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书面资料2任职者的报告3同事的报告4直接的观察
岗位规范:岗位劳动规范,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 工作内容与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条件与环境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里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
工作岗位分析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起草与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1在企业单位做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工作说明书2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包括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分析召开有关工作说明书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和修改提出意见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1 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2现代功效学的研究方法3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企业定员原则: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定员必须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设备)(岗位)(比例)(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做的统一规定
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行业定员标准:1企业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基本规范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员工比例控制幅度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4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以作也要求7采用典型设备与质量要求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9人员任职的国家资格标准
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
1表的编号2表的接排3表格的画法4表头的设计
制度化管理的优点: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2制度化管理一理性分析为基础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1共同发展2适合企业3学习与创新并重4符合法律规定5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6保持动态性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1 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3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做出详细的说明3明确本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
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表格,量表提出具体要求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活动的结果原则和要求的贯彻实施做出明确的规定8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年度总结做出原则规定9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问题进行说明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确保人力资源费用的合理性2确保人力资源费用的准确性3可比性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 注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状态调整2注重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3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1制度控制标准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3差异的处理
内外部招聘p58
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1准备展位2准备资料和设备3招聘人员的准备4与协作方沟通联系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6招聘会后的工作
采取校园招聘要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的现象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应关注的问题; 了解招聘会的档次,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面试提问的技巧:1开放式提问2封闭式提问3清单式提问4假设式提问5重复式提问6确认式提问7举例式提问
面试提问时的注意问题: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2有意提问一些矛盾的问题3非常重要的一点事了解求职者的动机4问题要直截了当5观察非语言行为
人员录用的注意策略:多重淘汰,补偿式,结合式
最终录用应注意:1尽量使用全面综合的衡量方法2减少做出录用决策的人员3不能求全责备
人员配置的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2能位对应原理3互补增值原理4动态适应原理5弹性冗余原理
企业劳动分工的作用:1工作简化和专门化2不断改革劳动工具3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专长4防止转换岗位造成的工时浪费
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1直接生产与管理工作分开2不准备工作和执行工作分开3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4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5不同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工作地组织的选择:1应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2应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3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4要为企业的所以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对过细分工进行改造:1扩大业务2充实业务3工作连贯4轮换工作5小组工作6兼岗兼职7个人包干负责
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1工作轮班的组织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4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5工作轮班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班三运转的优点:1人休设备不休,提高设备利用率2缩短工人工作时间3减少连续上夜班的时间4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5在现有厂房的基础增加了用工量
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1有利于找出差距2有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4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5有利于促进企业达成共识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一.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1,建立员工背景档案2同个部门的人员保持密切联系3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4准备培训需求调查
二.制度培训需求调查计划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计划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三.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四.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面谈法,重点团队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观察,调查问卷
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的确定2培训内容的开发3实施过程的设计4评估手段的选择5培训成本的预算
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1培训需求分析2工作说明3任务分析4排序5陈述目标6设计测验7制定培训策略8设计培训内容9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