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PPT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PPT


• 2.火灾发展过程与预防基本原则
1)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 当燃烧失去控制而发生火灾时,将经历 • 下列发展阶段: • a 酝酿期 b 发展期 • c 全盛期 d 衰灭期 2)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 • a 可燃物的数量 • b 空气流量 • c 蒸发潜热
3)预防火灾的基本原则 a 严格控制火源 b 监视酝酿期特征
三)灭火剂及其应用
1.水 (1)灭火作用
• 对燃烧物质冷却降温,从而 减弱燃烧的强度;稀释燃烧 区的氧,使火势减弱。 • 对于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 的火灾,如果允许用水扑救, 水与可燃、易燃液体混和, 可降低燃烧液体浓度以及燃 烧区内可燃蒸气浓度,从而 减弱燃烧强度。
2.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由发泡剂、 泡沫稳定剂和其他添 加剂组成。泡沫灭火 剂由于发泡剂不同有 多种类型,如化学泡 沫灭火剂;蛋白泡沫 灭火剂,水成膜泡沫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 灭火剂;高倍数泡沫 灭火剂等。
3.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的 防潮剂硬酯酸钠及滑石粉等组成。 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同时干粉灭火剂与 燃烧区碳氢化合物起作用,抑制燃烧过程, 致使火焰熄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其他灭火剂 二氧化碳、卤代烃等灭火剂等。
四)灭火设施
1.水灭火装置 (1)喷淋装置
(2)水幕装置
2.泡沫灭火装置
严格控制点火能源 a 明火,如加热(维修)用火的控制。 b 高温表面 c 电器火花及电弧。 d 静电,静电防护主要是设法消除或控制静电的产生 和积累的条件。 e 摩擦与撞击。
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减弱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 建筑设计:须按《爆炸危险场所有关规定》 工艺安全:P、V、T、流量、防止跑、冒、滴、 漏、防止误操作
5 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 1)隔离、露天布置、远距离操纵
• 分区隔离 • 在总体设计时,应慎重考虑危险车间的布 置位置。危险车间与其他车间或装置应保 持一定的间距,充分估计相邻车间建筑物 可能引起的相互影响。对个别危险性大的 设备,可采用隔离操作和防护屏的方法使 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隔离。
2)防火与防爆安全装置 阻火装置 阻火设备包括阻火器、安全液封和单 向阀等,其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 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容器和管道, 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间蔓延和扩 散。
2)预防爆炸的基本原则 a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b 严格控制着火源。
c 燃爆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
d 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e 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 损失。 f 检测报警
• 4、防火防爆通用技术措施
防火技术措施 防爆技术措施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a 用难燃或不燃物质代替可燃物质 b 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采取措 施。 c 密闭与通风措施。 d 惰性介质保护。
单向阀 亦称止逆阀、止回阀。生产中常用 于只允许流体在一定的方向流动,阻 止在流体压力下降时返回生产流程。
3)防爆泄压装置

安全阀
泄压 报警
爆破片
防爆门
放空管
在某些极其危险的化工生产设备上,为防止 可能出现的超温、超压、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宜 设置自动或就地手控紧急放空管。另放空口应在 防雷保护范围内,为防静电,放空管应有良好的 接地设施。
4.干粉灭火装置 干粉是微细的固体颗粒,有碳酸氢 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尿素 干粉等。
5.烟雾灭火装置 烟雾灭火装置由发烟器和浮漂两部分组成。 烟雾灭火剂由硝酸钾、木炭、硫磺、三聚 氰胺和碳酸氢钠组成。 6.氮气灭火装置 氮气灭火装置的结构与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类似,适于扑灭高温高压物料的火灾。
阻火器
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 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 体的设备、管道内或阻止 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 阻火器是应用火焰通过热 导体的狭小孔隙时,由于 热量损失而熄灭的原理设 计制造。
安全液封
安全液封的阻火原理是液体封在进出口之 间,一旦液封的一侧着火,火焰都将在液 封处被熄灭,从而阻止火焰蔓延。一般安 装在气体管道与生产设备或气柜之间,一 般用水作为阻火介质。 常用的安全液封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
二、消防常识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 ①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冷却灭火法; ②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窒息灭火法; ③隔离与火源相近的可燃物——隔离灭火 法; ④消除燃烧中的游离基——抑制灭火法。
二)消防设施 1、消防站 2、消防给水设施 • (1)消防给水管道 • (2)消火栓 • (3)生产装置区消防给水设施
防火防爆安全基础知识


一、防火防爆基本技术 二、消防常识
一、防火防爆基本技术
• 1、基本措施
• 1).火灾和爆炸的隐形火源分析 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实质: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同时 具备,并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燃烧系统时才能 发生。 爆炸的条件:存在可燃物质、达到爆炸极限、 混合物在火源作用下。 隐形着火源分析: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 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热能、高温表面、其 他热源
c 采用耐火材料
d 阻止火焰的蔓延
e 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g 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及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3. 爆炸发展过程与预防基本原则
1)爆炸发展过程的特点 a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相互扩散混合,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
b 爆炸性混合物遇着火源,爆炸开始。 c 产生连锁反应,爆炸范围扩大,威力升级。
d 最后是完成化学反应,爆炸威力造成灾害性破 坏。
按发泡剂不同分为化学泡沫和空气机械泡沫装置 两种类型。 按泡沫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中倍数和高倍数三 种类型。 按设备形式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类型。 泡沫灭火装置一般由泡沫液罐、比例混合器、混 合液管线、泡沫室、消防水泵等组成。泡沫灭火 器主要用于罐区灭火。
3.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一般由储气钢瓶组、配管和喷头组成。 其用量与可燃物料的物性、防火场所 的容积和密闭性等有关。
相关主题