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09农学(药用植物)指导教师: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2011年12月23日目录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3 第二部分土壤参数测定———————————8 第三部分岩石和土壤类别鉴定与观测—————10 第四部分农业土壤的调查与观测———————13 第五部分无机肥料的定性鉴定————————16 第六部分实习心得—————————————19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后山时间:2011年12月19日一、实习意义土壤剖面形态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在各种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综合反应,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主要手段,也为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编制土壤图、评定土壤肥力、土地评价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三、实习器材军用铲、土钻、剖面刀、手持罗盘仪、海拔表、卷尺、比样标本盒、土袋、铅笔、记录本、土壤剖面记载表。

四、实习内容(一)土壤剖面点的选择选择原则:1、剖面点应设于该土壤类型内代表性最大的地段,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

不宜设于土类的边缘或过渡地段。

2、在地行变化区域应设于典型的地形部位,如山坡的中部,山脊山谷的坡面上,避免山顶或山谷。

3、选择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避开道路、住宅、沟、粪坑、坟墓、池塘等地方。

4、林地调查应避开林窗或林缘,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离开树干1.5m左右的标准地中部。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1、剖面规格:自然土壤剖面大小要求长1.5m、宽1m、深1m(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层,一般耕种土壤长1.5m,宽0.8m,深1m。

2、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无阳光时可任选,山地条件下观察面应与等高线平行。

3、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4、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5、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6、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1、土壤剖面层次划分标准O层:枯落物层。

据分解程度不同,还可分为L、F、H层。

A1层:腐殖质层。

可分为A11、A12层。

A2层:灰化层AB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过渡层。

B层:淀积层,里面含有由上层淋洗下来的物质,所以一般较坚实。

BC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过渡层。

C层:母质层。

据盐的不同,还可分为CC、CS层。

D(R)层:母岩层。

根据土壤剖面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

上面介绍的模式剖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层次,而且层次间的过渡情况也会各有不同,有的层次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是逐渐的。

层次间的交线有平直的、曲折的、带状的、舌状的等多种形式。

2、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 B或B 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 h,粘粒淀积B t,铁质淀积B ir等。

(四)土壤剖面描述按照土壤剖面记载表的要求进行描述1、记载土壤剖面调查时的调查时间、所在位置、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海拔高度、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土地利用、地下水深度等情况2、划分土壤剖面层次,记载厚度,按土层分别描述各种形态特征,土层线的形状及过渡特征。

3、进行野外速测,测定pH值、高铁、亚铁反应及石灰反应,填入剖面记载表。

4、最后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简单的野外速测,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名称,鉴定土壤肥力,提出利用改良意见。

(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1、颜色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

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土壤颜色来命名的。

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或肉眼观察描述法2、质地土壤中各种粒径土粒的组合比例关系叫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根据其机械组成的近似性,划分为若干类别,这就叫质地类别,土壤质地对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分级有重要意义。

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通常采用简单的指感法(见表1)。

表1 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量的分级标准如下,石质大于2mm直径砾石的含量(见表2):表2 砾质含量分级标准砾质定级砾质程度面积比例非砾质性极少砾质5%微砾质性少量砾质5~10%中砾质性多量砾质10~40%多砾质性极多砾质>40%3、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经外力分开,沿自然裂隙散碎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位个体。

土壤结构大多按几何形状来划分,目前采用的结构分类标准如表3。

表3 土壤结构类型划分表土壤结构单粒结构团粒结构核状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土团大小散沙状0.25-10mm 10-50mm 小块50-100mm大块>100mm高度>>长、宽厚度<3mm4、土壤松紧度又名坚实度,土壤紧实度指每单位压力所产生的土壤容积压缩程度,或每单位容积压缩所需要的压力,单位为kg/cm3。

