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8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218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全科临床论著】218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赵皓,余晾,吕合作,郑宏波,项平【摘 要】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 M)对21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

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C D7)表达。

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

14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

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

结论 FC M免疫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 R733.7 R44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152(2010)1021239202Ana lysis of Imm unophenotype in218Ca ses w ith Acute L eukem i a by Flow Cyto m etry ZHAO Hao,YU L iang,LV He2zuo,et al.Central L aboratory,the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of B engbu M edical College,B engbu233004,A nhui,China【Abstract】O bjecti ve To exp l ore the acute Leukem ia i m munophenotype and its diagnosis value.M ethods A ssay the i m mune phenotype in218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 m ia by fl ow cyt ometer.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 oid leukem ia(AML)ex2p ressed more than t w o kinds of myel oid antigens;part of the m 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CD7).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y m2 phoblastic leuke m ia(ALL)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part of them exp ressed one or t w o kinds of myel oid antigens.Fourteen patients with m ixed acute leuke m ia(MAL)showed t w o kinds or more ly mphoid and myel oid antigens.Four patients with chr onic granular differentiated t o acute ly mphatic leukem ia not only exp ressed myel oid antigens but als o exp ressed ly mphatic antigens. Conclusi on The i m munophenotype by fl ow cyt ometry is the i m portant supp lementary t o acute leuke m ia diagnosis and typ ing inmor phol ogy and cyt oche m ical dyeing foundati on.【Key words】 Acute leuke m ia;I m munophenotype;Fl ow cyt ometry 白血病细胞是一种高度异源性、异质性并具有一定增殖活力的恶性细胞。

传统的F AB(法国、美国和英国形态学标准)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进行的,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有其局限性。

流式细胞术(Fl ow cyt ometry,M)是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和胞内的特异性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对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进行更精细的检测和判断,从而弥补F AB分型的不足,对确定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采用FC M对218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 218例患者为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2月血液科住院患者,年龄10~79岁,男性132例,女性86例。

112 研究方法1.2.1 取材 E DT A2K2抗凝骨髓或血液标本1m l。

1.2.2 仪器与试剂 F 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购自BD公司。

单克隆抗体:F I T C标记的CD2、C D33、HLA2DR、C D15、CD10,PE 标记的CD7、C D13、C D34、C D11b、C D19,Per CP标记的CD45, APC标记的CD5、CD14、CD20、C D45,同型对照I gG1/I gG2a以及混合抗体CD3/M P O/CD79a,透膜剂F I X&PER M及溶血素,以上试剂均购自BD公司,鞘液为自配的P BS缓冲液。

1.2.3 试验方法 表面标志染色: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E D2 T A2K2抗凝骨髓或血液50μl,按表1中的抗体组合分别加入相应的抗体或同型对照(F I TC、PE及PercP标记的抗体为30μl, APC标记的抗体为5μl)室温避光孵育15m in,分别加1000μl 溶血素,室温避光孵育10m in,离心去上清,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入0.5m l P 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

胞内标志染色:先用CD452APC同上进行表面染色、溶血、洗涤,然后加200μl作者单位:233004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通讯作者:赵皓,电子信箱:icecool1980@ 固定液室温固定细胞15m in,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200μl透膜液及胞内染色抗体或同型对照30μl,室温避光孵育10m in,离心去上清,P BS洗涤细胞一次,去上清,加入0.5m l P 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

检测结果采用Cell Q uest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在FSC/SSC散点图中,根据细胞大小和颗粒度进行设门选中有核细胞群体;然后,在C D45/SS C散点图中,根据CD45表达强度和颗粒度,对有核细胞进行设门,选中幼稚细胞群体;最后,再对幼稚细胞群体进行分析,确定各种标志的阳性率。

判断阳性的标准为:胞内染色标志CD3/M P O/CD79a>10%,其他表面标志>20%。

表1 AL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抗体组合抗体A1A2A3A4A5A6B1B2F I TC I gG1CD2CD33DR CD15CD10I gG1CD3PE I gG2a CD7CD13CD34CD11b CD19I gG2a MP O Per Cp CD45CD45CD45CD45CD45CD45-CD79a APC I gG1CD5--CD14CD20CD45CD452 结果 119例经临床确诊的AM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 P O(95.80%)、C D13(90.76%)、C D33(81.51%)、HLA2DR (73.95%)、CD34(54.62%)、CD15(30.25%)、C D11b (22.69%)、CD14(10.92%),其中有19例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C D7的表达。

经临床确诊为ALL的83例患者中,经FC M免疫分型,有21例为T系AL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CD3 (100.00%)、C D7(100.00%)、CD2(90.48%)、CD5(85.71%)、HLA2DR(61.90%)、C D34(42.86%),其中有4例患者伴有CD13等髓系抗原的表达;有62例为B系ALL,各种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CD79a(100.00%)、CD19(93.55%)、CD20 (82.26%)、C D10(69.35%)、HLA2DR(83.87%)、CD34 (69.35%),其中有5例患者伴有CD13等髓系抗原的表达。

AL抗原表达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白血病分型主要根据F AB标准,以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为依据,其诊断符合率仅有60%~80%[2]。

随着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的应用,FC M免疫分型已成为诊断AL 的重要辅助手段,FC M技术能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具有快速、特异、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膜及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由此了解白血病细胞所属系列及分化程度,有助于提高白血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合理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本检测方法根据不同分化阶段造血细胞CD45表达与细胞颗粒度的差异,通过CD45/SSC双参数来确定各种细胞群体。

C D45表达在不同细胞各异,成熟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原/幼细胞,而红细胞不表达;SSC在成熟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原/幼细胞>红细胞。

根据这些特征,即使原/幼细胞很少,也可以在CD45/SSC散点图中清晰显示[3]。

表2 218例AL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分型n CD2CD5CD7CD13CD33CD34DR CD11b CD14CD15CD10CD19CD20MP O CD3CD79a AML119001910897658827133600011400 ALL8319182190526510043585102162 T2ALL21191821409131000000210B2ALL620005043520004358510062 MAL142351168121376105525慢粒急淋变20002122200222101 M P O为中性粒细胞内嗜苯胺蓝颗粒的主要成分,其蛋白开始合成于早幼粒细胞阶段;C D13除在髓系祖系表达外,也存在于成熟粒细胞上;CD33为髓前体细胞的标记,同时在粒细胞、单核细胞上也有较高表达,在判断白血病细胞是否为髓系来源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119例AML中,M P O、C D13、CD33阳性率分别为95.80%、90.76%、81.51%,提示此3类抗原对AML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

其中有19例表达淋系抗原CD7(15.97%),与文献报道C D7与髓系有10%的交叉反映基本相符[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