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考试第8讲(讲义):保税货物1第三节保税货物一、概述(一)概念和分类1、概念: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海关批准(2)未缴纳税费(3)受海关监管(4)应复运出境2、分类★(两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也叫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三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两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1)、储存类保税货物又分为两种形式:①、储存后复运出境的保税货物(2种情况)a、国际转运货物境外厂商运入我国境内暂存后再运往其他国家或者复运回国的货物,也属于保税货物的范围b、供应国际运输工具的货物②、储存后进入国内市场的保税货物(2种)a、进口寄售用于维修外国商品的零配件如果用于保修期内维修,可以免税,如果用于保修期外维修,则要征税。
不包括进口耐用消费品。
b、存入保税仓库的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简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用于进行加工装配的进口零备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
有五种形式:①、来料加工:境外厂商提供原材料,委托境内工厂加工,产品由外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
这种方式,我方是不用占用资金的。
A(国外的厂商)——我国的企业B——A(国外的厂商)②、进料加工:境内企业付汇从境外购买原材料,完成加工,成品销往境外。
进料加工一般是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又销往国外。
※区别:(1)来料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属于同一笔交易,原料供应者即是成品接受者,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2)而在进料加工中,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两笔不同的交易,均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A(国外的厂商)——我国的企业B——C、D、E(国外的其他厂商)(3)在来料加工中,我方不承担销售风险,不负盈亏,只收取工缴费;而在进料加工中,我方是赚取从原料到成品的附加价值,要自筹资金、自寻销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③、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统称为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④、保税工厂:由海关批准,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⑤、保税集团:同一关区内,由一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结合多个加工企业,对进口料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三分法):(1)仓储保税货物:(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1)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主要指为加工贸易而保税进口的料件,以及用这些保税料件生产的半成品、成品。
(2)仓储保税货物主要指保税仓库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主要指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货物。
(二)报关程序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是:备案申请保税——进出境报关——报核申请结案1、备案申请保税(前期阶段)保税货物进口前,货物的收发货代理人等向海关提出将要进口货物的保税申请,当海关给予批准后,所进口货物才能保税。
目的:海关对企业申请进口的保税货物进行审核、备案,便于海关今后的监管和统计。
2、进出境报关:同一般进出口货物一样,在进出境时,都必须和其他货物一样进入进出境报关阶段,一般进出口货物的进出境报关阶段包括4个环节:申报--查验--缴纳关税—海关放行。
而保说货物是要经过进入进出境报关阶段,但是所不同的是,不进入第三个环节,也就是不进入纳税环节。
保税货物海关放行并没有结关,保税货物要进入到海关监管阶段。
3、后期阶段(报核申请结案):报核申请结案:根据企业在海关的备案,当加工合同完成后或储存货物复运出境后,企业向海关申请对进口的保税货物进行核销报关员考试第9讲(讲义):保税货物2【整理编辑:中国报关员考试网】【添加时间:2006-7-4 0:24:15】一、概述保税货物按照海关监管的形式来分:分为三大类,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仓储保税货物、区域保税货物。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一)合同备案(二)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的报关(三)合同报核的内容二、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海关对加工贸易进出口企业的监管模式,在教材中介绍了联网监管模式和常规监管模式两种。
★联网监管模式:★常规监管模式:1、联网监管的概念:参见教材92页2、准予联网监管的企业应当具体的条件:①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加工贸易资格,在海关注册,以出口生产为主;②守法,实行全程计算机管理③按照海关的要求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并具有被核查功能的数据。
④是A类管理企业⑤有足够的资产或资本为本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承担的经济责任提供总担保3、特点:①建立电子帐册,取代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实行电子帐册管理②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进出口货物的备案,取代以合同为单元的备案手续③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④电子帐册备案的料件全额保税例题:(多选)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是海关对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实施监管的一项创新举措,实现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的海关手续具有以下特点:A、建立电子帐册,取代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B、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进出口货物的备案手续,取代货物进出口报关单的填制和申报C、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D、电子帐册备案的料件全额保税答案:ACD2、常规监管模式:基本程序:合同备案——进出口报关——报核结案。
