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黑格尔逻辑学对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质疑
黑格尔逻辑学对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质疑
把具有有限性的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用到了像上帝、世界、 相”“、本体”“、理念”,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本体”、
灵魂等无限事物身上,所以得到的尽是些孤零零的、抽象 “存在”等单纯知性形而上学家提出的一系列真正的本体
的、毫无意义的哲学观点、命题与论断。按照逻辑哲学的 论概念的共同之处是,那些概念都蕴涵着当时的人们对经
这个他物是它的否定,并且把自身表现为它的界限,但思 践领域,都不会得到任何确定性和规定性”[ ] ,“要从事
维却存在于其自身,与其自身相关,以其自身为对象。当 哲学思维,首先需要十分准确地把握每一个思想,而切不
我以一个思想为对象时,我便存在于我自身。因此,我思 可满足于含糊不清的东西”[ ] 。在谈到对科学活动的认
“知性”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 后来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则第一次对知性思维作 了明确而系统的论述。康德说:“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的接 受力———心灵 在 任 何 方 式 中 被 刺 激 时 接 受 表 象 的 能 力 ———叫做感性,那 么,相 反,心 灵 从 其 自 身 产 生 表 象 的 能 力,即认识的主动性,就应该叫做知性”[ ] 。也就是说,知 性产生概念,概念统摄感性直观,从而形成了具有普遍性 和必然性的知识。
在精神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事物中并没有真与 假,例如善为真,而恶就假,而是在思想之中”[ ] 才有真 假,也就是说,自然是具有必然性的,精神是自由的。逻辑 哲学认为“,这种彼此抽象地对立的自由和必然性仅仅属 于有限世界,也只有在有限世界的基地上才有其效用。不 包含必然性的自由和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是一些抽象 的、因而不真实的规定”,善和恶的对立也是一样,“恶是否 定东西,它本身决不能持续存在,而是仅仅想要对立存在, 其实它也不过是否定性在其自身的绝对显现”[ ] 。
逻辑学认为,知性思维只是逻辑思想的三个有机的环 节之一,它只有和辨证的或否定性理性思维及思辨的或肯 定性理性思维两个环节整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逻辑的东 西。而单纯的知性思维,就只有“作为知性的思维停留在 各个固定的规定性和它们彼此的差别上;这样一种有局限 的抽象东西在作为知性的思维看来是自为地持续存在和 现实存在的”[ ] 。这就意味着,逻辑学看来,单纯知性思
性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这类谓词“已经表明他们自身 规定的学说。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家对事物
是不适合于表达(关于上帝、自然和精神等等的)表象的丰 的本质(本源)的把握是各不相同的。柏拉图认为,人们日
富内容的,而且也决不能穷尽这样的丰富内容”[ ] ,他们 常所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
思维,之所以形而上学会变成独断论,是因为按照有限规 验世界多样性之统一性的追求和对世界万物“变化”终极
定的本性,独断论“必然会假定,在类似于那些命题的两个 根源的解释。
对立的论断中,一个论断必定是真的,另一个论断则必定
逻辑学认为,单 纯 知 性 思 维 的 感 性 化 特 点 决 定 了,它
是假的”[ ] 。至于怀疑论哲学,由于它坚持近代实证科学 所理解的本质“,必须在经验中用偶然的方式列举出来,它
中对材料的经验性和实证性要求的一面,表面上看来似乎 们(本质———笔者注)的详细内容也只能以表象、保证为根 要合理一些,因为它也是反对那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的, 据,甚至以词源为根据”[ ] 。上文已分析过,逻辑学认为
其实,它们有着同样的局限性,其本质都是知性思维,因为 真理是不能在表象的世界得以把握的,真理是一个矛盾的
象强加给对象,而不是让对象自己规定自己,总是活动于 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 ] 。但是,知性绝不可被推到
自我设定的有限范围之内,把界限看成固定的东西,不对 极端,否则它“就会转化为自己的反面”[ ] 。因为,知性
其否定,但“真理却是本身无限的东西,它是不能通过有限 毕竟是有限的,不是终极的东西。
东西使自己表示出来和得到意识的”[ ] 。总之,本身是有 限性的知性思维只能认识到事物的有限性质。
宇宙论就是把自然界和精神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 世界变化的形式的规律和人的自由及善恶。亚里士多德 说“,单纯的存在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是就偶然性而言, 是作为真的存在,不存在作为虚假;此外还有范畴表,如什 么、性质、数量、何地、何时以及其他表示这类方式的东西。 在这一切之外,还有作为潜能和作为现实的存在”[ ] 。 逻辑学认为,这种单纯知性思维形而上学“未曾把自己的 这类对象视为具体的整体,而是仅仅按照抽象的规定来考 察它”[ ] 。
一、单纯知性形而上学逻辑预设的困境
黑格尔之所以要用逻辑学代替知形性形而上学,他认 为,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理论的逻辑预设是不能成立的。下 面我们就从哲学史的视角来分析单纯知性形而上学在逻 辑预设上遭遇到的困境。
在柏拉图之前 的 哲 学 家,关 注 的 是 存 在 本 身 的 问 题, “这些人完全处于感性直观中,除了头上的天空和周围的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秘———马克思理论的新解读》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曹典顺(
