医学观察等
6、社会舆论引导和新闻发布。
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及时发布
相关信息和知识,防止谣言和恐慌发生。
三、参与部门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区卫生监督所
区疾控中心
区社管中心(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妇幼保健所
四、演练分组与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区卫生计生局牵头,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区妇保所和区社管中心配合。
负责现场协调、物资准备、群众演员安排、新闻稿撰写等。
2、流行病学调查组,由区疾控中心负责。
负责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可疑病例的主动检索。
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现场环境采样。
3、现场卫生学调查组,由区卫生监督所负责。
负责涉事企业和宾馆的卫生学调查,负责对宾馆菜谱、饮用水、空调通风系统等卫生学调查,并开展快速检测??。
4、检验检测组,由区疾控中心负责。
负责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从业人员、现场环境的采样以及实验室检验工作。
5、消杀组,由区疾控中心负责
负责场所终末消毒。
6、医疗救治组,由区社管中心负责。
负责相应的物资准备,合理分诊、绿色通道、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转诊和医学观察等。
五、物资准备
1、防护用品:医用口罩、普通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
医用手套、医用垃圾袋、密封袋、红外测温仪、水银体温计。
2、采样检测用品:灭菌采水瓶、真空采血管(套)、细菌采样管、病毒采样管、大便采样盒、食品采样盒/ 袋、塑料密封袋、记号笔、生物安全运输箱工具、冷藏箱等。
3、消杀用品:超低容量喷雾器、消毒剂(含氯泡腾消毒片瓶、84消毒液),配置消毒液的容器具等进行消杀等。
4、车辆、有内置摄像头的电脑、3G网卡、话筒、手机
5、其他
六、背景资料
1、事件假设
2016年4月27日-30 日,我区YY宾馆安装了两套直饮水设施,一套为客房区域服务,另一套为餐饮会务区服务,供应位置均在原市政供水笼头附近加装直接饮用水源笼头,并明显标识。
2016年5月3日小长假期间苏州市XX公司在我区YY宾馆举办了为期1天的公司全家乐活动,参会人员有行政区员工及其家属419人,其中儿童31名、超过60岁人员9名,其中
女性225人。
5月4起XX公司医务室陆续接到员工请病假,至5月6日共有21 名员工病假(或家中小孩生病请假)。
同时A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5月2日以来,该中心收治的感染性腹泻病人有所增加,以XX公司员工及家属和YY宾馆员工为主,初步统计有关病例为33 例,其中儿童病例6例(转儿童医院治疗4例)。
5月6日下午,XX 公司医务室和A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向区卫生局报告了这一情况。
接到报告后,区卫生局核实情况,上报后经区政府同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 级应急响应。
经过紧急调查,判断为一起由以轮状病毒污染为主(混合志贺氏菌污染)的水污染事件,处置结束后终止应急响应。
2、病原识定病毒性胃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一种临床表现以腹泻和呕吐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其中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重症腹泻的最常见病毒类型,2015年苏州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苏州地区5种病毒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22% 和23.45% ,提示在苏州地区仍然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
轮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比较稳定,在室温中可存活7个月,耐酸,不被胃酸破坏,零下20度可长期保存。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潜伏期为2-4 天。
轮状病毒是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的无包膜病毒,成熟的
病毒颗粒由外壳蛋白(VP4、Vfy7)、内壳蛋白(VP6)和核衣壳蛋白
(VP13)组成。
非结构蛋白NSP1~6并不出现在成熟的病毒结构中。
但在轮状病毒感染细胞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轮状病毒从黏附宿主细胞开始,到进入细胞并脱掉外层衣壳获得自我转录复制的能力,直至生成新的病毒颗粒分泌出细胞,侵犯相邻未感染细胞,引起临床症状,整个过程无不存在着与宿主的相互斗争的过程。
近年来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外脏器损伤导致的死亡数在逐渐增加,轮状病毒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受到较大挑战,因此本次将此病原体列为目标病原。
3、成因设定
YY宾馆因经营需要,设置有两个30吨的二次供水水源,分别位于地下(1998年建造)和宾馆楼顶(2013年建设)。
向餐饮会务区域供水的地下水箱检修口与地面水平,近期宾馆施工期间该地下水箱被雨水和冲刷过来污水污染,适逢宾馆加装了直饮水设施,参会人员和部分员工饮用了未经加热的被污染水,导致发病。
场景一苏州市XX公司医务室
(由区妇幼保健所负责)
2016年5月3日小长假期间苏州市XX公司在我区YY宾馆举办了为期1 天的公司全家乐活动,参会人员有行政区员工
及其家属419人,其中儿童31名、超过60岁人员9 名,其中女性225人。
5月4起该公司医务室陆续接到员工请病假,至5 月6 日共有21 名员工病假(或家中小孩生病请假)。
主要场景三幕,以视频模拟全家乐活动(出现服务员接水
和小朋友饮用直饮水的特写画画),医务室初诊和请病假、向
卫生局报告,接受卫监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卫生学及流行病
学调查。
场景二:A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由区社管中心负责)
AA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5 月2 日以来,该中心收治的感染性腹泻病人有所增加,以XX公司员工和YY宾馆员工为主,初步统计有关病例为33例。
5月6日下午,A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向区卫生局报告了这一情况。
场景:收治患者,工作人员登记和发现情况,向中心主任
汇报,向卫生局报告。
以视频体现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转诊
活动。
场景三核实、报告和启动应急响应(视频)
(区卫生局应急办负责)区卫计局经核实后向区政府报告,胡区下达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 级应急响应,通知疾控、卫监,成立应急调查小组,通知XX医院成立
医疗救治医家组。
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控中心分别召开应急会议,成立应急调查小组,会后安排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场景四现场调查处理
(三处,XX公司、YY宾馆和A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卫监和疾控分别负责相应版块)应急小组到达XX公司和YY宾馆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区卫监所进行卫生学调查区疾控中心提出疫情控制措施
场景五标本采集、送检及实验室检测
(视频,区疾控中心负责)
区疾控相关环境、物品进行抽样检测,根据临床表现和感
染途径确定致病菌检验项目,开展实验室检测和分析讨论。
场景六水箱清洗和消毒检测
(区卫生监督所负责)
场景七媒体应对及疫情上报
(区卫生局应急办,视频)
现场流调处置人员交流、汇总调查结果。
调查组将情况向卫生局相关领导报告,卫生局向区应急办和市卫生局上报。
综合协调组现场协调人员根据调查情况撰写新闻通稿,指定XX 负责媒体应对,区疾控和区卫生监督各自撰写初步调查报
场景七最终调查结果和结案报告
(视频)
场景八终止应急响应
(视频)
在事件原因清楚,妥善处置后由胡区宣布终止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