(一)合同备案1、合同备案的含义:指加工贸易企业持合法的加工贸易合同,到主管海关备案,申请保税并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或其他准予备案凭证的行为。
(1)海关受理合同备案:海关根据国家规定,在接受加工贸易企业合同备案后,批准合同约定的进口料件保税,并把合同内容转化为登记手册内容或作必要的登记,然后核发登记手册。
(2)备案要求:合同必须合法有效(商务部门审批通过,加工贸易合同所涉及的料件是否受国家贸易管制,如果是受管制的,是否已经获得了许可,也就是说是否有许可证等)。
(3)同意备案:符合备案要求的合同,海关将在规定日期内予以备案,并核发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不能备案的合同,海关将书面告知申请企业。
2 合同备案企业:(2类)经营企业:对外签订加工合同,负责原材料进口及成品出口的企业加工企业:受经营企业的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组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经营企业也可以是加工企业,但加工企业不具备经营企业的对外签约能力3、合同备案步骤:(5个步骤)(1)合同审批(2)需要领取许可证件的,领取许可证(3)合同内容预录入(4)海关审批(台帐开设联系单)(5)银行开设台帐(台帐开设通知单)(6)领取《登记手册》4、合同备案内容:(1)备案单证:参见教材93页。
例:(多选题)某服装加工厂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加工服装出口合同,该厂报关员到海关办理该批合同的备案手续时,应向海关提交下列哪些单证资料:A、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B、加工生产企业加工生产能力状况C、加工贸易登记手册D、加工贸易合同答案:ABD(2)备案商品(3)保税额度:①在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海关准予备案的料件,全额保税②不予备案的料件及试车材料、非列名消耗性物料等不予保税。
A、金额在10000美元及以下的加工贸易合同,由A类企业或B类企业经营B、按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已被评定为A 类的企业,加工限制类商品C、按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已被评定为C类的企业,加工允许类商品D、A类企业从事飞机、船舶等特殊行业加工贸易的企业经营的加工贸易项目答案:B2、某实行海关B类管理的企业对外签订进口3000美元棉花(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生产出口服装垫肩的加工贸易合同,合同备案的手续应当是:A、不设台帐,申领《登记手册》B、不设台帐,不申领《登记手册》C、设台帐,实转,申领《登记手册》D、设台帐,空转,申领《登记手册》答案:A(5)保证金台帐的开设:备案企业持银行开具的有台帐金额和保证金金额内容的银行保证金台帐开设联系单,到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设台帐并支付保证金,收取银行开具的银行保证金台帐登记通知单,交海关、同时申领《登记手册》。
5、合同备案凭证海关受理合同备案后,企业应当申领有海关签章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或其他准予备案的凭证。
(1)加工贸易登记手册①《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海关为了便于管理加工贸易货物而向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核发的登记册,企业凭此登记册办理进出口货物的备案、报关、报核等程序。
②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分册:便于企业使用而核发的另一本手册。
注意:分册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必须与手册同时报核。
(2)其它准予备案的凭证:对于生产出口产品所需而进口的属于国家规定的78种服装辅料且金额不超过5000美元的合同,对于这类产品,直接凭出口合同备案准予保税,经海关签章编号后,进入进口报关阶段6、合同备案的变更概念:参见教材的96页。
要求:(1)变更合同需报商务部门批准。
(2)贸易性质不变、商品品种不变、合同变更金额小于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延期不超过3个月的合同,直接到海关和银行办理变更手续,不需经商务部门审批。
(3)原10000美元以下的合同,变更后进口金额超过10000美元,A、B类企业应重新开设台帐;B类企业合同变更后,进口料件如涉及限制类商品的,加收相应的保证金。
(4)企业管理类别调整,合同从空转变为实转的,应对原备案合同交付台帐保证金;经海关批准,可以对未完成部分收取保证金。
(5)企业类别调整为D类的企业,已备案合同经海关批准,交付保证金后继续执行,但是不得再变更和延期。
(6)对允许类商品改为限制类商品的加工合同,已备案的合同不再交付保证金;原允许类和限制类商品改为禁止类商品的,已经备案的合同按照国家即时发布的规定办理。
7、与合同备案相关的事项(1)异地加工贸易备案申请①概念:也叫跨关区异地加工贸易:指一关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将进口料件委托另外一个关区内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成成品后回收出口的加工贸易。
判断题:所谓“异地加工贸易”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②要求:A、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应向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备案手续,需要开设银行台帐的,在加工企业所在地指定银行开设台帐。
B、海关对开展异地加工贸易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如果两个企业的管理类别不一样,则按照其中较低的类别管理。
③异地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的步骤A、经营企业凭所在地商务部门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加工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的证明;填制异地加工申请表,向经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提出申请,海关核准后,领取所在地海关的关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