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崩落采矿法(二)共四

崩落采矿法(二)共四

割平巷,打上向平行中深孔,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爆破形成切割槽。
1-切割巷道 2 4-切割炮孔 3-切割天井
2切割天井与扇形炮孔联合拉槽法 在进路端部矿体边界掘进切割天井,在进路端部打上向扇形中深孔,以切割天井
为自由面爆破,形成切割槽。
1-回采进路 2-切割天井
4.6回采
1落矿:在进路打上向扇形炮孔 排面角 前倾
1 -阶段沿脉运输巷道,2-阶段穿脉运输巷道,3-矿石溜井,4-耙矿巷道, 5 –斗颈,6-堑沟巷道,7 –凿岩巷道,8-行人通风天井,9-联络道,
10 -切割井,11 –切割横巷,12 -电耙巷道与矿石溜井的联络道(回风用)
三视图:
1 -阶段沿脉运输巷道,2-阶段穿脉运输巷道,3-矿石溜井,4-耙矿巷道, 5 –斗颈,6-堑沟巷道,7 –凿岩巷道,8-行人通风天井,9-联络道,
切割工程:堑沟形成
1-电耙道,2-放矿口,3-堑沟巷道,4-炮孔,5-矿柱,6-堑沟坡面

在下盘脉外布置底部结构,一般采用单侧堑沟受矿电耙道,斗穿间距5-5.5m ,
斗穿斗颈规格均为2.5×2.5m ,堑沟坡面角60°。上两个分段用倾角60°以上
的溜井及分支溜井与电耙道连通,下两个分段采用独立垂直溜井放矿。在分段矿
10 -切割井,11 –切割横巷,12 -电耙巷道与矿石溜井的联络道(回风用)
(2)采准切割。阶段运输水平采用穿脉装车的环行运输系统,穿脉巷 道间距25 -30m 。
采准工程
1 -阶段运输穿脉,2 -下盘回风道,3 -采场溜井;4-电耙道,5 -上盘进风道, 6-上盘沿脉, 7- 下盘沿脉
或10米。 4.4采准工作 阶段运输巷:沿脉加川脉。 矿石溜井:沿走向50米一个,5个进路设一溜井。 废石溜井:沿走向100米一个。 行人通风井:沿走向500米一个; 分段巷道:间距8米或10米 进路:出矿巷道。
4.5切割工作 形成切割槽方法 1切割天井与切割巷道联合拉槽法 在进路端部矿体边界掘进切割平巷,隔一定距离从切割平巷上掘切割天井,从切
2.行人运输系统 布置环形阶段运输巷,在下盘围岩内布置:行人、通风天井,矿石溜井,
天井间距50-100米,溜井间距为两排漏斗的宽度,溜井将矿石溜放进川 脉,天井与沿脉贯通。
3,底部结构 采用堑沟受矿电耙耙矿底部结构,垂直矿体走向布置。 4,凿岩爆破系统 在矿块中央利用一个斗颈上凿天井和硐室,在硐室内打水平扇形中深孔,
出矿采用30kw 电耙绞车和0 . 3m3的耙斗,在生产中的实际放矿制度是: 首先由近而远,然 后再由远而近地单斗顺序放矿。
( 4)使用条件。 1)中厚与厚矿体。只要合理布置切割井(槽)的位置,本方案能适应矿体厚度的较大变
化; 2)矿石的稳固程度,以掘进切割井时无需支护为宜; 3)当没有相邻松散矿体时,用于开采每个分段的第一个采场,为侧向挤压创造条件。
3.3应用实例 1.缓倾斜矿体的应用
1-下盘阶段运输平巷,2-下盘回风道,3-回风小井,4-电耙道,5-漏斗穿,6-漏斗颈, 7-小溜井, 8-电耙道联络道,9-炮孔,10-凿岩巷道联络道,11-切割平巷,12-切割天井
2.向崩落矿岩挤压
3.端部平底铲运机出矿方案
4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切割立槽的形成:
(3)回采。凿岩主要采用YG -80 和YGZ -90 型凿岩机。扩切割槽的最小抵抗线为1.61.7m ,孔底距为(0.5-0.7)W。落矿的最小抵抗线W为1.8-2m ,炮孔密集系数为1-1.1。 最终孔径一般不大于65mm, ,孔深10-13m。切割槽与落矿炮孔同期、分段起爆。
立体图:
1 、2 -上、下阶段沿脉运输巷道,3 -矿石溜井,4 -设备井,5 -通风行人天井, 6-分段运输平巷,7 -设备井联络道,8 -回采巷道,9 -分段切割平巷, 10 -切割天井,11 -上向扇形炮孔
三视图:
1 、2 -上、下阶段沿脉运输巷道,3 -矿石溜井,4 -设备井,5 -通风行人天井, 6-分段运输平巷,7 -设备井联络道,8 -回采巷道,9 -分段切割平巷, 10 -切割天井,11 -上向扇形炮孔

边孔角: 垂直

排间距 后倾

崩矿凿2-3排,每排10-20个孔。 5采准巷道 沿脉川脉,川脉间距为两排斗宽,行人通风井,溜井,电耙巷,联络道,
斗川,斗颈,拉底巷道,凿岩天井、硐室及联络巷。6切割工作 形成堑沟同时拉底 7回采工作 以拉底空间为自由面及补偿空间,打水平扇形中深孔,向下排起爆,电
体中间部位设专门凿岩巷道并用切割井与堑沟拉底巷道连通。每2 - 3 个矿块设
置一个进风人行天井,用联络道与各分段电耙绞车硐室连通。每个矿块的高溜井
均与上阶段脉外运输巷道贯通,并用联络道与各分段电耙道连通,兼作各个采场
的回风井。采场沿走向每隔10 -12m 开凿切割井和切割横巷 ,以保证耙运层以 上的补偿空间体积达15 - 20 %。切割立槽的形成:
耙出矿。
8适用条件 矿体厚10-30米,倾角>55°矿石不稳,围岩稳固
3.2垂直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 1 )构成要素。阶段高50-60m ;采场沿走向布置,其长度与耙运距离一致,
为25-30m ;分段高度10 - 13m ;在垂直走向剖面上每个分段开采矿体范围近于 菱形。 立体图:
4.1适用条件 地表允许崩落,矿岩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急倾斜厚矿体。中等品位中等
价值的矿石。
4.2结构 在下盘围岩内布置行人通风天井、溜矿井、分段巷道,形成行人通风,
运输系统,从分段巷道向矿体掘进路创造回采条件。
4.3参数 阶段高50-60米,矿块长50-60米,进路间距8×8或10×10 分段高为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