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现场组工艺守————————————————————————————————作者:————————————————————————————————日期:2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治金及其它行业用的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分片到货的钢制压力容器(如塔、容器、反应釜、催化再生器、沉降器等)现场组装。
2、材料要求2.1按设计文件和预制深度要求进行到货验收工作,核实容器制造使用的材料、配件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设备制造质量必须具有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发放的监检证书。
2.2检查封头、筒节板片的数量与质量。
几何尺寸、厚度、坡口表面质量不允许存在超差、损伤等质量缺陷。
2.3清点所有内件,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应符合要求,并及时验收保管。
2.4容器成片出厂应按规定附带符合要求的试板。
2.5容器板片应有明显的标识并与排版图相一致。
3、所需设备及工艺装备3.1设备:焊条烘干箱、焊条恒温箱、去湿机、电焊机、氧-乙炔切割器、半自动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角向磨光机、空压机与压风车、经纬仪、磁力钻、千斤顶、倒链、上水泵、试压泵3.2主要施工机具及工装:水平尺、角度尺、划规、测量用细钢丝、样冲、手锤、线坠、钢卷尺、钢板尺、加减丝、龙门板、销子、组对胎具。
4操作前准备工作4.1按程序文件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各类压力容器在现场组焊工作开始前和全部结束后,应按规定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报检,经其确认和取得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文件后,方可进行现场组焊工作。
4.2分片到货的大型设备,必须取得相应的设计文件和制造排板图。
4.3压力容器组装前,应有经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试验计划等,明确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及合格标准,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必须按相应规定执行。
4.4人员、设备、工装准备充分。
有足够能力与数量的工艺组装人员、持证焊工、其他作业人员和相应的管理人员,设备性能完好,检具量具和仪器仪表检定合格,确保精度,工装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4.5已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者应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内容,掌握该工序要求、操作要点、检测方法、合格标准等。
5操作方法和顺序5.1施工工序施工到货围板组环组装A类焊焊缝倒装组焊安装接热处水压5.2操作方法5.2.1组装筒节1)组装筒节宜在板式平台上进行,平台板厚度与支管数量布置根据组装筒体的重量确定,确保平台牢固、平整。
2)组装前对照设计图纸和排板图检查来料规格,画出基准圆,并考虑环向焊接收缩余量。
3)按制造厂提供的排板图,用吊车吊装围板。
为确保安全,每张板上焊接吊耳,4)围板后用龙门板、销子、加减丝等卡具固定筒节纵缝,调整对口间隙和错边量,并测量上口水平度、圆度、实测上下口周长,无误后定位焊,定位焊采用与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
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不大于钢板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
其余材质对口错边量如下:对口处钢板厚度δn(mm) 对口错边量b(mm)≤12 ≤1/4δn>12~20 ≤3>20~40 ≤3>40~50 ≤3>50 ≤1/6δn,且≤105)承受内压的容器组装完成后,按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
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大于该断面内径的1%,且不大于25mm。
当被检查断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则该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的1%与开孔内径2%之和,且不大于25mm。
6)承受外压及真空容器组装完成后,按以下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采用内弓形或外弓形样板(依测量部位而定)测量。
样板圆弧半径等于壳体内半径或外半径,其弦长等于GB150(图6-12)中查得的弧长的2倍。
测量点应避开焊接接头或其他凸起位。
用样板沿壳体径向测量的最大正负偏差不大于GB150(图10-11)中查得的最大允许偏差值。
7)根据圆筒规格加“十”字或“米”字支撑。
8)每一筒节上做出中心线和标高标记。
5.2.2组装吊装段1)用倒装方法组装成吊装段,以使组装位置绐终处于最低高度。
2)事先考虑安装对口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如何在地面安装三角架、平台板、拦杆等。
3)将下一筒节放稳找平,用吊车吊装上段组对环缝。
遵照排板图,上下筒节纵缝错开,接管位置与焊缝错开一定距离。
4)用经纬仪在互成90度的两个方向测量筒节的垂直度,保证筒节符合要求5)用立式卡具调整间隙和错边量,角变形不得超差。
6)根据测得的对口周长差确定错边量,使错边量均匀散开防止超差。
7)然后对称分段组装点焊,点焊时采用和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
8)其余筒节参照以上方法进行组焊。
9)筒节组对后在上下口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加十字撑或环型加强板。
6、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序号工序名称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测要求1准备阶段施工技术方案及排板图施工方法、程序、质量标准、审批执行质保手册2 焊接工艺评定评定覆盖范围JB4708、公司评定汇编3 焊工认定焊工相应位置资格、业绩考核焊工登记台帐4 基础验收基础标高、中心位置、平整度及砼强度GB工机具设备性能、配件、检维修5材料验收材质证明、外观、数量、内在质量67组装材料切割几何尺寸、规格、数量、质量8 坡口型式与尺寸9 滚圆圆弧度、直线度、应力释放程度10 热处理过程加固方法、圆弧度11 摆放与运输胎具存放12 组对质量组对间隙、错边、表面清洁13焊接预热、后热温度、加热范围、速率14 焊接工艺电流、电压、焊速、线能量15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16 层间清理打磨、检验、接头处理17 焊缝外观形状、尺寸、表面质量18 焊接材料检验、烘烤、发放、保护气体的纯度分段到货压力容器组装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治金及其它行业用的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分段到货的钢制压力容器(如塔、容器、反应釜、分离器、再生器、反应器等)现场安装和现场组装。
