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学2010年专升本《大学物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
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容的大学物理,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
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非物理类专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我校专科各理工类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以使其能对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有一较为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使他们思路开阔,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
学好大学物理课程,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学物理课程对提高我校培养人才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认识;对大学物理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应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应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总之,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容,其基本要求分为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1)掌握:属较高要求。
对于要求掌握的容,学生应比较透彻地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课要求的有关问题。
(2)理解:属一般要求。
对于要求理解的容应清楚明了,一般不要求推导,但能用以分析和计算工科大学物理课要求的有关问题。
(3)了解:属较低要求。
对于要求了解的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定性解释,知道与问题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的物理意义。
在经典物理部分一般不要求定量计算,在近代物理部分要求能作代公式性质一类的计算。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力学(1) 掌握位移、位矢、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作空间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
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2) 了解质点的相对运动问题,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3) 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掌握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
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
掌握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5) 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应用条件;掌握质点的角动量,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运动的力学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6) 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角量描述,理解有关概念,会计算匀变速转动的简单问题。
(7) 掌握转动惯量概念。
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情况下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8) 掌握运用刚体定轴转动中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1) 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物理图象。
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能等概念。
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2) 通过理想气体的刚性分子模型,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掌握并会应用该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定容摩尔热容和能。
(5) 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
理解准静态过程(平衡过程)。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和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容、等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能改变量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6)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3. 电磁学(1) 理解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叠加原理。
掌握并能计算基本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 掌握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 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
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
了解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4) 掌握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
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或在无限长载流直导线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能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场、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撑握霍耳效应及其计算方法。
(5) 理解电容、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等概念,并能作简单计算。
(6) 了解电磁场的能量。
(7) 了解电磁场的传播方式与电磁波谱。
4. 振动和波动(1) 掌握描述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及各量间的关系。
(2) 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对质点的一维振动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以确定是否是简谐振动;能根据给定一维谐振动的初始条件建立振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4) 了解同方向,同频率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
(5) 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掌握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的一般方法及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理解波形图线。
(6) 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
理解波的干涉性质,了解其相干条件。
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5. 波动光学(1) 了解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
掌握并能分析、计算双缝干涉,以及薄膜的等倾、等厚干涉问题。
(2) 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分析夫琅和费单缝衍射条纹分布规律的方法,并会分析和计算缝宽及波长对夫琅和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
(3) 了解圆孔衍射和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四、学时分配建议建议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自编教材:黄祝明, 吴锋. 大学物理学(上册、下册). :化学工业,2004年. 主要参考书:马文蔚(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 物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1999年.《大学物理学》考试样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质量为1kg 的质点,由静止开始沿曲线j i t r23 (SI )运动,则在0 t 到s t 2 的时间,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 [ ] (A )J 45(B )J 20 (C )J 475 (D )J 722.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2L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中点且垂直于杆的竖直光滑固定轴O 自由转动,其转动惯量为31mL 2,起初杆静止。
桌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各自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正对着杆的一端,以相同的速率v 相向运动,如图所示。
当两小球同时与杆的两个端点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O v俯视图与杆粘在一起转动,则这一系统碰撞后的转动角速度为: [ ](A)L v 32. (B) L v 54 (C)L v 76 (D) L v 98 3.“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 ]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4. 两容器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两气体: [ ] (A) 能一定相同。
(B) 能不等,因为它们的温度可能不同。
(C) 能不等,因为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D) 能不等,因为它们的分子数可能不同。
5.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的磁通量为:[ ](A) B r 2 (B) 2B r 2 (C) sin B r 2 (D)Bcos απr 26.一铜板厚度为D=1.00mm ,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2.70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铜板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U 51020.2 ,已知铜板中自由电子数密度3281020.4 m n ,电子电量C e 191060.1 ,则此铜板中的电流为 :[ ](A) 82.2A. (B) 54.8A. (C) 30.8A. (D) 22.2A.7.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4/cos(t A x 。
在t=T/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 [ ] (A) 2212 A (B) 2212 A(C)2213 A (D) 2213 A8.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 21,且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 ]9. 下面说确的是: [ ] (A)在两个相干波源连线中垂线上各点必为干涉极大。
(B)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的某质点若恒为静止,则这两列波必相干。
(C)在同一均匀媒质中两列相干波干涉结果由波程差来决定。
(D)两相干波相遇区各质点,振幅只能是A 1-A 2 或A 1 +A 2 。
10.用某单色光作氏双缝实验,双缝间距为0.6mm ,在离双缝2.5m 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现测得相邻明纹间的距离为2.27mm ,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 [ ](A)5448A o(B)2724A o(C)7000A o(D)10960A o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质点在oxy 平面上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j t b i t a rsin cos .式中a,b, 为正的常量.则质点的速度v = ,加速度a.(矢量式)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23t(SI ),则t 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n a = ;角加速度 = . 3.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力下温度由0℃加热至100℃时,能改变量为______________;从外界吸热为_______________.4.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细圆环,电荷线密度为 ,则环心处的电势U =___________场强大小Ε=___ ___。
5.图示为一面电荷密度为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现作一关于带电平板左右对称的圆柱形高斯面,其底面积为 s 且与平板所在平面平行,则电场强度对该高斯面侧表面积的通量大小为: ,对其两个底面的总的电通量大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