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执行力的思考1

提高执行力的思考1

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近期,我厂在协同办公的大讨论板块发起的以“提高执行力”为话题的大讨论活动,作为一名企业大家庭的一员,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基层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执行力不强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等层面,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概括起来一般有四个方面:形式执行,被动执行,选择执行,拒不执行。

形式执行集中表现为不结合实际,照本宣科,不考虑效果,工作流于表面,不寻求突破,遵循经验主义,创新思路薄弱。

而被动执行则体现为工作缺乏主动性,单进程思考问题,只注重现状,而未着眼于长远。

选择执行更多是利益主义,缺乏责任感,工作视心情而定,时好时坏,时松时紧。

拒不执行则表现为阳奉阴违,亦或是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这四种执行力缺乏的表现充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极大的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企业的发展。

二、如何提高执行力
既然我们已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那么又该如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目标引领执行力。

目标是指预期某项活动能取得的成绩。

对于执行来讲,目标既是牵引力,又是驱动力。

有了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执行的作用。

用目标引领执行力,关键要做到:一是理解和分析目标,将目标最大限度的具体化。

二是制定执行计划。

计划是执行的前提。

一份好的执行计划,是目标执行顺畅的一个渠道。

三是分解执
行步骤。

分解执行步骤就是按一定的原则把目标分解成一项项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具体工作,再把这些具体工作分配到每位执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

2、用文化增强执行力。

执行力的所有问题,事实上都是人的问题,意识对提高执行力起到关键作用。

而只有文化才能改变人的意识,从而改变人的心态,最终改变人的行为。

3、用制度支撑执行力。

制度规范行为,并将行为划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

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与科学的培训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公司的规程制度。

4、用监督来保证执行力。

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

监督能够确保按照规划的时间进度表去实现目标。

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监控系统来保证执行力。

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对工作进行评估,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防止再次出现偏差;或者,通过绩效考核来保证执行力。

绩效考评指标重在适应现实需要和实事求是,考评中要把绩效沟通贯穿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使绩效考评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

消除抵触情绪。

最后,我想说“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只有我们每个人把执行力提上去,把工作放在心上,把企业放在心上,深刻贯彻曹总提出的“四个五”方针,以力求完美的精神,理性务实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全年目标的最后冲刺当中,再创企业发展的新辉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