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第一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2.重要公式:(1))0a (a )a (2≥=,(2)⎩⎨⎧<-≥==)0a (a )0a (a a a 2 ;注意使用)0a ()a (a 2≥=.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b ,0a (abb a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a b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0b ,0a (baba >≥=; (2))0b ,0a (b a b a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0.二次根式化简题的几种类型:(1)明显条件题;(2)隐含条件题;(3)讨论条件题.1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可以化为20++=(,,ax bx ca b c为常数,0a≠)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重要条件:①、方程必须是整式方程(分母不含未知数的方程)。

如:2230x x --=是分式方程,所以2230x x--=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形式:20ax bx c ++= (0a ≠),系数,,a b c 中,a 一定不能为0,b 、c 则可以为0,所以以下几种情形都是一元二次方程:①、如果0,0b c =≠,则得20ax c +=,例如:2320x -=;②、如果0,0b c ≠=,则得20ax bx +=,例如:2340x x +=;③、如果0,0b c ==,则得20ax =,例如:230x =;④、如果0,0b c ≠≠,则得20ax bx c ++=,例如:23420x x +-=。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都可以化为一般形式。

例题:将方程2(3)(31)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解: 2(3)(31)x x x -+=去括号,得: 22383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2830x x --= (一般形式的等号右边一定等于0)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形式:2()x a b +=(2)、配方法:(理论依据:根据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将原方程配成2()x a b +=的形式,再用直接开方法求解.)(3)、公式法:(求根公式:x =)(4)、分解因式法:(理论依据:0a b •=,则0a =或0b =;利用提公因式、运用公式、十字相乘等分解因式方法将原方程化成两个因式相乘等于0的形式。

)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1 商场某种新商品每件进价是120元,在试销期间发现,当每件商品售价为130元时,每天可销售70件,当每件商品售价高于130元时,每涨价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1件.据此规律,请回答:(1)当每件商品售价定为170元时,每天可销售多少件商品?商场获得的日盈利是多少?(2)在上述条件不变、商品销售正常的情况下,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1600元?(提示:盈利=售价-进价)分析: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关键在于理清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1)解:销售件数:()()130⨯=70-170-130件日获利:()()301701201500⨯-=元(2)解:设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x 元由题意得:()()1207013011600x x ---⨯=⎡⎤⎣⎦整理得:2320256000x x -+=即:()21600x -=160x ∴=答: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160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1600元。

例 2 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长方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表示第n 个图形) (2)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长方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3)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的情形?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分析:这是一个图形数列题,解题关键在于理清数量关系。

黑瓷砖由四部分组成,比较难求。

所以先考虑白瓷砖数,观察白瓷砖数量变化,不难发现,第n 个图形中白瓷砖数为(1)n n ⋅+。

同时再观察整个图形瓷砖数量变化,易得,第n 个图形中总瓷砖数为(2)(3)n n +⋅+块。

解:(1)256nn ++(2)由题意得:256506nn ++=,即 255000n n +-=∴()()20250n n -+=1220,25n n ∴==- (不合题意,舍去)。

(3) 白瓷砖:2nn +(块)n=1n=2n=3黑瓷砖:46n +(块) 由题意得:246nn n +=+2360n n --=解得:x=∴ 不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的情形。

第三章 频数分布及其图形1、 频数及频率的概念(1) 频数: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叫做该数据的频数。

(2) 频率: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叫做频率。

数据总个数频数频率=2、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

3、 频数分布表的绘制步骤; (1) 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2) 确定组数和组界 (3) 划记(4) 绘制频数分布表 4、 频数分布直方图(1)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组成:①横轴;②纵轴;③条形图。

(2)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①列出频数分布表②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5、 频数分布折线图顺次连结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每个长方形上面一条边的中点,就得到所求的频数分布折线图。

例1、填空题(1)有位同学在草稿纸上随手写下了下面这一串的数字: 34012001122211113432100013440120231则其中0出现的频数为 ,1出现的频数为 ,2出现的频数为 , 3出现的频数为 ,4出现的频数为 。

(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布落在5组内,第一、二、三、五组的数据的格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3)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78,若要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对其进行统计,且分为10组,则组距为 ;第四章 命题与证明概念: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结构:命题可看做由题设(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的分类: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方法:(1)通过推理的方式,即根据已知的事实来推断未知事实;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2)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而公认为正确的:数学中通常挑选一部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定理和公理都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命题⎪⎪⎩⎪⎪⎨⎧⎪⎩⎪⎨⎧假命题(举反例)理)其它的真命题(需要推定理(需要推理)公理(公认为正确)真命题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即S □ABCD =ah ,其中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 必须是a 边到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对角线看:对角钱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若一条直线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点,且这条直线二等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题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N 过点O 与AB 、CD 相交于M 、N ,你认为OM 、ON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OM=ON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OB=OD , AB ∥CD ∴∠ABD=∠CDB又∵∠BOM=∠DON ∴△BOM ≌△DON ∴OM=ON 。

例题2.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DE ∥BC 交AB 于点E ,EF ∥AC 交BC 于F ,试说明BE=CF 。

解:∵BD平分∠ABC∴∠ABD=∠DBC∵DE∥BC,∴∠EDB=∠DBC∴∠ABD=∠EDB∴BE=ED∵DE∥BC,EF∥AC∴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CF=ED∴BE=C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