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序言一、建设“数字朝阳”的指导原则 (4)(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4)(二)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5)(三)互联互通,信息互享 (5)(四)发展产业,形成规模 (5)(五)应用为先,注重实效 (5)(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6)二、“数字朝阳”的发展目标 (6)(一)总体目标 (6)(二)具体目标 (6)三、“数字朝阳”建设的主要任务 (8)(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9)1.朝阳公用信息平台工程 (9)2.朝阳政务专网工程 (9)(二)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10)1.电子政务建设工程 (10)2.电子商务建设工程 (12)3.教育信息化工程 (13)4.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 (13)5.社区信息化建设工程 (14)6.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工程..............................,..16(三)重点地区信息化建设 (17)1.数字CBD工程 (17)2.数字电子城工程 (18)3.数字奥林匹克公园工程 (18)四、保障措施 (19)(一)组织体系保障 (19)(二)政策法规保障 (19)(三)资金投入保障 (19)(四)人才培训保障...................................................... .. (20)结束语序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迈向新世纪“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北京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造起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是首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
首都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是建设“数字北京”。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首都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定位。
朝阳区委、区政府根据中央及北京市的发展规划,制定了朝阳区“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进程,把朝阳区建成北京商务中心区、高新技术转化区、科教文化发达区、富裕文明新城区的奋斗目标。
信息化是实现朝阳区“三化四区”发展目标的新动力和支撑点。
朝阳区作为北京CBD、电子城和200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的所在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水平是未来5年内朝阳区面临的紧迫任务。
朝阳区信息化发展任务就是要建设“数字朝阳”。
它既是“数字北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在朝阳区的具体体现。
“数字朝阳”的核心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架覆盖全区的数字化网络,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服务体系。
通过“数字朝阳”的建设,将构筑起朝阳区现代化发展的新经济平台。
一、建设“数字朝阳”的指导原则在首都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五”发展计划《纲要》指导下,遵循国家信息化“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十四字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联合共建、点面结合,加快朝阳区信息化建设,为朝阳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做出贡献。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朝阳区的信息化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首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进行建设,在充分了解现状的情况下,结合朝阳区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
(二)突出特色,塑造品牌朝阳区是北京市对外交往的窗口区,区内外交使馆、高档宾馆写字楼、大型文体场所、展览馆云集;北京商务中心区、电子城科技园、奥林匹克公园坐落在朝阳区;朝阳区是北京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开发、建设区。
紧紧抓住这些特色和建设机遇,把“数字朝阳”塑造成一个全国数字城市的示范品牌。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首都和朝阳区的全局出发,打破区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局限性,统一标准、联合行动、互相协调、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发挥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优势。
(四)发展产业,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电子城、望京科技园为产业基地,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与电子产品企业。
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产品为龙头,密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名牌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带动朝阳区信息产业发展。
(五)应用为先,注重实效坚持面向应用、面向需求,以应用和需求来带动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
按照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在确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时,既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又要考虑技术的可靠性和扩展性,不盲目求新、求大、求洋。
重大信息化工程采取滚动建设,逐步到位的实施方针。
(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推进全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部门要用规划、政策、法规来引导,要用标准、协议、技术规范来协调。
政府要加大对政务、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的投入,带动其它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同时,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强调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按照市场机制投资、运营和管理。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企业、事业单位自筹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二、“数字朝阳”的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数字朝阳”2001-2005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实现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起“数字朝阳”的基本框架。
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市的领先地位,达到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的水平。
(二)具体目标1、大力发展宽带城域网建设。
2003年光缆覆盖到全部小区、街乡、企业、商住大楼;全区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总体达到50%以上。
2、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达到90%以上;开始播出并逐步普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广播。
3、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每百户60台;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互联网网民比例达到65%以上。
4、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初步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和全区政务系统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5、企业上网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区内企业全部上网,区属企业全部实现电算化,90%以上企业进入电子商务。
6、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家庭信息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
7、完成朝阳区教育宽带信息网工程建设,区内300余所中小学全部建立校园网,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
8、建成城市智能管理应用系统,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9、区内信息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朝阳区支柱产业和财政、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
10、CBD、电子城、奥林匹克公园三个重点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1、建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
三、“数字朝阳”建设的主要任务“十五”期间,“数字朝阳”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2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6项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3个重点地区信息化建设,代号“263”工程。
(“263”工程结构框架图)(一)朝阳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朝阳公用信息平台工程朝阳公用信息平台是建立在信息传输网络和国际标准协议基础上的、实现信息交换和服务的公用设施,是依托于公用网络平台之上建立的。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区内电信、有线电视光缆资源构架高速宽带互联的朝阳公用信息平台。
按照市政府发布的《区域性公用信息平台网络建设技术规范》,朝阳公用信息平台要与首都公用信息平台以高速宽带网络连接,为朝阳区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数字社区、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及重点地区信息化提供电信级的网络基础设施。
实行“一个平台一个出口”的原则,朝阳区内面向社会单位及公众的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咨询等应用,都要在朝阳公用信息平台上开展。
朝阳公用信息平台提供一个统一出口上连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和国际互联网。
此项工程于2002年底前完成。
2、朝阳政务专网工程加速建设高速宽带政务网络,依托朝阳公用信息平台向上与北京市政务专网连接,向下与朝阳区各处级单位内部局域网建立高速宽带互联。
今后朝阳区各级机关的政务工作要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各部门(公安除外)不再单独建设同上级业务部门的纵向网络系统,其信息交换均通过朝阳政务专网完成。
朝阳政务专网采用物理隔离方式与国际互联网隔离,确保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性。
政务专网将主要承载党政机关内部公文流转、信息传输、电视电话会议等办公业务。
此项工程于2002年上半年完成。
(二)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1、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面向社会的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行政机关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到2005年底建成全区政务系统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1)建设和完善政府网站。
朝阳区政府网站()是朝阳区的门户网站,是对外宣传朝阳、展示朝阳风采的第四媒体,是沟通国内外的窗口。
要继续推进政府上网工程,不断完善网站的政务公开、信息门户、工作流处理(业务处理)、招标采购、招商引资、为民服务等功能。
各委、办、局、处、街、乡均应在区政府网站下建立自己的子网站、网页。
政府各部门的网站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网站形象标识。
信息资源丰富的单位可建立独立的域名,其他单位可以建立次级域名或建立网页栏目。
在网站的硬件建设方式上,采用托管服务器或虚拟主机的方式,集中安置在区信息网络中心机房,进行统一管理。
上网单位要做好网站信息内容和版面的及时更新工作,加强对上网信息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2)机关内部局域网建设。
各单位都应该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技术规范建设内部局域网。
对于已建的局域网,应在保证现有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搞好网络的升级工作,逐步向统一的系统平台迁移,所有单位的局域网必须按政务专网建设标准要求接入政务专网,实现网络互联互通。
各委、办、局和街、乡的局域网规划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域,跨域的访问会被严格控制,需要特殊授权才能进行,以保证各单位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3)加快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发布、公文流转、业务流管理、视频会议等,要按照党政机关的业务需求,推进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创造条件,运用电子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逐步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