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课程考试卷(A)
课程代码: 课程序号: 200 ~200 学年第学期
姓名学号班级
注:1. 本试卷中的汇率,如果没有其它说明,即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
2.本卷1~3页为答题纸,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格一分(共20 分)
1.汇率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_______。
2.把标准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法,被称为
______标价法。
3.最先通过系统研究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致命缺陷的学者是______ _。
4.___________是一种在发行该种货币以外国家的国际交易中被广泛用作度量标准的货币。
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外要素报酬被归入________项目。
6._________是短期价格刚性与利率平价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7.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之一是____________, 它认为在自由竞争并且没有贸易障碍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的售价是一样的。
8.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双边汇率的变化率等于两个国家的_______之差。
9.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长期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效应。
10.根据____________利率平价,实际汇率的预期变化率等于两国预期的实际利差。
11.根据___________利率平价, 当欧元存款比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更高时,美元相对于欧元会立即贬值。
12.______________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小型翻版。
13.1944年7月,44国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起草并签署了《_____________基金组织协定》。
14.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那么该汇率制度被称为_________汇率制。
15.固定汇率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_______流动而成为一体化的地区,这就是所谓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16.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工业化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17.一国货币与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18.汇率的货币分析法试图通过购买力平价来解释由________供求引起的长期汇率行为。
19.金本位制下的物价—_______—流动机制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于1752年提出的。
20.在_________制下,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平衡需要同时使用支出增减和支出转换政策。
二、是非题(下列10个表述,你认为对的用T表示,你认为错的用F表示,每题1分,共10分)
1. 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由绝对购买力平价推导得到的,因此绝对购买力不成立必然意味着相对购买力平价也不成立。
()
2. J曲线效应描述了实际货币贬值后经常项目改善的时滞现象。
()
3. 经验证据充分证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成立的。
()
4.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上升表示本币的升值。
()
5. 由于美元是世界性货币,它可以构成任何国家的外汇。
()
6. 永久性提高货币增长率在长期对实际GDP没有影响。
()
7. 如果市场预期美元对欧元贬值,现期美元的贬值将减少对欧元的需求。
()
8. 国际收支逆差是指平衡表的总和小于零。
()
9. 经常项目开放的国家,其资本项目至少部分开放。
()
10. 在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如果央行决定加息,而美联储并未跟进,则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
三、单项选择(请选择最合适的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1.由于采用复式簿记法,国际收支的总额:
A. 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即为顺差。
B. 如果贷方小于借方,即为逆差。
C. 如果金融账户均衡,则国际收支均衡。
D. 总是为零。
2.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类似于战前金本位制中的
A. 金币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复本位制。
3.在浮动汇率制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政策扩张会使:
A. 利息率提高,本国货币升值。
B. 利息率提高,本国货币贬值。
C. 利息率降低,本国货币升值。
D. 利息率降低。
本国货币贬值。
4.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期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
A. 相对于通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升值,两者呈正向关系。
B. 相对于通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贬值,两者呈正向关系。
C. 相对于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升值,两者呈反向关系。
D. 相对于通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贬值,两者呈反向关系。
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实际产出的提高会使
A. 该国的利率上升,该国货币对外升值。
B. 该国的利率上升,该国货币对外贬值。
C. 该国的利率下降,该国货币对外升值。
D. 该国的利率下降,该国货币对外贬值。
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国民储蓄的提高意味着
A. CA将改善。
B. 政府将减少赤字。
C. 物价水平P将上扬。
D. 总需求增加了。
7.下列哪个交易应记入国际收支账户?
A. 发生在居民之间的交易
B. 发生在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C. 发生在居民与非居
民之间没有货币收支的无偿援助D. 我驻美使馆向国内某企业采购一批货物
8.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这种现象被称为:
A. devaluation
B. revaluation.
C. depreciation
D. appreciation
9.SDR是
A.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创设的货币
B. 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C. IMF创设的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
D. 世界银行创设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
10.当英镑的汇率为1英镑兑换1.25美元时,购买价格为50美元的吉尼斯玩具熊需要多少英镑?
A. 40 英镑
B. 60英镑
C. 70英镑
D. 62.5英镑
11.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实际汇率必定等于:
A. 常数
B. 0
C. 1
D. 正数
12.对于经常账户余额,下列哪个表述最为正确?
A. 货币扩张会使经常账户余额增加
B. 货币扩张会使经常账户余额减少
C. 财政扩张会使经常账户余额增加
D. 财政扩张会使经常账户余额增加
13.当一国的货币法定升值时
A. 产出下降
B. 产出增加
C. 货币供给量减少
D. (a) 和 (c)都对
14.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固定汇率制下
A. 国内外利率相等,R = R*
B. 小国可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C. E = 1
D. R = R*/(F – E)/E
15.在固定汇率制下,下列哪一个表述最为正确?
A. 货币政策只能影响产出
B. 货币政策只能影响就业
C. 货币政策只能影响国际储备
D. 货币政策不能影响国际储备
16.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外部平衡是指
A. 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C.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
17.布雷顿森林体系比金本位制有灵活性在于该体系:
A. 容许汇率浮动。
B. 容许有限度地采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C. 向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
D. 完全由各国自行决定汇率。
18.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主要特征是:
A.预期的自我实现 B. 财政赤字C.多重均衡 D. A和C
19. 其他条件不变时,
A.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升值,而货币供给量减少则会导致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
B.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该国
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而货币供给量减少则会导致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升值C.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对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值不产生影响D.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该国物价水平下跌
20. PPP在现实中不成立的原因有:
A. 交易成本和贸易管制
B. 商品市场中的垄断或寡头垄断
C. 各国的物价是以不同的商品篮子计算的
D. 以上皆对
四、计算题(任选1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已知美元/英镑的即期汇率为£1 = $1.6334~1.6365,一年远期25~40。
如果美国的年利息率为9%,英国的年利息率为6%。
问:是否有套利的机会?
2.已知美元/英镑的汇率为£1 = $1.6421,美国的年利息率为9%,英国的年利息率为6%。
问:按照利率评价,三个月远期汇率升水或贴水多少点?
五、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DD-AA模型?它有何用处?
2.评价购买力平价对汇率的解释力度。
3.比较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与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4.一国货币贬值对本国CA、实际GDP 、利息率、物价等的影响。
5.造成货币危机的原因通常有哪些?对我国有何启示?
6.我国的储备世界第一,它对于我国有何意义?
7.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有哪些?
8.反对浮动汇率的理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