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 令。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 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 为刘向所拟定。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 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 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 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 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 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果真)能得樊 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能“悦”)见 臣,臣乃得有以(有什么拿来,有办法)报太子。”太子 曰:“樊将军以(因为)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年长、德高之人,这里是对樊将军的尊称)之意, 愿足下更(改变)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 )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 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 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顾( )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 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 前( )曰:“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 )见臣。臣左手把其 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将军岂( )有意乎?”樊於期偏 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教!”遂自刎。
《史记》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30)叙述贵族诸侯的历史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年表 书(8) 记载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制度沿革
人物。
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
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 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 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 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 ,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 责任。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 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 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
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
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 )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 )君图( )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乃(
)还。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用,拿)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 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 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 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诗歌
建筑美:结构匀称,句式整齐
“三美”
绘画美:注重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应该注意区别的字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烛之武退秦师
我国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如 《左传》,《资治通鉴》。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 列,不译。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 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 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 (考虑)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对待)将 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为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怎么 办)?”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曰:“吾每念,常痛于骨 髓,顾(只是,不过)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怎么样)?”
,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 们的追求和向往。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班 固曰:“智者,智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
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 智变成愚诈。”
【素材运用】举例2
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 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 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 全大局。
烛之武原先没有被重用,在关键时刻却能不 计前嫌,深明大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显现了 一个公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 )略( )
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 )请( )荆卿曰:“秦兵旦暮( )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 )可得哉?”荆卿 曰:“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今行而无信 ( ),则秦未可亲( )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 斤,邑万家。诚( )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 秦王,秦王必说( )见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 )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 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 )虑之!”
夜(
)缒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
郑,郑既( )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
舍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之( )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晋君赐
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 音乐美:音韵和谐,回环往复
(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
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
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 (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 “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 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 (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如:汉字的出现,可以~到五千多年前。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丽 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 彷徨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丁香先生
“意象”和“意境”
意
(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 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所 构成的一种充满诗 意的艺术境界。)
1《沁园春 长沙》: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 的情绪。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 风云人物:在一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政局有影响的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材梳理(复习)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第三单元:记叙散文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 船》)
2《雨巷》《再别康桥》: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阴凉:因物体遮住阳光而凉爽。
荫凉:因阳光照射不到而凉爽潮湿。
回溯:向前追溯;回忆;回顾。如:~历史,开拓未 来。
上溯:同“追溯”,从现在向过去的年代推算/比喻 逆着时间探求事物的根源。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夫人之力不
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
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 )还也。”亦去( )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人 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 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 开)之。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国语》¸《 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如《史记 》;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左传》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