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2.从课文中用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 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师点拨:柳树妈妈准备了小翅膀,把它送给自己的 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随着柳絮飞扬。
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音节。
de děi wéi wèi
因为 wèi 孩子长大了就得 děi 告别妈妈,四
海为 wéi 家,所以蒲公英的种子飞得 de
附录 书法家故事一则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 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
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 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
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 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 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 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 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从这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孩子”指植物的种子。“长大”指成熟。 “四海为家”指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诗歌通 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 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 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
2.从课文中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了
带刺的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挂住动物皮毛
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柳公权的大无畏精神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 一次,他到京城办公事,当时的皇帝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见你了。" 为了嘉奖柳公权,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问柳公权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 ,才可以叫做书法。" 唐穆宗马上变了脸色,以为柳公权是用笔法来向他提意见。 在古时,下属一句话说不好是会容易被杀头的,柳公权敢于这样说,表现了他敢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谜语】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 把根生。(打一植物)
(谜底:蒲公英 )
这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 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拟人的 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 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要留心观察 身边的大自然。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 索,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
察,才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蒲公英、苍耳、豌豆。
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息而 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 又鲜艳。
植物的果实也会互相闹别扭。一艘混装了谷子和水果的货轮,经 过长途运输后,谷子烂了,水果干缩了。原来,谷子堆在一起容易散 发热量,而水果受热就蒸发出水分,变干瘪了。反过来,谷子吸收了 水果蒸发的水分就会霉烂。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 格等。
作用:文中把植物种子都当成了娃娃来写,很亲切。 效果:使所写事物更生动、形象。 效果: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1题。
2.“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本文介绍植物告别妈妈,为什么要提牛马鸟? 文中提牛马鸟是为了激发小朋友思考:难道植 物也有脚和翅膀吗?
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 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
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 “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 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 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推荐阅读
蒲公英的由来 相传,从前村里有户人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唤作公英。一 家人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打破了这个美 满的家庭。原来,女儿得了一种疾病。在旧社会里,一个未婚女子得 了这种疾病,的确是莫大的打击!家长也十分气愤,将公英逐出家门。 公英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河自杀。却说天不该亡公英,河的下 游住着一个一打鱼为生的老人,公英被老人救起。得知公英的不幸后, 老人就到田野里找来一种开黄花的药草,内服外敷,没过几天,公英 的病就好了。公英非常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遂拜老人为义父,因老 人姓蒲,故自称蒲公英。后来传于乡里,乡亲门用这种药治疗疮痈肿 毒,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亲切地称之蒲公英或公英。
三步之才
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 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 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 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 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课文结构
(植 传物 播妈 种妈 子有 )办

蒲公英 苍耳
—风吹 —挂动物皮毛
豌豆
—太阳晒
……—办法多
发仔 现细 更观 多察
课文主旨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 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 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 观察。
4.“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 甲。” “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 “带刺的铠甲”用了比喻,是指苍耳种子外面 带刺的硬皮。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 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最后一小节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小节是诗歌的总结,告诉小朋友平时要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 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 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远。
二、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脚 知 月+却=
( 脚步 ) 矢+口=
( 知识 )
娃 如 女+圭=
( 娃娃 ) 女+口=
( 如果 )
三、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海___为___家___ ___蹦___着___跳___着
____纷____纷____出发 许许____多____多____
柳公权学书法
三朝侍书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 “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 口不说话。 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 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 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 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 壮。 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 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权为谏 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诏书。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 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 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 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他们吸收了 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国学诵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从“纷纷”你体会出了什么?
“纷纷”写出种子们欢快出发的样子。蒲公英的 种子藏在伞一样的绒球里,风一吹,就飞到其他地方, 是借助风的力量。
拓展: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好多,你能仿照本节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