测定土壤坚实度可使用土壤坚实度计,其使用方法如下:(1)首先判断土壤的坚实状况,选用适当粗细的弹簧与探头的类型。

(2)工作前,弹簧未受压前,套筒上游标的指示线,如为kg时应指于零点,如深度为cm时,应指于5cm处。

(3)工作时,仪器应垂直于土面(或壁面),将探头掀入土中,至档板接触到土面时即可从游标指示线上获得读数,即探头的入土深度cm和探头体积所承受的压力kg。

(4)根据探头入土深度,深头的类型,弹簧的粗细,再查阅有关壤土坚实度换标表,即得土壤坚实度的数值kg/cm3。

(5)每次测定完毕,必须将游标推回原处,以便重复测定,但必须注意防止游标产生微小滑动,以免造成测定误差。

(6)工作结束,坚实度计必须擦拭干净,防止仪器生锈,以保证仪器测定的精度。

如果没有土壤坚实度计,可按下列标准加以描述(见表4):表4 松紧度等级划分等级刀入土难易程度土钻入土难易程度极松自行入土土钻自行入土松可插入土中较深处稍加压力能入土散刀铲掘土,土团即分散加压力能顺利入土但拔起时不能或很难带取土壤紧刀钞入土中费力土钻不易入土极紧刀铲很难入土需要用大力才能入土且速度很慢,取出也不易,取出的土带有光滑的外表。

5、湿度通过土壤湿度的观察,能部分看出土壤墒情这个主要肥力特征,可分为干、润、湿润、潮润、湿五级。

(1)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

(2)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

(3)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的感觉。

(4)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并能捏成土团,捏不出水,捏泥粘手。

(5)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

6、孔隙指土壤结构体内部或土壤单粒之间的空隙,可根据土体中孔隙大小及多少表示(见表5):表5 孔隙分级孔隙分级细小孔隙小孔隙海绵状孔隙蜂窝状孔隙网眼状孔隙孔径大小(mm) <1 1—3 3—5 5—10 >107、植物根系描述标准可分为四级(见表6)表6 土壤剖面内根系分级描述没有根系少量根系中量根系大量根系标准(根系数/cm2) 0 1—4 5—10 >108、土壤新生体新生体是成土过程中物质经过移动聚积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形态或特征的化合物体,常见的新生体有下列几种:(1)石灰质新生体:以碳酸钙为主。

形状多种多样,有假菌丝体,石灰结核,眼状石灰斑,砂姜等,用盐酸试之起泡沫反应。

(2)盐结皮、盐霜:由可溶性盐类聚积地表,形成白色盐结皮或盐霜,主要出现在盐渍化土壤上。

(3)铁锰淀积物:由铁锰化合物经还原,移动聚积而成不同形态的新生体,例如锈斑、锈纹、铁锰结核、铁管、铁盘、铁锰脐膜。

(4)硅酸粉末:在白浆土及黑土下层的核块状结构表面有薄层星散的白色粉末,主要是无定形硅酸。

9、侵入体例如砖块、石块、骨骼、煤块等,是土壤的外来物,非成土过程的产物。

10、石灰反应含有碳酸钙的土壤,用10%盐酸滴在土上就产生泡沫,称为石灰反应,根据泡沫产生的强弱记载石灰反应程度(见表7)。

表7 石灰反应等级等级现象记法无石灰反应/ 用“—”表示弱石灰反应盐酸滴在土上徐徐发泡+中度灰反应明显发泡+ +强石灰反应剧烈发泡+ + +11、pH值的简易测定可用广泛pH试纸。

或pH混合指示剂(配方见后),取黄豆大土粒碾散。

放在白瓷板上,滴入指示剂5~8滴,数分钟后使土壤侵入液淌入瓷板上另一小孔,用比色卡比色。

(六)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1、将土壤剖面样品按不同层次装入比样标本盒的不同格子中。

2、收集腐殖质层的土壤装入土袋中。

3、用环刀采集腐殖质层的土壤。

五、实习结果分析表8 土壤剖面记载表六、实习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大家的工作井然有序,其中另外三位男组员主要负责挖剖面和测量,另外一位女组员负责协助帮忙,我主要负责剖面的观察分析并记录和后续记载表的整理和总结。

对剖面的观察和分析使我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加深了我对土壤的认识,锻炼了我的操作能力。

后续材料的整理、剖面记载表的完善,让我对这次实习内容有了深刻理解,对课本知识有了良好巩固。

第二部分土壤参数测定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实验室时间:2011年12月19日一、实习意义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四大因素之一。

它影响着土壤中养分的分布、转化和有效性,以及土壤的通气状况,所以土壤水的含量与林木生产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是不同的,进行土壤理化常规分析时,必须以绝对干燥的样品为基准才能使分析结果在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使整个分析结果有一个合理的相对性数值,因此必须对土壤水分进行测定。

二、实习目的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根据测定土壤比重的结果可以大致判断土壤的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及母质、母岩的特性,测定土壤容重则可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土体重量,并以此来推算土壤水分、养分的含量,也可计算出土壤灌水定额。

由土壤比重和容重的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出土壤也孔隙度,为了解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