2、材料要求2.1按设计文件和预制深度要求进行到货验收工作,核实容器制造使用的材料、配件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设备制造质量必须具有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发放的监检证书。
2.2检查封头、筒节的数量与质量。
几何尺寸、厚度、坡口表面质量不允许存在超差、损伤等质量缺陷。
2.3清点所有内件,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应符合要求,并及时验收保管。
2.4容器分段出厂应按规定附带符合要求的试板。
2.5容器每段筒节应有明显的中心线、标高标识排版应与排版图相一致。
3所需设备及工艺装备3.1设备:焊条烘干箱、焊条恒温箱、去湿机、电焊机、氧-乙炔切割器、半自动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角向磨光机、空压机与压风车、经纬仪、千斤顶、倒链、上水泵、试压泵3.2主要施工机具及工装:水平尺、角度尺、划规、测量用细钢丝、样冲、手锤、线坠、钢卷尺、钢板尺、加减丝、龙门板、销子、组对胎具。
4操作前准备工作4.1按程序文件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各类压力容器在现场组焊工作开始前和全部结束后,应按规定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报检,经其确认和取得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文件后,方可进行现场组焊工作。
4.2分段到货的大型设备,必须取得相应的设计文件和制造排板图。
4.3压力容器组装前,应有经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试验计划等,明确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及合格标准,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必须按相应规定执行。
4.4人员、设备、工装准备充分。
有足够能力与数量的工艺组装人员、吊装作业人员与持证焊工和相应的管理人员,设备性能完好,检具量具和仪器仪表检定合格,确保精度,工装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4.5已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者应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内容,掌握该工序要求、操作要点、检测方法、合格标准等。
4.6核对裙座底板上地脚螺栓孔位置与基础的地脚螺栓实际位置是否相符。
5操作方法和顺序5.1施工工序施工到货筒节组装B类焊焊接安装接热处水压5.2操作方法1)现场组对分段到货设备可采用卧装法或立装法组装。
2)采用立装法施工工艺如下:将设备下段用吊车吊装到基础上就位,然后用垫铁调整标高并用经纬仪找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固定好地脚螺栓。
3)用吊车吊装其上一段组对环缝。
吊装时根据每段的中心线找好方位4)用经纬仪在互成90度的两个方向测量筒节的垂直度,保证筒节符合要求5)用卡具调整间隙和错边量。
6)根据测得的对口周长差确定错边量,使错边量均匀散开防止超差。
7)然后对称分段组装点焊,点焊时采用和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
8)其余段参照以上方法进行组焊。
6、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序号工序名称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测要求1准备阶段施工技术方案及排板图施工方法、程序、质量标准、审批执行质保手册2 焊接工艺评定评定覆盖范围JB4708、公司评定汇编3 焊工认定焊工相应位置资格、业绩考核焊工登记台帐4 基础验收基础标高、中心位置、平整度及砼强度GB工机具设备性能、配件、检维修5材料验收材质证明、外观、数量、内在质量67组装材料切割几何尺寸、规格、数量、质量8 坡口型式与尺寸9 滚圆圆弧度、直线度、应力释放程度10 热处理过程加固方法、圆弧度11 摆放与运输胎具存放12 组对质量组对间隙、错边、表面清洁13焊接预热、后热温度、加热范围、速率14 焊接工艺电流、电压、焊速、线能量15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16 层间清理打磨、检验、接头处理17 焊缝外观形状、尺寸、表面质量18 焊接材料检验、烘烤、发放、保护气体的纯度整体到货压力容器组装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治金及其它行业用的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整体到货的钢制压力容器(如塔、容器、反应釜、分离器、换热器、再生器、反应器等)现场安装。
2材料要求2.1按设计文件和预制深度要求进行到货验收工作,核实容器制造使用的材料、配件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设备制造质量必须具有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发放的监检证书。
2.2检查设备的几何尺寸、接管方位和外观质量情况,不允许存在超差、损伤等质量缺陷。
2.3清点所有内件,规格、型号、数量、质量应符合要求,并及时验收保管。
3、所需设备及工艺装备3.1设备:吊车、倒链、千斤顶、经纬仪、水平仪。
3.2主要施工机具及工装:测量用细钢丝、手锤、线坠、钢卷尺、钢板尺、吊装胎具、玻璃管等。
4操作前准备工作4.1按程序文件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各类压力容器在现场组焊工作开始前和全部结束后,应按规定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机构报检,经其确认和取得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文件后,方可进行现场组焊工作。
4.4人员、设备、工装准备充分。
有足够能力与数量的工艺安装人员、吊装作业人员与持证焊工和相应的管理人员,设备性能完好,检具量具和仪器仪表检定合格,确保精度,工装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4.5已进行技术交底。
操作者应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内容,掌握该工序要求、操作要点、检测方法、合格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