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章小儿腹泻PPT课件

第章小儿腹泻PPT课件



尚可

湿
极-干-
22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原因:
1)碱性物质随大便丢失 2)进食少等,脂肪氧化酮体产生多 3)血容量肾循环差排出酸性代谢产物 4)血液粘稠血循环缺氧乳酸堆积
临床:神萎、嗜睡、呼吸深快;严重者意识不清、口
唇樱红、呼气有丙酮味(烂苹果味)
--
23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略干燥 有 干燥 少
极干燥 无
稍少 正常
明显 基本 减少 正常
极少 极差、 或无 休克
21
渗脱水 血钠 >150mEq/L 皮肤颜色 发灰有/无 皮肤温度 冰凉 皮肤弹性 极差 皮肤湿度 而粘
不同性质脱水的体征
等渗脱水

高渗脱水
130~150mEq/L
<130mEq/L
发灰花纹
发灰花纹更明显

凉或热
GT P
分泌性腹泻
大便呈水样无白细胞无脓血 易发生-脱- 水酸中毒,感染中毒症状轻 15
侵袭性肠炎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小肠、结肠肠壁
充血
水肿
渗出
溃疡
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呈菌痢样黏液脓血便,
明显的发热、烦躁、腹痛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
16
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机制
进食过多 成分不适
不能消化吸收 小肠上部积滞、酸度下降
肠道内病毒感染 寒冷季节占80%
轮状病毒、星状和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 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等
肠道内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肠致病性(EPEC)、产肠毒素(ETEC)、
肠侵袭性(EIEC )、肠粘附性(EAEC)、 肠出血性(EHEC)
其他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
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化功细能菌 紊乱
内源性感染
食物发酵、腐败
短链有机酸/胺类
食物
渗透性 腹泻
肠腔渗透压
肠壁蠕动
腹泻 脱水、酸中毒
--
肝解毒 毒素入血 中毒症状
17
临床表现
按病因分 按病程分
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2月 慢性:>2月
轻度腹泻
按腹泻程度分
-- 重度腹泻
18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表现程 度
失水量
神态
眼眶、 前囟
皮肤 弹性
口唇粘 膜
眼 泪
尿量
循环
轻度脱 水
3~5% 精神稍差,
(30~50ml /
kg)
略有烦躁 不安
稍凹陷
中度脱 水
5~10%
(50~100ml
精神萎靡, 烦躁不安
明显凹 陷
/ kg)
重度脱 水
>10% (100~
120ml / kg)
昏睡,昏 迷
深陷
--
稍差 差 极差
原因:
1)丢失过多 2)摄入少 3)肾保钾较保钠功能差,缺水时仍有钾离子继续排出
临床:肌无力(肌麻痹、麻痹性肠梗阻)、腱反射、腹
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肾浓缩功能 多尿、心率紊 乱、BP
--
24
低血镁、低血钙症
低血钙 (Hypocalcaemia): 酸中毒未纠正:不出现低血钙 酸中毒纠正后:低血钙
低血镁 (Hypomagnesaemia) 较少见,多为营养不良和久泻者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渗透性-大量的渗透活性物质 分泌性-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性-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
--
13
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线粒体、内质网膨胀
吸收面积
病毒侵入肠道
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复制
绒毛缩短
粘膜受累、绒毛破坏
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
分泌双糖酶活性
载体
消化
脂肪吸收 渗透性腹泻
--
5
健康小儿的粪便
胎粪:为墨绿色, 是由脱落的上皮细 胞、浓缩的消化液 及吞入的羊水组成。 出生后24小时排出, 3-4天排完。
--
6
健康小儿的粪便
母乳喂养儿粪便: 为金黄色糊状或
稀薄绿色,酸性, 2-4次/天。
--
7
健康小儿的粪便
人工喂养儿粪便: 为淡黄色,较干稠, 有臭味,中性或硷 性。1-2次/天。易 发生便秘。
--
25
二、几种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病原菌 季节 大便性质 轮状病毒 秋冬 “三多”
诺沃克病毒 9-4月 中等、为稀便
肠内乳肠糖腔渗透压钠-G偶联运转功能
大量水样便,偶有白细胞, 易发生脱水、 酸中毒,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糖、
14
肠毒素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产毒性大肠杆菌侵入肠道
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不侵入黏膜)
不耐热毒素 腺苷酸环化酶
耐热毒素 鸟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
CGMP ↑↑
抑肠细胞吸收钠、氯、水,促肠腺分泌氯
--
3
概述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
约占半数。
近30年来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
显降低,但仍是小儿的常见病和死 亡原因,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世界 10亿/年,第三世界 5亿, 2.01次/人/年,死亡 0.5% ,农村〉城市
--
4
健康小儿的粪便
食物进入消化道至粪便排出因年龄而异: 母乳喂养: 13小时 人工喂养: 15小时 成 人 : 18-24小时
--
8
病因 (Etiology)
(一)易感因素(内因)Predisposing factor
① 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消化酶↓, 酶活性↓)
② 生长发育快 ③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酸↓,免疫球蛋白
↓,SIgA ↓) ④ 肠道菌群失调 ⑤ 人工喂养
--
9
(二)感染(外因)Infectious factor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上海仁济医院 儿科 卢燕鸣
--
1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 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分型及常见类型肠
炎的临床特点。 掌握小儿腹泻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
2
概述
小儿腹泻(腹泻病),是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和 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 征,容易并发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
--
10
肠道内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肠道内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பைடு நூலகம்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
11
(三)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食饵性腹泻) 喂养不当 过敏性腹泻 双糖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 2、气候因素
--
12
(一)急性腹泻
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及
性状改变。
1、腹泻的脱水共、同代的酸、临低床钾表、现
低钙及低镁血症。
轻型腹泻:消化道症状,无脱水、全身中
毒症状。
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重外,全身中毒,
水电酸碱平衡紊乱。
发热、烦躁、腹胀、中毒 性肠麻痹、精神萎靡、嗜 睡甚至昏迷、休克。
--
19
中毒性肠麻痹
--
20
脱水的临床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