),男,江苏沛县人,教师,博士研究生,从事辩证法理论、社会哲学研究。
维是无法把握表象的本质的,其终极原因就是单纯知性思
当然,逻辑哲学对单纯知性思维的责难并不是对知性
维的有限性的逻辑预设。
哲学史上看,传统形而上学是单纯知性形而上学,它对客观性的解释陷入了有限的抽象思维的泥沼,变成了独断
论。黑格尔认为,解决这一理论困难的出路在于,要从无限的理性思维的视界来把握形而上学,即建立以圆圈式
的论证方式,逻辑思维的构筑依据和由存在论、本质论及概念论所实际把握的逻辑学。
关键词:思辨理性思维;单纯知性思维;形而上学;逻辑学;黑格尔
题里,有限性和无限性被知性相互对立起来,“这种毕竟应 认为,这种传统形而上学用抽象的、有限的单纯知性规定
该是整体的无限性就显得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为有限东西 来表达各个理性对象,把抽象的同一性当做原则,而不能
所限定。———但受到限定的无限性却不过是一种有限东 达到具体的同一性,所以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真理诉求。
年第 期
理论探讨
,
(总第 期)
黑格尔逻辑学对 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质疑
曹 典 顺,
( 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
;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长春
)
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人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学、思辨理性形而上学)解读为相对主义、变戏法。我们认
为,造成这一表象的原因与他们用单纯知形的思维去解读构筑在思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不无关系。从
西而已”[ ] 。其实,人们并不追究这样的谓词能否表达真
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思想内容由本体论、理性心理学
理的内容,也没有研究过用附加谓词的形式是否判断真理 (灵魂学)、宇宙论和自然神学等四个部分的研究结果所组
的形式。实际上,任何谓词都是有限性的,是有局限的知 成。所谓本体论,就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把握事物本质抽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对形而上学的质疑就没有停 止过,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无情的谩骂 和全面的诋毁。然而耐人回味的是,所有批判形而上学的 哲学思维,无不 采 用 形 而 上 学 的 方 法。 我 们 认 为,不 论 采 取怎样的变种,形而上学的存在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所 以,与其否定形而上学,不如换个视角来重新认识形而上 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试图从黑格尔逻辑学(思辨 理性形而上 学 )对 传 统 单 纯 知 性 形 而 上 学 质 疑 的 视 界 出 发,以探索黑格尔逻辑学的思想智慧和哲学旨趣。需要说 明的是,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形而上学从柏拉图开始,终 结于尼采。但在黑格尔看来,传统形而上学是指从柏拉图 开始到康德之前的哲学形式,本文以后者为依据。
大地,就不再有任何前提,因为神话的观念或表象已经被 抛在一边”[ ] 。到了柏拉图,他把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世界 看做变动不居的可感世界,认为人们对它不能形成真正的
知识。要想获得这个世界的真知,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感 性世界去捕捉其背后不变的本质即“理念”,理念这一具体 的存在者开始取代存在成为一切在者存在的根据。到了 近代,许多哲学家、尤其是唯理论者都抱有坚定的形而上 学思想。比如,笛卡尔在数学的东西已经成为新时代科学 的本质特征之时,他把数学的东西作为绝对根据,去解决 存在者的存在问题。从哲学史的角度看,这些传统形而上 学的逻辑预设都是有限性的、抽象的单纯知性思维。
思维的全盘否定。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哲学派别都认可单
逻辑学认为,思维形式包含无限的理性思维和有限的 纯知性思维存在的合法性和现实性。黑格尔说,“必须承
单纯知性思维。实际上,无限的理性思维是思维的本质规 认单纯知性的思维也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作出的贡献,这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定。因为,尽管“有限东西存在于它与它的他物的关系中, 贡献一般在于,如果没有知性,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
只能表示对主词的限制,而不能表示真理。在单纯知性思 动不居的,因而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像巴门
维的形而上学的命题里,“无论怎样,命题的形式,或更确 尼德所主张的“存在’一样,是不动不变的,它的形式就是
切地说,判断的形式,总是不适合于表达具体东西———真 理念,是我们所能见到的现象世界事物的本质和本源。亚
理是具体的———和思辨的东西;判断由于其形式使然,总 里士多德则把实体看做事物的“底层”、“基质”,即形成事
是片面的,就此而言也是假的”[ ] 。
物的最基本的原始的东西,他说,本原“归结为四种方式。
单纯知性思维在哲学史上有两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 它们或者是音节的元素,器皿的质料,火、水以及全部有形
种是独断论哲学,另一种是怀疑论哲学。独断论哲学坚持 物体之整体的部分,推论的前提”[ ] 。柏拉图提出的“共
用表象的方法在经验的实证材料中一定是得不到科学知 统一体,单纯知性思维形而上学所能研究的只能是,“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